中国人的传统里有各式各样的宴饮:亲戚的、朋友的、同学的、老乡的、客户的……但天字一号重要的当属大年三十晚上的那顿年夜饭。

年夜饭代表着至高无上,就连古时的一些贤明圣祖都十分在意,在年三十这天也会特赦犯人们回家去吃顿年夜饭,因为这顿饭代表着一个人活在世上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无可替代的。难怪有人说:“除夕年夜饭是国人一年最隆重的一顿饭。其意义之重,饭菜之排场,吃饭时间之长,都可谓是‘一餐独秀’。”

年夜饭对国人如此重要,对重视吃食的老北京人更是如此。

过年南方人年夜饭都做些什么菜(三十晚上熬一宿)(1)

老年间,除夕晚上,从皇宫、王府、大宅门到普通民居、四合院乃至五行八作混居的大杂院,都分外重视这顿年夜饭。清史记载,乾隆时期紫禁城的年夜饭常在保和殿或乾清宫内举行,在金龙大宴桌上摆满各种美味佳肴,以及各式糕点汤膳。

老北京人说话比较幽默,提及这顿特殊意义的年夜饭,他们有诸多的说辞,什么“宁可穷一年,不能穷一餐”“打一千、骂一万、不要忘了三十儿晚上这顿饭”。甚至还有这么一段单弦岔曲,唱的就是过大年,年夜饭:“十冬腊月好冷的天儿,缩着脖子抱着肩儿。进茶馆、靠炉台儿。找朋友、借俩钱儿又买肉、又买盐、又称面、又剁馅、又娶媳妇又过年儿。”让人听着感觉多有意思呀!不仅有生活趣味在里头,还能从中感知到北京人对年夜饭的重视和热爱。

过年南方人年夜饭都做些什么菜(三十晚上熬一宿)(2)

说起老北京人的年夜饭有啥,不得不提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都是年夜饭老北京的主要吃食。

但是,年夜饭仅有以上几种吃食,当然不算是丰富。还必须有另外两样,那就是“年糕”和“更岁饺子”。“年糕”寓意“年年高”。“更岁饺子”可以年三十包,但煮与吃,必须在除夕夜的子时,是新年与旧年的交替之时,“子时交”与“饺子”谐音,故称“更岁饺子”。北京传统的“更岁饺子”都是素馅:黄花、木耳、粉丝、蘑菇、春韭、鸡蛋、炸排叉、少许白菜或菠菜,清香不腻,配着腊八蒜吃着可真是香、美!

过年南方人年夜饭都做些什么菜(三十晚上熬一宿)(3)

在更岁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年夜饭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蜜供、萨其马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但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过年南方人年夜饭都做些什么菜(三十晚上熬一宿)(4)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要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其实,老北京的年夜饭,准备情况还要视自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平民百姓和王府大宅门根本没法相比。但因为对这顿饭的重视,老北京人还是倾尽全力,就是借债也要准备得尽可能丰盛全面,而且必须遵循传统的固定套子,就是必须有冷荤小菜、鸡鸭鱼肉大件菜,清口菜、佐餐的酱菜、甜菜、腊八醋蒜、年糕、八宝饭。

“历朝历代,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顿丰美的晚宴,更是一种庄重的仪式,一种精神寄托。”对老北京人来说,更是如此。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日益繁忙,很多北京人选择在高级酒店吃年夜饭,庆祝除夕,但总少了那份年味儿。炮竹声声中,曾经一家人围在飘着香气、热气、喜气的自家桌前吃年夜饭的时光总让人难以忘怀,那种味道真是花钱难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