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人生大事》中,男主角三哥的父亲去世前表示,希望三哥能为他举办一个特别的送葬仪式。最后三哥将父亲的骨灰做成烟花,点燃后在夜空中绽放出璀璨闪耀的烟火,成为生命最后的灿烂。
艺术作品对死亡的描述充满了艺术的浪漫与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闺蜜的母亲前不久因病去世,闺蜜按照她的遗愿向医学院捐赠了遗体,了结了一桩心事。
不久前,91岁高龄的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选择安乐死离世。
今年3月份,86岁的法国演员阿兰·德龙在经历了心脏手术、中风等晚年疾病的折磨后,选择了安乐死。
他表达了一个心愿:“如果我的生命最后需要某些电源装置才能得以延续,请你们帮我拔掉电源,我想有尊严地离开。”
他们都能自主地选择自己如何迎接死亡,让自己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忌讳讨论死亡,无法从容地面对,而是采取手段去否认和回避。
很多身患重病的人在临终之时,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往往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疗的无效救治,全身插满管子,意识不清,无法言语,充满焦虑和恐惧,最后痛苦地离开。
对生命的尊重既包括如何生,也包括如何死。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人生终局的必经阶段,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学习的人生最后一课。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和选择,这是人的一种自由和权利。
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表达我们内心的恐惧和不舍?对临终者的救治,是为了解决临终者的痛苦,还是为了安抚家属们的恐惧?亲人身患重病临终之时,该如何给予安抚和陪伴,学会面对生命的终结?临终者自身又该如何获得对死亡的选择权,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最后一课。
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是探讨“死亡与临终”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她的《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一书出版60多年,教导人们正确面对临终与死亡,是探讨临终关怀与应对死亡的权威之作,改变人们对待死亡态度的生死学教育经典。
患有重病的病人在临死前往往会出现一些特别的状况和心理活动,作者提出,病人面对死亡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否认与自我封闭、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就是说,当他得知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时,会否认和逃避这个事实,然后会感到愤怒,并提出条件和不切实际的愿望,接着便感到抑郁痛苦,最后不得不接受事实。
在书中,作者记录了她对临终病人的访谈和思想交流,反映了临终病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再现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所持的心态和反应,也从中窥探到人们对待死亡时的复杂情绪。
从这些鲜活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临终病人对生的不舍、对死的勇气。在人们费尽心思通过各种医疗手段去挽留他们的生命之时,他们早已经做好的迎接死亡的准备,但却因为临终救治而被动延长生命,增加了痛苦和恐惧的体验。
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曾说过,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人们的很多心理疾病出自于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
临终的这个阶段,对病人及亲属来说都是痛苦的,甚至是负责的医护人员也不得不经受亲属所体验到的焦虑。
很多亲属对亲人不愿意轻易放弃而坚持进行救治,也许表面看来是对病人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挽救,但其实是自己内心无法接受亲人要离去的事实,没有勇气去面对死亡。
负责治疗的医务人员面对临终病人往往会抱有一种怜悯、焦虑和内疚的心理,认为自己有责任为病人延长生命而尽力抢救,完成自己的“任务”,但却没有接受过“生命”定义方面的培训和讨论,也不懂得去跟病人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不惜一切采取医疗救治的行为给病人亲属和医护人员带来一种能够改变死亡来临的错觉,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安抚自己内心的恐惧、焦虑和悲痛,却错过了最后陪伴的时机,也忽视了临终者的感受,给他们带来了痛苦,最后在冰冷孤单的病房里离开人世。
通过对临终病人的访谈,作者希望医护人员和病人亲属能够转换视角来看待死亡与临终关怀,理解病人对于医疗救治的感受和内心真实的需求。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有着各种不同的殡葬习俗。如果高龄老人在家里平静地离世,会被称为“喜丧”,也就是说,这种离世的过程不痛苦,能让人们感到平安从容,认为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如此无病无痛安静地结束是一件好事,也是人生的圆满。
在很多村子,人们会在村里设置灵堂,邀请一些人来表演节目,接待前来吊唁的人们,大家坐下来吃点东西、聊聊天,甚至打打牌,看看表演节目,像是举办一次热闹喜庆的送别活动。
曾经在网络上火爆的“黑人抬棺”是非洲的一种殡葬习俗,人们在送葬的过程中欢快地跳起舞蹈,也体现了对死亡的一种豁达和乐观主义精神。
现在我们对儿童的死亡教育其实十分缺乏,其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大人自己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死亡这个课题,也没有学会如何面对死亡。死亡在他们的心中是一种禁忌,因此也无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认识和学会面对死亡,只会采用欺骗的方式来跟孩子解释死亡。
作者认为,亲人离世时,能待在熟悉舒适的家中,允许孩子待在一起参与交流讨论,一起感受恐惧和悲伤的气氛,能够让他们更清楚地理解什么是生命和死亡,能跟大人们一起去面对死亡的许多事情,共同哀悼,并且从中得到慰藉。
这种经历其实十分宝贵,能帮助孩子慢慢接受死亡,将死亡视作生命的一部分,使他们的心智变得成熟,而不会因为被大人忌讳或瞒骗而留下心理创伤,成为一种内心黑洞和恐惧来源。
如今越来越普及的临终关怀服务、善终守护师职业等,都说明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是什么,也使得很多人在临终之际能够得到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和理解,从容地走向死亡。
无论是临终病人还是身为亲属,只有明白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对生命多一分思考,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死亡,看到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更有尊严,从容坦然地度过或陪伴亲人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