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1)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2)

《哭声》是最近比较红的电影,跟大多数韩国罪案电影的路数差不多,风格也与导演罗宏镇的前作《黄海》、《追击者》一脉相承,角色表情不是这样: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3)

就是这样: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4)

当然,还有这样: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5)

总之是极端环境下心理承受达到极限的各种样子。

扰乱宁静乡村的系列凶杀案,一直混日子的小警察对于侦破其实并不算上心,直到小女儿受到直接的威胁,他才真正开始全力面对不可知的幕后杀手。

这起发生在韩国谷城的乡村奇谈掺杂了凶杀、厉鬼、丧尸、巫术、宗教等,各种勾魂夺魄的戏剧元素,有人从韩国日据时代的悲剧历史来解读角色的行为动机,有人从导演的宗教背景来解读片中场景的意义……

如果一部影片引起了各种解读,它无疑是巨大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哭声》已经做到了。

一切的悬疑和疑惑在结尾似乎已经有了交待,但结局并不能满足习惯善恶二元论的观众。对于凶手到底是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也是《哭声》最大的争议所在。

导演罗宏镇显然早有准备,戛纳电影节上接受采访,被问到谁是这场悲剧真正的杀手,他的标准答案是“该负责的应该是日本人和萨满法师”。但是关于电影的结局,他特别希望观众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电影究竟表达了什么,这个真的取决于观看的人”,一不小心他说了实话,“事实上,让观众困惑也是我的目的之一”。

观众越是懵圈,导演越是高兴!

一开篇导演就摘抄了圣经中路加福音中的一段: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6)

看完影片后,僧叔认为相当于导演开门见山地放话: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7)

宗教元素对影片逼格无疑是有效的提升,有经典的支撑,有仪式感,还有宿命的味道。

《哭声》中安排了不少场景与圣经记载相映射,诸如扔石头、鸡叫三遍、圣㾗啦等等。最核心的是天使和魔鬼对羔羊信徒的争夺,信神与信魔之间的摇摆,当然是对信仰崩坏人心的失望。

价值千万韩元的萨满驱魔仪式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8)

基督、佛教和萨满教的元素被放在一锅里乱炖,竟然也能各行其事,对情节和人物情绪的推动都有交代,导演的野心的确得到了有效的施行。

血腥场面当然必不可少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9)

但是导演的目的是让你懵圈,先摆了个逼格提升阵,接着又上炫技大法。虽然是较常见的多线叙事,但架不住它的时间长啊,一条看小警察叨逼叨,一条看日本人神兮兮,还有白衣女阴恻恻,加上时不时来点不要钱似的血浆场面,两个半小时的影片要保持注意力来理清线索,还要自行脑补背景和人物小传,对观众来说太过于苛求。

相较于罗宏镇的《追击者》和《黄海》,蛮勇和极致的力量在《哭声》中仍然存在,但导演的注意力集中在故布疑阵,僧叔觉得少了些单纯。

另外两部影片中主人公的行事有确切和必要的动机,最后的结局交付命运,悲凉但得其所以。《哭声》则一直让角色做二元选择题,得与失是他生命的全部,对于神或魔来说,他不过是头可怜的羔羊。

其实导演在影片一开始就表露了他的真正意图,观众一直纠缠是神是魔的日本老人是最先出镜的角色,他在干嘛呢?

导演什么一 导演用了什么让你懵圈(10)

他在给鱼钩装饵,准备钓什么呢?当然是作为观众的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