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如何优雅地回敬别人的无礼或无理(1)

01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如果遭遇无端的语言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举个案例来说明。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生活非常俭朴,常常戴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溜达。

有一次一个粗人见他这个穷酸样,就嘲笑他:“你脑袋上的那个东西是个什么玩意?是帽子吗?”

安徒生听了,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回敬他:“你帽子下的那个玩意是个什么东西?是脑袋吗?”

粗人的话儿,既没礼貌,也没道理。安徒生的这个回击,既不失风度,又很有力度,对方根本接不住,直接就歇菜了。

安徒生的这一招貌似挺好使的,可以用来防身。那它个什么名堂呢?里面有什么奥秘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02

从修辞的角度看,安徒生这招叫做仿拟。就是模仿对方说话,具体模仿了哪些东西呢?三样东西。

第一,是仿形。就是模仿对方的语言形式。安徒生的句子结构,跟对方是一模一样的,基本上就是把“脑袋”跟“帽子”的位置互换了一下。这种仿形的方式,叫做“交换仿”。另外把把“上”改成“下”,这个叫做“置换仿”。所以他同时用了两种仿形的技巧。

第二,是仿礼,礼貌的,就是模仿了对方的“礼节”。对方出言不逊,你如果直接硬怼,把自个儿的素质也拉低了。不搭理他吧,又太憋屈。那就仿拟出跟他一样的“礼”回敬给他,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也符合外交上的“对等原则”。也没有破坏“祥和的”外交氛围。

第三,是仿理,道理的理。这个粗人的话儿,明显没有道理。但是,你如果正面去反驳,一方面太费劲了,而且也很难“扳倒”对方,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因为对方的“来意”就是嘲讽,不是跟你摆事实讲道理。那么仿拟一个跟他一样的“道理”回敬他,既省事,又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无理,那你说的也是扯淡——因为咱俩“同理”嘛。如果你承认我说的有理,那你就得承认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不是脑袋——这里面又隐含着一个讽刺:你的脑子不正常,很愚蠢,根本不能称之为脑子。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这里的仿理属于归谬法,又叫反证法,这个我们在初中几何都学过。如果正面反驳比较费劲,那不妨以退为进,先假设你说的有道理,再基于你的道理,给出一个推论,结果这个推论比原先的那个道理更加荒谬。由此导出,假设不成立,你说的那个理儿就是放屁。这个叫做“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以上三样,“仿形”是基础。如果句式跟对方相差太远,则后面的“仿礼貌”和“仿道理”,都会失去力度。为什么呢?仿拟的精髓就是“借力打力”,越像对方,借的力越大。大家不妨仔细体会体会。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如何优雅地回敬别人的无礼或无理(2)

03

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

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

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歌德的这一招——是仿理吗?好像不对。那是仿什么呢?

其实也是仿理,只不过是反向模仿——只需在对方的道理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即可,所以可称之为“反仿”,或者逆仿

这种仿拟更加省事,连对方的语言都懒得重复,加个“负号”完事儿!因而反击力度更加强烈,能把对方活活噎死。

04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某日,一位朋友向他问及海军在某个小岛筹建基地的事儿。

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

“当然能。”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这位朋友的问题十分“无理”,但是其中的利害关系还不够清晰,无法直接仿拟。罗斯福进一步“构陷”,帮助对方把他的“理”打磨得浅白易懂,然后再去仿拟,朋友自然一听就明白了,也就不会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了。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如何优雅地回敬别人的无礼或无理(3)

05

话说乒坛名将李富荣与舞坛美女张予懿,经人介绍,初次见面了。

李富荣傲兀地说:“你会打乒乓球吗?我希望未来的妻子能支持我打球。”

张予懿也不含糊:“你喜欢舞蹈吗?我希望未来的丈夫也会跳舞!”

这个案例中,李富荣说的在不在理呢?当然在理。张予懿表面上在“仿理”,其实偷换了概念——“我希望未来的丈夫也会跳舞”。可李富荣只是“希望未来的妻子能‘支持’我打球”,并没有逼她打球。

李富荣坏就坏在说话的腔调上,其潜台词是:我可是乒乓球冠军,你要嫁给我,就得好好相夫教子。

张予懿当然不爽了:牛逼啥?老娘会跳舞,你行吗?要想娶我,就得抓紧练劈叉。

所以,张予懿这个可称之为仿调——模仿对方说话的腔调。

不过,男女之间的事儿,往往就是从互掐开始。正是因为李富荣的“无理无节”,俩人才会一交手,就交火,一段姻缘就此拉开序幕。

06

一个美女独自坐在酒吧里,一个男人走过来问:“这儿有人坐吗?”

“到阿芙达旅馆去?”美女大声反问。

“不,不。你弄错了。我只是问这里有其他人坐吗?”

“你说,今夜就去?”美女尖叫,比刚才更加激动。

男人狼狈不堪,红着脸到另外一张桌子上去。酒吧里的顾客都鄙夷地看着他。

过了一会儿,美女来到他身边,轻声说:“对不起,我只是想看看你对意外情况的反应。”

男人大声叫起来:“什么?要一百美元?”

这一招,可称之为仿套路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如何优雅地回敬别人的无礼或无理(4)

07

《庄子•秋水》里面的著名辩论赛: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是一种“嵌套式”仿理,颇有些顽童缠辩的味道,可以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

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喜欢就请:分享 点赞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如何优雅地回敬别人的无礼或无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