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于韩国电影《老手》,诸多场景都几乎完全照搬原作《老手》,个别情节进行了本土化,因为珠玉在前,作为改编,不可避免会被拿来做对比,总体来说完成度较高,值得一看。

值得吐槽的点蛮多,比如包贝尔带着啤酒肚练格斗,吸了毒后开了挂似的,一拳把人干飞,滨江说成滨海等。王千源的人物形象设定几乎照搬《龙虾刑警》,没啥亮点。王砚辉老戏骨倒是贡献了许多笑料。包贝尔这次的表现蛮出彩,毕竟人物角色饱满度较高,可看性较高,但和刘亚仁的变态比起来还是差很多火候。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1)

《“大”人物》在韩国原版的基础上保持了大框架及主体情节设置,对过于暴力的情节进行了含蓄处理(毕竟我们还没有电影分级),也做了一些更符合国情的汉化改编。

如,从影片开篇的走私汽车改为制造小额假币,交不起房租的小刑警改为买不起学区房的孙大圣……再加上主演王千源及一众演技在线的配角,即使看过原版《老手》、熟悉所有情节及剧情进展,也依然能找到新的看点。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2)

电影的打斗戏份几乎全靠快镜头剪辑,但带来的观感视效还算不错。 总体来说,本土化改编作品中,还算不错的。

作为《“大”人物》的原版——《老手》于2015年8月5日在韩国上映,上映期间累计在韩国的观影人次达到1340万7966人,票房达到1000亿韩元。导演柳承莞凭借这部作品获得2016年第5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导演。此后,该片又荣获了第25届韩国釜日电影奖最优秀作品奖。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3)

大人物原版《老手》

大人物之所以能这么火,影片那些很现实的情节是缺少不了的。

是孩子看见父亲被打的时候

是父亲无法为自己争取该有的时候

是那个女孩为钱 为名 为生活 而不得不忍受的时候

是那位大人物用大大的权力 强制性推倒那些房屋的时候

是那些不知详情 断章取义的民众 一面倒的误会和指责的时候

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人 用一张纸 让别人替代自己受尽法律制裁的时候

还是那位普通的警察为大众 为大爱付出 而一次次的忽略妻子 耽误孩子的时候?

是那些 电影里被扒的精光的现实 一遍又一遍出现的画面 故事……让人压抑 讽刺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4)

王千源和包贝尔在片中的初见,就危机四伏,冲突乍现。

包贝尔抹去桌上残留的冰毒粉末,随手敬酒了事;

王千源笑脸相应,不卑不亢,不能饮酒。

一个有原则,一个有脾气,话不投机,兵戎相见。

“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对峙,包贝尔掏枪恐吓,王千源尴尬之下泰然自若,隐而不发:

不管是真枪假枪都不能对着警察呀。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5)

看到赵泰当着一个孩子的面羞辱他爸爸那一幕就觉得很无助。这个赵泰凭什么就可以想打就打?随意羞辱摩擦一个并没有什么仇恨的人,就是因为贫穷吗还是没给他面子。现实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助纣为虐的人。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6)

看到陈勇强作为一个爸爸宁肯挨打也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的力量真的好感动,特别是后来他的情绪宣泄,把一个社会底层的无奈、辛苦弱小委屈愤怒玲离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很敬业的人。

影片最后二十分钟,集体抓捕赵泰的长镜头。一个背景显赫、做坏事已成习惯的富家子弟,在法律面前毫无忌惮,为了躲避抓捕,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导致数十辆车连撞,依旧扬尘而去。是谁给他的勇气?是什么样的内心能让他视数条无辜的生命于不顾?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7)

在商场里,赵泰(罪犯)和孙大圣(警察)当着上百名群众的面对打了数十分钟,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两个人已经打红了眼,赵泰已经有想将人置于死地的想法,可是并没有人伸出援手,没有人去制止。大家都是一个动作,拿出手机拍摄,上传到网上,博得关注。看到这儿,是挺令人寒心的,好在,在最后警察处于劣势,被打倒在地起不来,罪犯要逃跑的时候,还是有人站了出来,“把人打成那样,你说走就走”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至少能看出人性的正义。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8)

不论这个电影拍摄的逻辑如何,电影的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现在黑恶势力犯罪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而且犯罪手段更加隐蔽,更加智能化了。它就存在在我们身边,只是没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已。这个电影通过集团董事长儿子这个“大人物”的犯罪,将现在社会存在的黑恶势力问题的体现的很典型。

在警察与犯罪分子斗争的时候,群众只看热闹,评头论足的形象也刻画了出来,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的平衡问题也被反映了出来,社会固然需要群众,但需要的是有智慧的公民。

怎么看待大人物这部电影(为什么大人物能这么火)(9)

希望这个世界上正义能成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