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白果蒲桃采穗圃的营建技术

基金项目: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白果蒲桃无性繁殖研究及叶色变化机理初探”(No.ZZ2021J22)。

张毅智

白果蒲桃 ( Syzygium album Q.F.Zheng) 为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大乔木植物,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福建省云霄县 。该树种树冠丰满、树干通直、心材红褐色且材质坚实、寿命长 ,一年四季新叶红色深浅各不同,温度越低颜色越鲜艳,可作为高级家具用材、观赏树、行道树、防风树等,是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特色树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截至目前,白果蒲桃仅发现母树一株,已被列为福建省极小种群物种,属极危物种,濒危程度和保护价值均为Ⅰ级,但该树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是拯救极小种群物种的重要措施 。对白果蒲桃物种的保护除了就地开展保护外,应立即开展种群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利用白果蒲桃母树开展种苗繁育,增加其个体数量,从而达到种群重建目的。刘德朝 应用扦插技术开展白果蒲桃无性繁殖获得成功,该技术为白果蒲桃的种群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试验采用白果蒲桃扦插苗营建白果蒲桃采穗圃,探索不同营建技术与冠幅、穗条产量的相关分析,为白果蒲桃的种苗无性扦插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试验地概况

试 验 圃 地 位 于 漳 州 市 南 靖 县 , 地 处 东 经117°19′12″,北纬24°30′49″,海拔90 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条件,与白果蒲桃原产地生境相似。圃地地势开阔、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试验苗定植前,对圃地进行除杂、深翻、暴晒、整平处理。

1. 1. 2 试材

试验苗木来源于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白果蒲桃营养袋扦插苗,为了使试验数据有比较科学的可比性,选取的试验苗木长势基本一致,苗高20 cm左右,地径0.2 cm左右,健壮无病虫害。

1. 2 方法

1. 2. 1 试验设计

研究挖穴规格 (A)、基肥种类 (B)、截顶高度 (C) 3 个因素对植株冠幅及穗条产量的影响,应用3因素3水平 L 9 (3 4 )的正交设计试验。表1所示为试验因素和水平设计,共9个试验组合,每个组合定植10株,重复3次,27组重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排列。

1. 2. 2 苗木定值管理

定植株行距统一为100 cm×100 cm,苗木定植后浇透水,并定期进行水分补充、除杂、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表1 试验因素与水平

昆明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白果蒲桃采穗圃的营建技术)(1)

1. 2.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穗圃母株种植后24个月截顶,满36个月后调查单株冠幅及合格穗条产量。冠幅测量方法为统一测量植株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树冠的垂直投影长度,取平均值。试验数据分析采用DPS 17.1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因素水平对冠幅大小的影响

白果蒲桃冠幅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冠幅大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见表2、3。挖穴规格对冠幅的影响最大,在A 1 挖穴规格下冠幅最大为 55.9 cm,且与 A 2 、A 3 条件下冠幅大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基肥种类以B 1 对冠幅大小影响最大,在B 1 水平下,冠幅平均达48.2 cm,与B 2 、B 3 差异极显著;截顶高度的3个水平以截顶高度C 3 (80 cm) 时平均冠幅最大,该水平与C 1 差异不显著,与C 2 差异极显著。从 R 值与 K- 值大小可以看出,3个因素对冠幅大小的影响主次关系为A→B→C,各因素水平较优组合为A 1 B 1 C 3 。

2. 2 不同因素水平对穗条产量的影响

正交试验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挖穴规格、基肥种类、截顶高度对白果蒲桃采穗圃母株穗条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见表3、4。挖穴规格对穗条产量的影响最大,3个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A 1 条件下穗条产量最高,平均达到68.7条;基肥种类因素的3个水平中以B 1 与B 2 、B 3 存在极显著差异,B 1 水平穗条产量最高;截顶高度对白果蒲桃穗条产量也存在极显著影响,其中C 1 与C 2 、C 3 存在极显著差异,C 1 水平的穗条产量平均达66.9条。K- 值与R 值数据显示,3个因素对冠幅大小的影响主次关系为 A→C→B,较优因子水平组合为 A 1 B 1 C 1 ,同时该组合也是产穗条量最高组合(75.3条)。

表2 不同处理对白果蒲桃冠幅大小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昆明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白果蒲桃采穗圃的营建技术)(2)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昆明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白果蒲桃采穗圃的营建技术)(3)

表4 不同处理对白果蒲桃穗条产量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昆明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白果蒲桃采穗圃的营建技术)(4)

3 讨论

白果蒲桃较高的生态、经济、观赏和文化价值决定了该树种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白果蒲桃的濒危性和种子繁殖困难等特性,限制了其价值开发和有效应用的速度。营建采穗圃是林木优良品种实现无性繁殖的主要形式,所以营建产穗条量高的白果蒲桃采穗圃,对该物种的保护、种群繁育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已有的报道发现,影响采穗圃母树冠幅大小和穗条产量的主要因素有种植密度、基肥种类、截顶高度、挖穴规格、施肥水平等 。本试验以白果蒲桃扦插苗为母株营建采穗圃,研究不同挖穴规格、基肥种类和截顶高度对白果蒲桃采穗圃冠幅大小和穗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挖穴规格、基肥种类、截顶高度对白果蒲桃采穗圃母株冠幅大小和穗条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挖穴规格为A 1 条件时冠幅平均达55.9 cm,穗条产量平均达68.7条,基肥种类以B 1 对冠幅和穗条影响最大,截顶高度以C 1 对穗条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白果蒲桃采穗圃营建与管理过程中,建议以挖穴规格50 cm(长)×50 cm(宽)×50 cm(深)+基肥(牛粪 3kg/穴)+截顶高度 120 cm (A 1 B 1 C 1 ) 为营建技术,可获得最高的穗条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