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四十七岁时在浙江绍兴兰亭宴饮之后写下的永和九年,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织了一场聚会,四十多位文人雅士到场参加了这场风流雅集江南三月,春光明媚,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潺潺的流水之声,听得人神清气爽为了活跃气氛,有人想出了流觞曲水的玩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赏析200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赏析200字(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赏析200字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四十七岁时在浙江绍兴兰亭宴饮之后写下的。永和九年,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织了一场聚会,四十多位文人雅士到场参加了这场风流雅集。江南三月,春光明媚,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潺潺的流水之声,听得人神清气爽。为了活跃气氛,有人想出了流觞曲水的玩法

大家散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童将斟酒的羽觞放到溪流当中,让其即顺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要赋诗。如果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还有人因为没有吟出诗被罚了酒。四十余人的风流集会和美好时光,不知不觉的就在曲水流觞和饮酒作诗当中悄然流逝了。为了把这些诗保存下来,他们决定把诗汇总编撰成集。

可是谁来作序呢?大家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半醉半醒的王羲之欣然应允,他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一气呵成,写下了备受推崇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写于何时?

东晋的穆宗皇帝——他的年号是永和——永和第九个年头,也就是公元353年,而更具体些的日期则是在三月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唐代杜甫写的《丽人行》,说明在唐代还有今天所谓踏青这个风俗。

然而踏青这个节日要追溯起来非常古老,可能追到史前。冬天人们在屋子里住着、在城邑里住着,一到了春天的时候,古人为了祈求生育,为了消除身上的所谓晦气,就到河边去举行一些宗教仪式,这种风俗后来就逐渐变成了三月三。实际上它在古代只是三月份的第一个巳日——上巳之日。这个古老的风俗一直衍变,衍变到今天就是我们春天出去踏青。

王羲之约了谁?

那么三月三这一天,王羲之约了谁呢?王羲之约了谢安,还有孙绰,以及其他一些王谢子弟,一共四十一人。我们注意到这里面没有政府首脑,而这就是东晋的特点。

东晋的世家大族可以不买皇帝的账,所以当时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马”,司马,我们知道东晋的皇帝姓司马;“王”,琅琊王,如王导,他们是共天下的。所以这些子弟们都是有头有脸的,都是当时的华贵门第。

至于地点,则在当时的绍兴,古称会稽,在这个郡里面的兰亭。兰亭后边有山,有王家的一块地,在这边修有一座亭子,是用来饮酒的地方,也就是踏青饮酒,而古人饮酒不白饮酒,还要作诗。这就是所谓的雅集。雅集这个现象从文学史上说也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

那个时代崇拜文学家,什么样的呢?崇拜才思快的。比如说点上一支蜡烛,或者点上一支香,等这个香烧到某个地方的时候必须要作出一首五言诗,要一定句数,要押某个韵,还要转几次韵,甚至限定一些内容,就是限时作文、限时赋诗。有些人敲小铜锣以表达自己才思快,一敲,那个尾音消失的时候一首诗就作成了。所以那个时代崇拜的文学家就是文不加点,七步成诗的。

而这个时候的雅集的特点就是在喝酒的场合要迅速地作诗,而且作完了把这个诗拢一拢,并挑一个领袖式的人物——也就是这场集会的主宰性的人物给这次雅集作一个序。

聚会上发生了什么?

这篇文字上来就开始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这一年用我们的甲子计算方式是癸丑年。暮春时节,不是早春,早春太冷。暮春时节的哪里?在会稽山阴,也就是今天绍兴东南这座兰渚山上。

做什么?修禊事也。也就是过三月三这个节日。那么这个时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然后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于是做些什么?“流觞曲水”,就是挖一些小河小沟,然后大家坐在小河的河道、小河沟的旁边,流到哪儿,流到谁那儿,谁就拿起杯来喝酒,可能还要作诗。

接着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畅叙幽情”这个词后来变成大家一个固定语了。这里突出环境的美,另外,“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即是说这次活动是雅集,却没有那么多长袍、大袖、锣鼓这种东西,它不讲排场、没有排场,而是强调清雅。

尚清雅,这也是当时士大夫的追求。而写了周边的环境以后,马上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讲气候好、天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山好水好天气好,几个美好都加到一起了,从而标出一个“乐”字来。但乐极了,就该生悲了。

《兰亭集序》的情感基调

接着下面就是议论,写序不外如此。再然后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即是人在世界中生活,看到此情此景,人的思维难免就放开了,就说到了人生。

人生有不同,“俯仰一世”何意?就是一俯一仰一辈子过去了,比那个白驹过隙慢不了多少,甚至比它更快。而有些人比较喜欢清雅、清幽的生活,“取诸怀抱”,就是把自己的怀抱抒发出来,在室内谈一谈。另有些人把自己的内心的这种想法通过放浪形骸把它表现出来,用不守规矩的做法。西晋放浪形骸的例子就比较多,光膀子的,喝酒喝到大醉,跟猪在一块儿躺着,甚至见到美丽的女孩子躺到人身边的。

东晋以后趋雅了。这个话是因着他说到这,我们顺便讲一讲当时的风俗。而人是不一样的,“趣”在这读取,就是指取舍不同,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他兴头来了的时候,遇到这种光景的时候会很快乐,但是倏忽之间、顷刻之间,当这个情景过去了以后就变了。

王羲之接着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即遇到这种光景我们放浪形骸,会高高兴兴,但是疏忽之间、片刻之间过去了,之后我们就开始生感慨,情感就发生变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刚才还高高兴兴地过,但是当高高兴兴被某种情景所感染的时候,片刻之间就变成了陈迹,成为过去时了,这个时候“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人生感慨,时过境迁,这个事情本身会让人产生无限的感慨,这就是“不能不以之兴怀”,就是要产生感慨,“兴怀”就是怀抱里面有诸多的感想。

接着来了一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认为死生这个事情很大,这是鉴于《庄子》里面一句话,死生的事就是大事。而“岂不痛哉”,刚才是乐,现在这个痛就是悲——乐极生悲。

在美好的环境下大家那么多好朋友相聚,此情此景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悲凉情绪——人生太短。这个情感抒发得是很自然的,一大批名士召集到一起很不容易,面对着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风、这样的阳光、这样的美酒,在这样一个情形下,想一想没有几天我们便四散离去了,再想一想没有几天我们就湮然物化了,当然迅速地乐极生悲。故而这篇文章就表现了一种士大夫王羲之特有的脆弱和敏感。

过去有些史学家讲说魏晋时期人情骚动,这种乐极生悲的情感很容易产生,表明那个时代的脆弱和敏感,于是道教容易兴、佛教容易兴。人为了抗拒这个短暂的生命,总得皈依点什么,以期长久。这个是这篇文章所显示出来的那个时代的一种风貌。

乍看那些士大夫们、名士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实际上他们内心也是很柔弱、很脆弱的。看下一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个话表明他因为人生苦短、人生的这种脆弱感而产生了一种对过去一种说法的不信,不信什么呢?就是他说我看过去人他们的文字里也有这种人生感慨,差不多都是感觉人生很短暂,俯仰之间,倏忽一世。因此他们一写文章就悲伤、就感慨这个事情,没有一个人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喻之于怀”实际上就是完全释放,就是把它放掉、一切放下,但没有这样的人。“死生亦大矣”,死生是我们每个人的大事情,所以没人能放得下。因此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有人说生死如一,这是道家的观点,道家庄子就有这样的说法,他强调我们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死后还回归万物、回归本然。

总而言之,王羲之因为这样一个美好的情境想到人生短暂,眷恋于生活,对死不能释怀,所以他对老庄的态度,尤其是对庄子的态度产生了怀疑,这也是这个地方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写《兰亭集序》

接着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今天看过去的人就像将来有人看我们一样,这句话有了格外的含义,人活一世,这代人活一世,怎么做,后代子孙是有评价的,因而做人——我们还是给后人留下点美好印象的好。所以“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最后这实际上回到了序:我们是什么?我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当时有这么多人坐在这,他们各有所述,就是各自作了诗,看他们这些诗,你也会得出我这个结论——就是大家都会在美景中感慨人生苦短,我们今天在这伤悼、在这发这种愁,将来的后来者再看这个文章的时候一定会被我们这种情感所感动吧,或者他们会有同感吧。这个文章跟前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连起来了。

这篇文章并不长,三百多字,也是仓促之间、在片刻之间对客挥毫写出来的,但它把当时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而且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基本的状态,就是在优美的情境下我们总是感觉到人生是短暂的,背后则是对死亡的忧虑,具体点说、准确点说,即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眷恋之情,不爱这个世界的人是不会产生这样的情感的。虽然它很敏锐、很脆弱,显示那个时代特有的特征,但是它又具有普遍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