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篇之心理准备考一建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设,考试其实不难,对智商和记忆力的要求都不算很高,用不到很高的天赋,但是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所以这里把心理建设放在第一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级建造师考试经验之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级建造师考试经验之谈(一级建造师经验分享)

一级建造师考试经验之谈

准备篇之心理准备

考一建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设,考试其实不难,对智商和记忆力的要求都不算很高,用不到很高的天赋,但是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所以这里把心理建设放在第一位。

以前看过很多通过的考生的总结帖子,也有很多加精的经验分享,总结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考试前就具有强大的通过意愿。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从备考的那一刻开始,就觉得自己肯定能考过,这个信念一直陪伴了我大半年(但在临考前发生了一点动摇,那是后话,后面会详细再说)。所以千万不要抱着试试看或者学不进去的心态学习,那样是纯纯的浪费时间,只有强大的信念才有好的学习效果,我前几年也做过备考,但是心理没有建设好,看书看不进去,听课件打瞌睡,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去年受了一些刺激,有强烈的通过欲望,看书听课效果奇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数字很敏感 ,只要过一遍就能记住,比如教材最开始关于楼梯的各种数据,那些数字我都是一遍过,直到最后都没有忘记过。

所以考前一定要树立强大的决心和信念,甚至可以专门花一到两周的时间,什么都不干,专门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作息时间,建设好自己的心理。建设心理的方法因人而异,就不多做赘述了。但是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没有做好这一步,剩下的会很难,很多重复考的考生分数越考越低,究其原因也是这一步没有做好。

准备篇之时间准备

一年过四门对于一般人来说其实还是比较难的,难就难在学习时间不够或者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如果大家都像上大学那样学习的话,别说一年四门就算一年过八门也没什么大问题。所以时间的准备是关键。网上有各种学习时长的总结,说300小时的、400小时的、600小时的各不等,我觉得用绝对的小时数来量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效率都不一样。重要的是时间分配、学习顺序和时间利用。

1、时间分配:公共课和实务的时间分配比例应该是“二八原则”公共课占二,实务课占八,结合本人的经验:法规用了大概一周时间听精讲,再用了一周时间刷题,经济也一样,比法规稍微时间少一点,管理用了大约20天时间过精讲,用了10天左右刷题。公共课一共大约用了不到两个月,实务用了7个月。对,你没有看错,我是从前年12月份开始学的,备考时间长达9个月。其中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时间学习,周末或节假日恶补,全天学习,平均下来每天大约2小时吧,如果一定要量化的话应该是550小时左右。当然学习效率高的人可以缩短时间,但是比例一定要分配好,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在公共课上。我公共课甚至连书都没有看过,没有凡尔赛的意思,三本公共课书全新,靠听课和刷题绰绰有余了。有些同志管理课的网络图搞了一个星期,实在不建议。

2、学习顺序:公共课按听课和刷题岔开学习,实务贯穿始终。先把集中精力实务过几遍(这里“过”的意思包括但不限于听课、看书、刷题,下同)然后到5月份开始每天匀一点时间听管理,6月份的时候管理应该听完了,开始过实务刷管理的题。7月份上旬过实务刷经济,7月下旬过实务刷经济题刷法规,8月过实务刷法规题刷管理题,9月过实务刷经济题。总体按这个逻辑进行穿插,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可以看到到7、8月份学习任务最重,这就要求前面第一遍集中精力过实务的时候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后面才可以游刃有余,同时穿插公共课的学习。另外友情提示一下,5月份的时候有监理和二建考试,可以报名参加,不为别的,只是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和模拟实战而已,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一建。我本人5月份报了二建,按上述计划5月份的时候管理法规和经济都没开始学习,实务才刚刚过完精讲,基本属于裸考。还好二建不考经济,结果是实务和管理过了,法规没过,牛刀小试,还算满意。今年准备花一周时间把法规过了,把二建也拿回来,聊胜于无。

3、时间利用:不要指望每天有整块的时间进行心无旁骛地学习,一定一定一定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毕竟我们已经告别了校园,现在每天有大量的工作上、生活上的琐碎事情围绕着我们。出差、加班、老人、小孩、老婆、朋友、领导、同事、业务伙伴,有的同志还有小情人小闺蜜等等等等会花掉我们大部分时间。所以要利用好碎片时间,我下载了不下于10个刷题APP,买了百度网盘会员、下载了电子版教材。在开会时,吃饭点菜等菜时,在飞机上在火车上,带小孩出去玩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等电梯的时候。。。。。。都可以刷题,看书,听课。

我最变态的一次在KTV应酬的时候都在刷题,小姐坐我旁边看到了惊为天人,那种崇拜的眼神我从未见过(据说她家三代包工头,从她爷爷开始给人做泥水匠,到他哥哥这辈在工地上做水电工程包清工,家族里面开土方车、开混凝土罐车、开塔吊、开挖机、钢筋工、架子工都不乏其人,对这行多少有点了解)。最后友情提示,从备考的那一刻起手机里面的快手、抖音、王者荣耀、吃鸡什么的都可以删除了,我只留了微信和支付宝,其他的连58同城什么的都删了。如果你下不去手删除,那建议你回到第一篇重新做心理建设,否则很难很难通过考试。

准备篇之物资准备

罗列一些必要的清单:1、原版教材:(经济不宽松的公共课可以不用,实务一定要),用去年的书先学起来,新版书出来以后还要再买一本新书,前后做对比,不要用网上的或者老师总结出来的新旧教材的差异,要自己对比,一项一项的列出来新旧教材的不同,最好深入到标点符号,这个过程做完估计能提升10分。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2、蓝牙耳机:随时可以听课用3、文具:笔、草稿纸、笔记本、计算器4、最好准备一个包,(书包、公文包、电脑包、登山包都行),以便你随时都能把以上的装备带在身边。包里教材不用放多,放一本实务教材就可以了,不然背着累死。以上是硬件部分,还有一些软件,如课件、题库。都在手机上下载好

学习方法篇之精讲

精讲部分学习最重要的是把书看厚,看的越厚越好,在书上的内容做扩展,争取把每个字都看懂,搞透。有基础的同学还好,0基础的同学更要扩展,切忌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就算记忆力超群,能背下来,到了考场上答题还是拿不到高分。举个例子,书上的钻孔灌注桩,可以扩展正循环反循环的知识;施工缝的留置为什么要这么留,是什么原理扩展梁柱板受力的知识,砌墙的顶砖为什么要斜砌;牛腿、吊车梁,无梁楼板的柱帽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是怎么受力的,有怎样的应用;总而言之就是钻牛角尖,无孔不入。

扩展的方法也有很多,现场看、请教老师、百度查。第一遍精讲的时候一定不要急,要尽可能扩充,最好把书扩到5倍厚以上。我的第一遍花了4个月的时间,中间还省略了一些章节。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根据书本联系实际进行扩展,0基础的同学要结合资料和图片进行扩展。

学习方法篇之串讲

经过了精讲,一定有一种感觉,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仔细一想又好像什么都没学。一翻书都知道,一做真题啥都不会。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急,这个阶段不建议做真题,还是继续死磕教材,这时候要开始总结教材,前后串联,上下串联,左右串联,把知识框架搭建起来。可以从目录着手搭建框架,也可以从分部工程着手搭建框架,例如土钉墙、地连墙从施工准备到施工到最后的验收,第一章第三章都有涉及,这时候主要就是把第一章和第三章串起来,根据工作顺序自己列框架,从施工组织设计到材料检验、复验、到施工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到验收方法验收要求以及验收不合格的处理方式。

这是大框架,还有一些小框架,比如变形测量书上也多次提到,需要串到一起进行理解记忆。总而言之,这一阶段要把书看薄,可以自己徒手列目录,列框架,一定要把知识体系框架搭建起来,不用急着背简答题。要做到举一反三,看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延申出来很多知识点,比如看到地下水,可以想到地下水控制方法、哪些工程需要控制地下水、再延申到防水等级怎么分的、防水是怎么做的,防水施工有哪些职业病,地下工程施工缝怎么留置的,引申到其他施工缝怎么留置的,后浇带怎么处理的,后浇带有个重要知识点是独立支模架体系,又延申到模板工程,也可以想到脚手架的验收、从脚手架的验收又联想到6级大风涉及那些工程等等等等,可以这样无限联想,这一阶段不用把每个知识点都默写出来,但是要能联想起来,把他们通过不同的逻辑串联起来。

每天都可以试着联想,会越连越多的。看到一个知识点能凭空冥想出30个知识点,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逻辑建立起整本书的知识框架,这一阶段基本就算成功了。

学习方法篇之冲刺

经过精讲和串讲的学习,对书本很熟悉了,但是做题还是懵逼状态,都知道,就是写不出来。不用着急,这时候就是最喜闻乐道的冲刺阶段了,也就是各种100问,300题,百题大战之类的东西,这时可以满足你们的所有欲望,疯狂的背简答题吧,逮到就背,不用太功利,什么去年出过的题不背,不重要的题不背,千万不要有这种功利思想,现在就是要把脑容量撑大,搜罗所有的能搜罗到的简答题,往死背,这一阶段没什么技巧,就是背诵。

背300题左右吧。大约要花半个月时间。只有在精讲和串讲都学习以后再背诵才是事半功倍的,有很多人上来就一顿狂背,结果背了东忘了西,效果很差。经过300题的背诵以后你再看真题,发现没有以前看真题那么慌了,恭喜你,这一阶段成功度过。

学习方法篇之模拟

这一阶段非常重要,我自己在这一阶段得分15分以上。模拟分3个步骤说。第一阶段,做真题,对答案,到书上找答案原文,并进行知识点扩展,然后听课件,听老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最好做5年真题,最少要做3年。

第二阶段,找自己喜欢的老师做他们的练习题、模拟题、押题。不用多,找3到5个老师就可以,我自己选的是李立军、赵爱林和魏国安。做完以后听讲解,把每个老师的押题思路,出题思路摸清摸透。

第三阶段,自己进行模拟押题,不是乱押,一定要有思路,我自己今年压到了资金原则、机械设备、混凝土质量缺陷3个简答题,理由很简单,这几个章节的内容这几年都在考,其他知识点都考了,就剩他们这几个了。靠自己押题稳稳的拿到15分,美滋滋。同理我自己也压了钻孔灌注桩的正循环和反循环的实操题,因为基础部分土钉墙和地连墙都考过了,这个还没考,结果没有命中,但是无伤大雅。

如果到了自己能出题押题的阶段,100分应该不在话下了。另外市面上充斥着很多所谓的内部押题3张纸之类的,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其实大可不必,我们不是指望那几张纸通过考试,也不用去深究他的题目,但是可以参考,拿来看一眼,补充自己的知识盲区是很好的。我考前拿了好几家机构免费发的3张纸,加起来大概10张纸,都是在如厕的时候匆匆浏览一下,还真找到了一个盲点,就是主体验收要求的那个简答题,以前从来不注意的,随便背了一下。结果进了考场又是5分到手。但是盲点总会有的,不能补全,我们毕竟补是圣人,就像去年考的倒置式屋面,我一个没有蒙对,得了0分,哈哈。不过也无伤大雅。

出自大家论坛一级建造师考友starrake,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