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时代,周道之始

太史公战国策(太史公为什么在史记中称周道之兴自公刘而始)(1)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3)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从郡县到分封系列分述第一篇我们讲到了后稷和不窋时期周人农业的起兴和延续,由此奠定了周人农耕属性的基础。有了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周人后世子孙将会继续坚持和开拓,在王朝的建立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末尾一句以“周道之兴自此始”,即周王朝的建立是从公刘开始的,来总结公刘的功绩,可见公刘在周王朝最终建立的历史地位。

公刘的父亲是鞠,鞠的父亲是不窋,不窋的父亲是后稷。上一篇我们讲了后稷该是夏末商初时期的人物,鉴于周系世从后稷传十五世而文王兴,所以公刘所处的年代,大概属于商朝的中前期。杨宽《西周史》也说,公刘所处年代当在商朝中期。从考古的观点看商朝的分期,当属于早商时期,这个时期是商的二里岗文化强势扩张的时代。

公刘早年随父亲鞠住在北豳。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刘渐渐长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才俊。后来成为部落的首领,他意识到北豳对周族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的局限性,于是渐渐产生了迁居的想法。

太史公战国策(太史公为什么在史记中称周道之兴自公刘而始)(2)

公刘像

与北豳一样,公刘所迁的豳地(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也在泾水流域。所不同的是北豳处于泾水上游支流苦水河和清水河之间,而豳地处于泾水上游支流交汇处。也就是说公刘从北豳迁豳只需要沿着上游支流顺流而下即可。从后来迁到豳地南下渡漆水、渭水取砺石木材来看,周人已经掌握了木筏水路运输的技术。这就为他们的迁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公刘迁豳以前,是做了周祥的规划的。虽然要迁居豳地,他还是对北豳的田疆做了整治。他把收割的粮食一部分留在仓库里,一部分装进袋囊(以便到达豳地食用)。也就是说公刘迁豳是顺次而行的,并不是一次性的“全民总动员”。

至于公刘想两地发展还是分批迁豳,史料却并没有记载。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迁居是一个试探的过程,公刘率领的先头大队找到合适的地方,留守的人们就会依次迁居。

太史公战国策(太史公为什么在史记中称周道之兴自公刘而始)(3)

泾水上游支流

公刘迁豳显然是一个英明的决定。从后来的世系所居来看,周人长期在此居住,直到公亶父时期才从这里迁往周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扶风县)。从公刘到公亶父一共传了九代,历时应该不少二百年,甚至有可能达到三百年左右。而从武王克商建立西周,到平王东迁,西周灭亡,同样历时大概也是三百年左右。长期稳定的生活和生产,无疑为周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作为迁居豳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公刘迁居以后究竟做了什么,让周人世世代代在这里长居久安?它又是如何影响周人的发展的呢?

和今天的我们迁居新地一样,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衣食住行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迁居只是一个家庭的迁居,所需解决的是家庭的衣食住行的问题。而公刘迁豳是一个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的迁居,解决的是整个群体的衣食住行的问题,所需要的做的工作显然更多。

从周世系的传承来看,公刘是第一个称公的周族首领。可知从公刘开始,周人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或者都城)。

太史公战国策(太史公为什么在史记中称周道之兴自公刘而始)(4)

公刘迁豳

公刘来到豳地以后,就开始进行土地规划。只见他腰系佩刀和美玉,一会爬到小山岗上远观周围的地势和河流的情况,一会下到平原之上细看土壤的质量。他还用测量日影的办法来辨别方向。忙的不亦乐乎,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国都的选址和田畴的布局等工作。

公刘把田畴安排在郊区的一片广袤的平原之上,周围还有丰富的水源和充足的光照。从地形、土壤、水源、和光源灯角度综合考量田畴的选址,是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

公刘还把国都选择在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区,周围依然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和阳光。虽然大禹治水技术的传播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治水的能力,但是防御水患的能力依然十分有限。那时候,人们的居所和国家的都城通常都选择在丘陵地带,这样既可以减少水患的影响,还可以尽可能的获得相对充足的水源。

公刘不仅在都城和田畴选址上精密筹划,在宫室的建造上更是铺张不已。为了建造宫室,公刘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跋山涉水从豳地通过漆水、沮水,直达渭水流域运输木材和砺石。然后再溯流而上,把建材运到目的地,进而修建宫室。

太史公战国策(太史公为什么在史记中称周道之兴自公刘而始)(5)

渭水流域

宫室主要位于都城的西区,在这些宫室之中,有一种建筑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厅堂,也就是后来的辟雍。这种建筑是贵族集团进行学习、集会、行礼、聚餐、练舞、奏乐甚至祭祀的公共场所,具有礼堂、会议室、学校、俱乐部多重性质。

应该说,在所有的宫室种,这种厅堂应该是首选选址和建造的。后来周公迁建造洛邑,就是首选把时称辟雍的建筑建造好。过了一段时间,成王就从镐京来到这里,进行了亲政的仪式。公刘也是这样,厅堂建设完成以后,他在这里摆下隆重的宴席,接待贵族成员。通过宴会的仪式和礼节,达成分别贵贱、长幼的效果,最终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完成了“君之宗之”的目的。

另外从当时宫室的规模来看,仍然以半地穴式和窑洞为主。而具有多重性质的厅堂也只不过是一种用木头架起来的草棚。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建筑已经非常简陋,但是仍然能够想象它在当时的壮观和威严。

对于一个国家,军队的建立似乎必不可少。公刘时期是否有驻屯军队呢?答案是肯定的。《诗经·大雅·公刘》记载:“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这里的“京师”就有驻屯军队的意思,其实也是“京师”在周人历史上的首次出现。京师的“师”在金文中是土堆的意思,也有聚集的意思。后来渐渐被用于囤积军队地点的称呼。所以说,公刘建立的国都被称为“京师”,国都之内的确是有军队驻屯的。

太史公战国策(太史公为什么在史记中称周道之兴自公刘而始)(6)

公刘故里

军队驻屯的地方被安排在郊外的高岗之上,从高岗西坡下来不远就是威严的宫室。军队驻屯具有守护都城的性质,设在高岗有利于最快的发现周围的情况。离都城不远,又可以最快的速度保卫都城。

驻屯之地就是士兵的居所,为了保证士兵的日常生活补给,所以周围又有充足的水源。《诗经·大雅·公刘》:“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就是说军队被分成三部分,是便于他们轮流作息。个人认为,这时候的士兵其实还是兼具军事和劳动双重属性的,即闲散的时候,是需要参与农业生产的。

公刘分批次迁到豳地以后,完成了早期国家的创建。他按照地形、水文、光照等因素选址和建造了都城,还充分发掘土壤等因素置田务农,保证食物的持久供给,为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物质基础。公刘还初步建立了一套国家机器。他通过礼仪约束的办法建立了周人早期的宗法制度,确立了首领的宗主和君主的双重地位。通过贵族内部的宴会即乡饮酒礼等礼节来团结贵族内部,加强对奴隶阶级的统治。还通过驻屯军队的方式,保卫都城的安全、防御外族的入侵、巩固周人的统治。周人之道自此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