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洛都融觉寺释昙无最

魏太武大帝为什么灭佛(姜斌和昙无最的一次佛教与道教辩论)(1)

释昙无最,俗姓董,武安(今河南安阳)人。灵悟过人,博览玄籍。少年时就出家修道,名闻朝野,乃佛门之良将,护法之金城汤池。他广诵经论,特重律藏。偏爱禅学,喜欢静修。时时应机

拔擢后进,为众人所推崇。他博贯儒玄,尤明论道,为当时僧俗二界之所推重。他最厌世情繁杂,将会牺牲四众弟子的道业,所以行道教诲,多以禁戒为先。既能应机施教,名声传布又广,曾于邯郸崇尊寺说戒,徒众千余人,都是常随弟子。……后来敕住洛阳融觉寺。此寺乃清河文献王怿所立,寺院很大,殿宇恢宏。

魏太武大帝为什么灭佛(姜斌和昙无最的一次佛教与道教辩论)(2)

昙无最善于弘法讲经,尤擅长于《涅槃》、《华严》,僧徒千余人,修习精勤,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很尊敬他,称之为「东土菩萨」。曾经阅读他所撰之《大乘义章》,并把它翻为梵文,寄回西土。西上学者读了此书后,都对他甚礼敬,称他为圣人。他常以弘法为己任。北魏正光元年间,明帝大赦天下,请释道二教学士上殿用斋,斋后,侍中刘滕宣读诏书,让诸法师与诸道士论义。当时清通观道士姜斌与昙无最对论。皇帝问:「佛与老子是否同时?」姜斌答道:「老子曾从西出关,化胡成佛,其时,佛是侍者。此记述出自《老子开天经》,可见佛与老子乃同时之人。」

此时,昙无最问姜斌道:「老子生于何时?何时出关西入化胡?」

姜斌答道:「老子生于周定王三年(公元前六○四年)九月十四日,乃楚国陈州苦县人。周简王四年(公元前五八二年)为守藏吏,周敬王元年(公元前五一九年)八月十五日,见周朝衰落,遂与散关令尹喜,西入化胡。」

昙无最道:「佛于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入灭。亦即经过三百四十五年才到老子出生之周定王三年,至周敬王元年,即已经过了四百三十年,才与尹喜西遁,如此年代悬隔,岂不谬哉!」

姜斌复问道:「你之所说,出自何典籍?根据何在?」

昙无最道:「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均有明文。」

姜斌道:「孔子曾整理史书典籍,凡有圣人,多有记述,而于佛而毫无所记载,为什么呢?」

昙无最说:「孔子氏三备卜经,佛之文言出在中备。你孤陋寡闻,这又能怪谁呢?」

皇帝听了他们一番论辩后,令尚书令宣敕曰:「道士姜斌,论无宗旨,宜令下席。」

魏太武大帝为什么灭佛(姜斌和昙无最的一次佛教与道教辩论)(3)

席中又讨论《老子开天经》为谁所说,中书侍郎魏收、尚书郎祖莹,当即到道观取该经。太尉萧综、太傅李寔、卫尉许伯桃、吏部尚书邢栾、散骑常侍温子升等一百七十人一齐阅读该经,读后奏道:「老子只著五千文,此外并无其它著述,臣等认为,姜斌谣言惑众,罪在不赦。」皇帝则下敕对姜斌施以极刑,印度之三藏法师菩提留支苦加劝谏,姜斌才免于一死,被从轻发落,流放马邑。

昙无最博学广闻,誉满朝野,遂使达儒朝士,纷纷降阶礼敬,崇奉皈依。佛法中兴,昙无最其力矣。后不知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