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安庆市岳西县城西南七十公里的店前、冶溪两镇的交界处,有一座山,独出于大别山的群峰之间,若峭笔插天,直入云表。

相传周朝司空淳于氏曾经在山上隐居,因此,这座山被人们称之为司空山。

写到此,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座山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古代先贤隐居之地,在我国何其多。更何况,淳于氏虽然贵为司空,但是在民间名声并不显赫。

六祖慧能三大寺庙(二祖慧可有多厉害)(1)

其实,这座山真正值得让人瞩目的,不在于淳于氏,而在于禅宗。

这座山还有个尊称,“中华禅宗第一山”。

禅宗以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又因以通过禅修彻见心性为主旨,也称为佛心宗,禅宗传说是由菩提达摩创立,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高僧的传承,至六祖慧能手中发扬光大,成为最具中国特色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佛教进入司空山,发生在南北朝后期。在此之前,这是一座道教名山。相传东汉时著名道士梅福就曾来此炼丹,现存名胜“乌牛古石”就是他当年炼丹的铁礅石。东汉末,道士左慈也曾炼丹于此。自此之后,道教在司空山一度很兴盛,山上见于记载的著名道观就有太平道宫、隐真观、朝天宫、响鼓坪道观、玄妙观等。

最早来到司空山的佛教徒,就是菩提达摩的高足,二祖慧可。他一来到司空山便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从司空山的南面山脚向上看去,山体俨如一尊身披袈裟、西向参禅的断臂坐佛,头部、两肩的轮廓都隐约可见。

看到司空山的状貌,慧可想到了自己。

慧可,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在四十岁那年,他遇到了在少林寺禅修的菩提达摩,从此便一见倾心,拜其为师。“毕命承旨,从学六载,精究一圣,理事兼融。”。学问的增长,佛业的精修,让他名声渐起,从其受教的僧俗弟子渐多。

可就在此时,长安传来了一个让佛教徒心碎的消息:北周武帝下诏灭佛。

谥号为“武”的皇帝似乎与佛教“相克”。历史上一共有四次灭佛,三次与“武”字号皇帝有关。在北周武帝之前,北魏太武帝就曾下令灭佛,让佛教遭受了灭顶之灾。这才不过百年时间,北周武帝便再次对释迦信徒举起了大棒。这让慧可始料未及。

六祖慧能三大寺庙(二祖慧可有多厉害)(2)

为了护持经像,慧可与林法师携衣钵南下。如果说北朝是佛教信徒的梦魇,那么南朝就是佛教信徒的天堂。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经过梁武帝的大力提倡,佛教在南方隐隐然有国教的势头。在当时的佛教信徒眼中,南朝就是人间版的“极乐净土”。

天上的极乐净土,去之不易,俗世的“极乐净土”,往之更难。慧可和林法师这一路南奔,遇到了不少劫难。在途中,慧可和林法师遭遇到了官兵的追赶,为了守住心中的信仰不被湮灭,两人的胳膊都被砍断,成为了“无臂和尚”。

后来,信徒们觉得慧可断臂未免太惨,便编造出了一个“立雪断臂”的故事。故事大体内容为,慧可去拜访菩提达摩,达摩祖师一直在修禅定,压根儿就没有理会慧可,慧可一直在山洞外等达摩祖师的接见,天降大雪了,慧可也没有离开,一直在洞外等到天明。

这时候达摩坐禅完毕,看见慧可依旧站在门外,此时大雪已经过膝,可是慧可仍纹丝不动,达摩祖师遂生怜悯之心,便接见了慧可,问他有何事来访。慧可便开门见山,就说请求达摩大师开方便法门,收自己为弟子。慧可见达摩不想收自己为徒,为表诚意,立即用刀割断自己左臂,以示诚心。达摩祖师感到慧可的虔诚,立即决定收留慧可为徒。

这个故事虽说是杜撰,但是也能反映出慧可一心向佛的决心。正是这份决心,支持着他和战友来到了司空山。慧可观察完司空山的山势后,觉得这座山就是自我的写照。既然如此,他决定不再南行在此精修。于是,司空山便成为了禅宗道场。由于慧可是开启禅宗的第一个中国人,所以学者有人又把司空山视为禅宗的祖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