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两岸,震泽古镇石板路上的闲暇宽怀,有一半都是在粉甜软糯的糕点里吃出来的。

苏式糕点是跟着四季风起花开的四时佳点,但像震泽这种苏南小镇里的老作坊糕点店,一年到头炉子烤得最多的还是苏式月饼。早十几年南北咸甜之争还没流行起来的时候,这里就卖咸甜两种口味月饼。甜的是传统豆沙,精挑细选了东北赤豆,柴火烧猛,把锅架上土灶,红豆倒入,先烧煮再翻炒出细密豆沙,撒了糖粉后满街满巷都是浓烈豆香。豆沙拍松软了,裹层层脆嫩的酥皮里,猪肉渗着豆香勾出了清甜;咸的是苏式鲜肉,没什么技巧,只要肉是指定的上好新鲜本地猪肉,肉馅自然新嫩饱满,十斤肉里加半斤炒熟打碎的黑芝麻,不见其形但闻其香,吃前要用平底锅烫煎,一口猪油酥皮温存着一口鲜甜肉汁,胜人间无数。

苏州最正宗的糕点(苏州糕点时尚风雅)(1)

摄影:李晓峰

日常光景里,糕点店也变着花样卖几样传统糕点:团子、大小麻饼、菊花饼、猪油重麻酥糖、袜底酥、葱油桃酥,都是些大块饱肚、精致中又带几分实在的老派糕点。街坊们说,买来都就着晨光当早餐吃,早上煮碗稠粥,咬一口糯而不黏的糖糕,吃一份酥脆咸香椒盐馅料的袜底酥,整天都疏朗了。年纪大,却又没了牙口的老人,喜欢吃雅致的"雪饺"。雪饺功夫比较细,炒熟的籼米磨粉裹一份豆沙核桃馅,蒸炸摊凉了,细白糖霜绵绵密密地铺在甜酥饼上,吃起来沾满手雪白,风清月清。

苏式糕点逢农历四时八节,有着上市、落令的严格规定:正月酒酿饼、二月雪饼、三月闵饼、四月绿豆糕、五月薄荷糕、六月大方糕、七月巧酥、八月月饼……四季茶食,月月翻新,等到十二月黑芝麻酥糖上市,就算是糕点店四季里门庭熙攘忙碌一年的轮回结束。

苏州最正宗的糕点(苏州糕点时尚风雅)(2)

摄影:斯小乐

以前苏州人用闲情换来了极致的雅,餐桌上咸甜不打架,从质到形,追求内在的意蕴美。现代人走路带风,有时为了口腹之欲也不按时节就开始着急要吃,茶桌糕点传统渐行渐远,古镇糕点店生意也尴尬地不上不落。

眼下"仁昌"最受大众喜欢的是定胜糕。定胜糕在苏杭是期盼好日子的一种信仰,宋朝军队出征的时候百姓就自发准备这种糕点送行,既能佐酒也能果腹,带着早日凯旋的好兆头。

冲着这份吉祥寓意,"定胜糕"破了不时不食的规矩。一年365天里,但凡有人家高中、乔迁或大小喜事,都乐滋滋地跑来仁昌订上大批定胜糕。过往的定胜糕实沉,一只有半个手掌大,胃口小一点的成年人也消受不下一整份"鼎盛"。想做好定胜糕,糯米粉要先炒好沉半年,静置到自然苏醒后,将去掉浮躁,增了修养的糯米粉和粳米粉勾兑混合,大概入口会更吃出一层温柔。猪板油丁拌上白糖也是要腌半年,到了白糖完全融入猪油中时,全身透明晶莹才可出关,和玫瑰酱合着做成定胜糕的馅。过去糕点店里添色加的是红曲粉,为了安全卫生现在改为加入鲜红的苋菜粉水混入米粉中,推出了象征"定胜"的粉嫩桃花色,这种天然红,粉如胭脂,又媚而不艳。

苏州最正宗的糕点(苏州糕点时尚风雅)(3)

摄影:李晓峰

案台上做定胜糕的流程,也如行云流水的画一般。师傅们手底劲中带柔,手落粉飞扬,粉筛抖落一场场玫瑰色的细雪;双手把粉按压入模具又是另一番温柔,这样蒸熟后端出的定胜糕,就有了太湖水一样的平静不惊,松软而细腻。入口时,人们才能吃出那道由玫瑰花瓣和猪油相依偎而起的春日韶光。

还有黄酒芝麻糕饼,也是为仁昌糕点门面带来的一道光。上选本地黑芝麻,铁锅炒熟后磨成粉,加一碗黄酒一碗橘皮粉,淋上煮熟猪油,按入模具后压制出来是灵巧的棋子状,小巧一口,交织了浓烈香醇的酒香芝麻香,据说这小口的糕点还能乌须发补虚冷。

苏州最正宗的糕点(苏州糕点时尚风雅)(4)

摄影:李晓峰

苏式糕点如同躲藏在人间的贪恋美色的小妖,踩着时节借取四季花草里最好看的颜色和风味,变出自己酥美的模样。陆小星说春天的时候来啊,万物萌发时糕点台上最是好看,桃红的定胜糕、葱葱茏茏的青团、姹紫的桑葚糕,再放上灰黑透亮,逆了时节的芝麻酥糖,那就是把满园依花傍柳的江南春色统统收在了眼前,收在了舌间肠胃中。

除了四时糕点的古早制作秘方,雕木饼模是难得传统可以战胜现代的一种工具,利用木模具打压成型的糕点,不仅酥松力度更轻松把握,图案花纹也更贴近传统寓意。

苏式糕点一板一眼门道多,,而古镇上有人竟愿意忙忙碌碌不断为糕点付出虔诚和真心,也是震泽人的一份甜美骄傲。

苏州最正宗的糕点(苏州糕点时尚风雅)(5)

摄影:孙晓东

转眼袅晴丝吹过闲庭院,石板路上又是一阵油香糕甜,不同的糕点人家仍在不停歇做糕烤饼,书写着独家的食谱人生,雨迹云踪。没有人知道他们各自的路最后多远多长,大多数人终究只是顾着在石板路上匆忙反复奔走来回,那一份份富于变化的糕点,也不过是漫长人生闲适安宁里的几分润色。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斯小乐。内容来自:《风物中国志.震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