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上,汉字曾经长期是其使用的唯一一种文字。但是在近代,汉字在韩国的使用却越来越少,以至于可能许多朋友会认为韩国已经完全不再使用汉字。那么汉字(在朝鲜语/韩语中被读作Hanja,发音差不多是“汉甲”)现在在韩国的使用情况究竟如何?汉字在韩国的地位经历过哪些变迁?现在韩国人究竟学不学汉字呢?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1)

在朝鲜语/韩语中被读作Hanja,音译过来发音差不多是“汉甲”

虽然朝鲜半岛上的语言和汉语并不属于同一个语系,也就是说和汉语有着不同的起源,但因为古代中原文化对朝鲜半岛文化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所以朝鲜半岛从最早开始使用文字时起,使用的就是汉字。至少从公元5世纪开始,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就把汉字视为了官方文字,当时其各种政府文书就是用汉字写成的。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2)

用汉字写成的新罗国玺

不过因为朝鲜语/韩语和汉语之间无论从语法、语音、词汇以及语义形成机制都差异巨大,所以同样是从很早开始,在朝鲜半岛上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使用汉字的方法,也就是“吏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把汉字当成发音符号,用一些汉字的发音来表示朝鲜语/韩语中那些在汉语里并不存在的语法成分。但这种方式只存在于民间非正式的使用,以及一些完全在民间流传的民俗式文学作品之中,在朝鲜半岛的古代是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书写方式,也长期受到了朝鲜半岛各个王朝官方的排斥。

所以在朝鲜半岛的古代,能否以规范的方式书写汉字和汉字文章曾经长期是朝鲜半岛上贵族/知识分子与平民之间一个天然的分界线,因此会熟练使用汉字也就长期成为了当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身份象征。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3)

朝鲜半岛古代的吏读书籍

但是我们刚才也已经提到,朝鲜语/韩语和汉语是差异很大的语言,虽然在最近差不多2000年的历史上,朝鲜半岛因为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入影响,所以引入了大量汉语借词,也就是直接从汉语音译过去的词汇,但因为汉语和朝鲜语/韩语从根本机制上就存在差异,所以两种语言仍然是差异很明显的。

因此,朝鲜半岛的人使用汉字书写就很自然存在学习相对比较困难,以及能学会的人数较少这种情况。所以在公元1446年,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李裪(táo)主导创制了完全根据朝鲜半岛语言设计的拼音文字谚文。但是这种文字在公布之后,很快受到了朝鲜文人和贵族的激烈批评。他们认为如果朝鲜王朝使用这种文字,放弃使用汉字,那么无疑是在背弃中原文明,自甘成为夷狄之邦的堕落之举。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4)

谚文的“字”是拼出来的

所以在社会上层的强烈反对之下,谚文在朝鲜王朝的推广曾经长期非常不顺利,甚至在其发明50多年后,也就是在公元1504年时曾被朝鲜王朝第10代君主燕山君明令禁用。后来禁令解除之后,谚文在朝鲜半岛也长期是在私人信函以及女性等当时无法接受规范教育的群体中使用,而且很多时候还是和汉字混用。而朝鲜王朝官方则基本仍是完全使用汉字的。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5)

朝鲜半岛古代的纯汉文史籍

但是在朝鲜王朝的末期,朝鲜王朝已经不再是中原王朝的藩属,朝鲜半岛开始出现了一些倡导振兴谚文的团体。但在1910年朝鲜王朝被日本正式吞并之后,振兴谚文的运动也暂时走向了衰落。而在日本占领朝鲜半岛时期,虽然朝鲜半岛的学生在学校里会有一定课时学习朝鲜语/韩语,但当时谚文却没有任何官方地位。同时,因为日语中也大量使用汉字,而日本又在朝鲜半岛实行高压殖民统治,也导致朝鲜半岛的民众对汉字产生了一定排斥情绪。

所以在1945年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之后,朝鲜半岛南北方都出台了一些政策,大力普及谚文的使用,并放弃使用汉字。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汉字在半岛南方,也就是后来的韩国所经历的命运。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6)

汉字和谚文混用的一则韩国咳嗽水广告

1948年,半岛南方的政府出台了《谚文专属用途法》,规定所有“公文必须使用谚文书写”,不过在过渡时期,可以在谚文词汇后面用括号插入汉字,以澄清词义。但这部法律并没有明确说明过渡期有多长,也没有制定对不用谚文者的任何处罚规定,所以在此之后汉字在半岛南方仍然得到广泛使用,后来韩国从小学开始也仍然设立了汉字课程,所以这个时期接受教育的韩国人普遍仍然具有汉字读写能力,汉字在韩国的报刊杂志上仍然得到了广泛使用。

但在1970年,韩国独裁者朴正熙发表了汉字废止宣言,在韩国学校完全废止汉字教育。不过此举再次遭到了韩国民间的强烈反对,迫使韩国政府不得不在两年之后在韩国的中学和大学中恢复了部分汉字教育。但是,此后汉字教育在韩国变成了选修课,是否学习完全凭学生自愿,而且即使学习的学生也基本不需要接受任何考试。这导致韩国学生学习汉字的愿望非常低,而且韩国政府还禁止学校老师在私下教授学生汉字,违犯者会受到严厉惩罚,所以这个时期接受教育的韩国人汉字读写能力基本都比较低。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7)

汉字和谚文混用的报刊文章

但是因为当时韩国的成年人普遍都还是接受汉字教育长大的,都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汉字读写能力,所以当时韩国的报章杂志以及一些政府公文都还是采用了汉字和谚文混用的书写方式,汉字的使用频率在韩国社会中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但在进入1980年代之后,因为在学校基本没有接受过汉字教育的一代逐渐成年,而这些人在阅读汉字与谚文混用的文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韩国的报章杂志也逐渐开始降低了汉字的使用频率,最终逐渐降低到了只会在个别易混淆的字词后用括号写上汉字澄清的程度。

但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在最近2000年的历史中,因为受到中原文明的深入影响,所以朝鲜半岛语言里其实有大量词汇都是汉语借词,有些研究甚至认为此类词汇占到了朝鲜语/韩语的60%以上。而且因为朝鲜语/韩语中并不存在汉语里的单调,这就导致用谚文书写的文章中会出现大量同音词现象。比如在朝鲜语/韩语中,如果用谚文书写,那么“囚徒”、“水稻”、“隧道”、“首都”乃至“修道”等等词汇的发音都是完全一样的(sudo)。在日常交流中这种同音词超多的现象影响还不算太大,但在一些与科学和法律相关,对词义精确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在一些时候还是会导致词义混淆的情况,所以韩国社会也始终存在恢复汉字的呼声。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8)

韩国路牌,首尔因为没有汉字词源,所以只写了谚文名称

在这种民意的影响下,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发表了汉字复活宣言,在韩国的道路标志和火车及汽车站等的标识上,针对源于汉字的地名恢复使用汉字标识(与谚文同时使用)。但是这种做法在韩国国内也很快再次招致了一些反对意见,汉字在韩国的使用范围在后来也曾再次收窄。从这些历史大家也可以看出,汉字在韩国的使用范围可以说经常会因为各方博弈而改变,以至于韩国国内甚至将汉字的存废争执称为了“汉字战争”。

而根据近年的一些媒体报道,韩国最近一次跟汉字相关的政策变化似乎发生在2019年,从这一年起,韩国小学5-6年级的课本中对部分词汇进行汉字标注,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专业词汇的含义。而这一做法等于在韩国的小学又变相地恢复了一定程度的汉字教育,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似乎也遇到了相当困难。目前,韩国人在初中和高中分别要学习900个汉字,加起来是1800个左右。而如果上大学,一些大学的文科专业也开设有汉字课,因此学习文科的韩国大学生会认识更多的汉字。

韩国文字什么时候使用的是汉字(汉字在韩国的地位)(9)

现代韩国报章,汉字只有零星使用

另外,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一般都还是要标注每个人的汉字姓名,但因为近代韩国有些人的人名并不是基于汉字词汇,所以其名字并没有对应的汉字,对于这些人,一般在身份证上只会标识其汉字姓氏,而不再有汉字全名了。另外,老一辈的韩国人也会在名片上使用自己的汉字姓名,但年轻一代这样做的人就比较少了。当然,在现代韩国社会,汉字除了在个别场合为防止歧义在括号里得到使用之外,还会在一些设计或者商标等场合得到使用。另外像“日”、“月”、“辛”等笔画简单的汉字在一些民众的书写中也会时不时得到应用。总体来说,汉字目前在韩国可以说仍然处在了一种比较纠结的地位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