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多年前写过《毛主席亲切地称他是“革命的长工”,他却在关键时刻倒向了张国焘》一文,讲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何长工在长征时期的一段经历。
文中提到了一个细节:何长工原名为何坤,毛主席根据他曾在长辛店打过工的经历,帮他改名为“长工”,亲切地称呼他是“革命的长工”。
此外,老覃还写过《被毛主席改名为“永胜”的小战士,后成为开国上将,对林彪一言难尽》一文,文中也提到了毛主席在三湾改编后不久,帮助时为三营九连四班班长黄叙钱改名的事儿。
毛主席对黄叙钱说,叙钱就是叙述金钱的意思,革命战士不应该这样,以后就改名为“永胜”,在革命道路上永远胜利向前。
老覃还在另一篇题为《“山东双虎”不协,毛主席巧唱“将相和”,首创我军夺取坚城先例》的文章中讲述了毛主席帮助许世友上将改名的经过:许世友原名许仕友,有“当官的朋友”的意思,他自己改成了“士友”,意思是要做士兵的朋友。毛主席说,做战士的朋友标准还是低了点,要做就做“世界之友”,因此,许仕友改名成为了许世友。
毛主席还帮王平上将、解方少将、范明少将等人改过名字。
王平上将原名王惟允,刚参加革命时,连长余均是个广东人,每次点名都把他叫成了“王嗡嗡”。王平于是改名为“王明”。但是,国际代表陈绍禹也用了“王明”这个名字。为了化解“撞名”带来的尴尬,毛主席帮他改名为“王平”。
解方少将原名解如川,西安事变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春归队回到延安,毛主席高兴地说:“你已经回‘家’了,解放了,我给你改个名字,就叫‘解方’吧。”
范明少将原本不姓范,他叫郝克勇,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军任中共工委书记。1942年归队回到延安,毛主席认为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都必须改名换姓,知道他的母亲姓范,就把他的名字改成了范明。
还有,后来官居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周小舟,原名叫周怀求,他在延安担任毛主席秘书时,毛主席总是“小周,小周”地叫。叫习惯了,就建议说:“干脆,你就叫小舟吧!一叶小舟漂千里,你这艘小舟漂出中国,漂向世界。”
……
毛主席除了给以上名载史册的人民功臣改过名字,也给一些普通战士改过名字。
比如说,战士朱旭明在1942年被派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毛主席就对他说:“咱们革命战士怎么能没有名字呢?旭日东升,中国共产党来了,光明也就来了,你就叫朱旭明吧!”
还有,警卫战士李德华原来的名字叫“李黑丑”,毛主席摇头说:“你不黑也不丑!我给你起个名字,就叫李德华吧!”
由于毛主席曾经用过“李德胜”的名字,在好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开玩笑,说李德华是毛主席的弟弟。
……
今天,老覃来讲讲毛主席为渡江英雄马三姐改名的故事。
马三姐,是安徽无为马家坝村人,出生于1935年9月,父母以打渔为生,家境贫寒,没什么文化,又只因她在家中排行第三,就叫她“三妹”。
马三妹年纪稍长,就去给别人当了童养媳,被改称为“马三姐”。
马三姐在婆家过着奴仆不如的生活,生不如死。
1949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位于长江北岸的无为等地区,马三姐结束了悲惨的童养媳生活,回到了父母身边,获得了新生。
有了这样的经历,她的革命觉悟比同村的绝大部分人都要高。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了。年仅14岁的马三姐热情高涨,跟着哥哥报名参加了渡江突击队。
当时的国民党军构建起了海、陆、空三军立体防线,人民解放军只依靠从民间征集来的简陋的打渔船渡江,危险性可想而知。
瘦弱的马三姐一点也不害怕,她的志气比天高,毅然和哥哥一起参加了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敢死队的“渡江突击队”,用家里仅有的一条木船载着第一批解放军战士强渡长江。
解放军战士看她年纪小,都劝她不要上船。
她胸一挺,颈脖一梗,说:“我的命是解放军救回来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马三姐这股勇气激励了同村很多青年。
在渡江战役中,马三姐发扬了不怕苦、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她在自己肘部被击中鲜血直流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奋力划船,第一个成功把解放军运到南岸登陆点,并带伤引领解放军爆破手扫除南岸敌人碉堡。
在运送完第一批登陆部队后,又和哥哥返回长江北岸继续运送渡江部队。
马三姐是渡江战役中年龄最小的“支前模范”,她驾驶的船也被称为“渡江第一船”。
渡江战役胜利后,马三姐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渡江特等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
她在运载解放军战士渡江时穿的满是补丁的小棉袄,后来被珍藏入了安徽博物院。
难得的是,立了这么大功,她“事了拂衣去,不恋功与名”,开完庆功表彰会,就回到村里参加劳作,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1951年9月,毛主席向马三姐和无为县另一位“特等渡江英雄”车胜科发出邀请,邀请他们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
9月29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欢迎进京参加国庆典礼的各省代表团成员时,马三姐被皖北代表团推选向毛主席敬酒。
10月3日晚上,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与各地代表一起看戏,马三姐就坐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中间。
毛主席亲切地对她说:“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勇敢,很了不起,但千万不要骄傲,不要翘尾巴哟。”
10月4日,毛主席把马三姐接到自己家里吃饭,要马三姐详细讲述当年参加渡江战役的经过。
一说到渡江战役,马三姐就浑身来劲,神采飞扬,慷慨激昂。
毛主席听得津津有味,不断叫好。
毛主席说:“我就喜欢听咱们英雄人民和英雄战士的事迹,百听不厌。”
饭后,毛主席和马三姐在中南海散步,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新中国建立了,你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建设做更大的贡献,要不要来北京上学?”
马三姐犹豫了一下,说:“我不想在北京上学,我想家,我要回家。”
毛主席沉思了一会,说:“你是著名的英雄人物,没有文化可不行,这样吧,你回皖北上学吧。”
早在1950年底,皖北行署民政处分别在合肥、宿县、六安三地各办一所烈士子弟学校。
设在合肥的称皖北炳辉烈士子弟学校,是为了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而建;
设在宿县的称雪枫烈士子弟学校,是为纪念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而建。
设在六安的称皖西烈士子弟学校,是为纪念皖西烈士而建。
马三姐回到皖北后,被安排进了皖北炳辉烈士子女学校就读。
毛主席的心很细,考虑到马三姐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就热心地说:“你姓马,我姓毛,就叫马毛姐,你同意吗?”
马三姐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样,她拥有了自己的名字:马毛姐。
毛主席还送给了马毛姐一个本子、一支笔,为她量身定做了两套衣服。
毛主席在马毛姐的纪念本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字迹: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马毛姐读了皖北炳辉烈士子女学校后,又读了巢县(现为巢湖市)速成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合肥工作。
去年,即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她还获得了亲自颁授的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