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今天,疲惫之余,当我们静下来捧读一卷古诗词,欣赏着古人的“慢生活”,会不由得艳羡起来。想一想吧,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约二三知己小酌数杯,闲庭信步,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这是何等惬意,何等快然之事。古代诗人笔下的“慢生活”,让大家在品读之余,思接千载,与古人一起进入优哉游哉的境界。

有人也会质疑——“从前真的慢吗?”的确,我们谁都没有亲眼见证过古人的生活姿态。有书百万粉丝的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精华文章中结集成《古人这样过日子》的书,让读者能从书中体验到古人生活状态,包括养身、购物、婚姻、职场等。古人的修身养性,追求雅致,生活中过出了我们想要的乐趣 ,更是在工作和婚姻中的繁文缛节中,享受着快乐。

接下来,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日子的,与现代的生活有何不同?

古人都是如何生活的(古人过得的是怎样的惬意生活)(1)

首先古人的“奢侈品”,不是包包也并非华服。在古代真实的宫廷生活中,确实有一种代表着身份的重要标志物,它就是——“ 香 ”。

中国出土的第一件香炉,要追溯到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遗址。在战国时期,“香气养性”的观念发掘了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饱受文人墨客雅士的追捧。

宋代香文化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它在市井生活中彻底普及开来。人们更注重品质,并在制香和用香上更讲究心性和意境。

从宋元走来的香文化,在明清时代得到了全面开花。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同形状的香品以及与之配套的产品,日趋成熟与发达。

现在,日常用香,人们更习惯用香水,也就是以前俗称的“香露”。出门前喷一点香水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日常。

其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人却很浪漫,肆意于山水间的陶渊明,趁着春意拂面,给自己温上一壶酒,几碟小菜,开始“细酌对春分”。无酒不成席,无菜不饮酒,上到精烹细煮的大鱼大肉,下到只些许菜油、花生便可得的油酥花生米,这一口酒,一口菜,品出了古人的“四大下酒菜”.

古人都是如何生活的(古人过得的是怎样的惬意生活)(2)

1.清爽代表--拍黄瓜

别看江湖里缠斗得火热,拍黄瓜却能在五花八门的斗争中,凭借一身清爽出了头。制作方便也容易吸收,脆爽的黄瓜在齿间碰撞,油香气、爽辣感和着些许清凉滋味直入咽喉,冲开了味蕾,这时一口浓酒入喉下肚,再把万千滋味过上一过,还真是件美食。

2.硬菜代表--酱牛肉

对醉心舌尖的国人而言,有了清新脱俗的小菜,哪能少了奢华的佳肴?厚实劲道的牛肉菜品冲出江湖。在《水浒传》中江湖义士聚头豪饮,喜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其中光是牛肉就被提到了四十八次。牛肉可塑性强,尤其是凉拌之后,火辣辣的红油浇上去,撒上葱花点缀,色泽鲜亮,入口更是爽辣筋道多汁弹牙的口感。这到硬菜对得起陈年佳酿、把酒言欢的隆重。

3.口感代表--豆腐干

豆腐和美酒的缘分像是天生注定的,没有几块像样的豆腐,似乎酒也喝不美。

清朝时,一位安徽人名为梅里卿,他吸取家乡豆腐作坊的长处,从制法、形状、包装都做了改良,用红糖、黄酒、茴香、开洋(虾皮)、老秋油和冰糖的加持下提味增色生产出透亮深褐色的豆干,厚薄均匀,坚实筋道,而且咸而不涩、甜而不腻、香而不厌,表面有麻片装的花纹,备受食客的喜欢。梅家的手艺传承历经时光打磨,有了现在的江苏传统名产--和桥豆腐干。

所谓“炸豆腐下酒,一饱二醉”,“千有万有,离不开菜豆腐下烧酒”,这样的巧合还真应了民间的各种称赞。

4.下酒菜王者--花生米

朱自清先生曾在《说扬州》里晒出自己的下酒菜--“邀上两三个人去寻幽访古倒有意思;自然,得带点花生米、五香牛肉、白酒”。花生米位列榜首,足见老先生对这小小一物的看重。

油酥酥的花生米浸润香醋,再裹上洋葱的香气,既能中和油腻口感,又能凸显坚果的香气,美酿倒入杯中,亲朋友好友一坐,三两闲话一叙,一口一筷之间,浓香满齿,自是心满意足。

接着来个下午茶,享受一下慢时光的清悠。然而在唐代就盛行开来,而且花样不逊于现在,甚至更丰。一杯热茶,搭配一款萨其马的糕点,人间美味也。那时的糕点,制作精美,有雕有刻,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制作技艺与审美情趣的完美唱和,也是一种生活色彩的彰显。

再次养生是千古不变的话题,在古代有食疗、泡脚是很流行。其中在古代有苏轼和苏辙二人的食疗”秘方,苏辙偏爱茯苓,“苏轼做了”胡麻茯苓食疗方“治疗痔疮。喝粥是从古流传下来的,大江南北,无不喝粥。李时珍认为粥是最为饮食之良。白居易和陆游简直是“粥粉”。陆游的《食道》中更有“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古人都是如何生活的(古人过得的是怎样的惬意生活)(3)

《古人这样过日子》一书中从各个方面还原了古人的日常生活,记录了他们生活中的“ 小确幸”,满满的生活细节。从中既可以看到古今之变,又能看出古今同构,值得一游。

古人都是如何生活的(古人过得的是怎样的惬意生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