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长河里,有很多文化宝藏正被我们重新认识,它们凝结着厚重的历史,穿越千年百年,仍感心动耳,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悸动,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近日,龙门石窟联合抖音创作者@意公子 共创四部视频,以不同角度分享龙门文化,吸引了超百万点赞。

云冈石窟环创方案(共创获百万赞)(1)

视频中,意公子发挥其感性、疗愈的创作风格,坐到了17米高的卢舍那大佛面前,传说这是依据武则天容貌雕刻的佛像,意公子在视频中讲述武则天的一生以及心灵归宿。

龙门石窟有几千个佛龛,它们背后不仅有武则天这样的大人物,也呈现出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在一期视频中,意公子以《小人物的愿望》为题,讲述了隋末战乱时期一位叫李子赟的被征募的工人,找三流工匠雕刻了一尊极不起眼的小龛,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心怀希望的故事。而像这样以小见大的故事,在龙门石窟中还有很多。

此次共创视频合作,正值时隔50年的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也得以在视频中呈现。每个佛像都要单独记录,单独清扫。工作人员坐在脚手架上一盯就是几周。他们干上几个月、几年才能获得一点点收获,而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其简历上只有“我在龙门修文物”一行字……这些故事都通过短视频传达给了广大网友。

四部视频从塑像、历史、修缮等不同角度,讲述了不同的龙门故事,引发网友热情点赞。截至9月22日总点赞量已超过110万,更有一部视频与人民日报共创发布,点赞量达到了85.9万。

对于这次与意公子合作共创视频,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主任高俊苹表示,主要目的就是让公众更深层次地感受到龙门文化。抖音上有很多像意公子一样的艺术文化爱好者,他们通过多样态的表现手法,契合当代的审美、创意,去传播传统文化。这些都是特别适合播种龙门文化的土壤。

对于保护龙门石窟、宣传龙门文化,高俊苹认为一定要开放,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协作,这样才能把成果最大化。“抖音是一个多元载体的平台,聚集了各种行业的人士,每个行业的视角不同,记录方式也不同,但哪怕是写在日记本上,在未来可能也是一份难得的历史证明。”她希望在抖音这块文化阵地把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和当代大众连接起来,让龙门文化能够更好地接续传承,生生不息。

意公子在抖音发布了大量传统文化讲解视频,吸引了近750万网友关注。对于这次共创合作,她表示,通过这些共创视频,可以从不同视角让网友看到更全面的艺术。之前她曾到访过敦煌藏经洞、苏东坡故乡眉山等历史现场,未来她还会更多地走出去,也希望遇到更多同行者。

目前,@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研究院 均已入驻抖音,并发布了大量与龙门石窟有关的考古故事、修复知识、大唐历史,以及书法、石刻艺术视频,分别吸引了18.9万和7.1万粉丝关注。

近来年,文史知识类内容在抖音愈发收到欢迎。《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历史知识在抖音迅速增长的知识类别中位列第二位,增速达189%。同时,博物馆入驻抖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2021年抖音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次数打380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2020年接待观众总人数的70倍。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成为抖音上最受网友欢迎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一年获赞就达到了上亿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