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株洲戏剧传承中心带来的民族歌剧《英·雄》在上海保利剧院连演两场,此番是该剧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参演剧目登陆上海滩。在感动上海观众之前,这部戏已经演出了五十多场,澎湃的激情、动人的爱情、走心的音乐、撼天动地的家国情,已经让无数观众爱上了缪伯英和何孟雄这对伉俪英雄。此次参演艺术节,虽然没有了王丽达、王传亮等大咖压台,但是株洲当地的年轻后辈已经将剧中的“英”“雄”响当当的立在舞台上。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2)

01浪漫到极致到骨子里的革命激情

这阵子,黄定山导演的几部戏我都作为特邀的观众到场观赏。看《英·雄》是前些天,在这部戏在诞生地株洲,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南方城市,那两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温度不冷不热的适中。走在陌生的街头,看着两旁的民居和商铺,吃上一碗可口的米粉,感受和触摸着这城市的烟火气。心想,是什么样的城市能诞生《英·雄》这样的戏?

一开场就是洋溢着地域风的湖南山歌,合唱团里那位上了点年纪的阿姨,用高亢苍凉的嗓音吟唱着,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引出两位革命的先驱英雄——缪伯英和何孟雄。这部戏的名字很巧妙,“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雄”是她的丈夫、共产党员何孟雄,这个剧名已经让人们牢牢记住了两位英雄的名字。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3)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4)

歌剧《英·雄》,有着一种听得清、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浪漫气质。首先从结构上看,全剧分为“初恋·俚歌”、“热恋·酒歌”、“苦恋·离歌”和“生死恋·长歌”四幕,可以说整部剧就是一曲恋歌,将何孟雄、缪伯英的事业之恋、夫妻之恋、儿女之恋,通过音乐和表演一一展现。多段和爱情有关的咏叹调,被刘洺君和毋帅斌两位年轻演员演绎得细腻婉转荡气回肠。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5)

导演黄定山是个骨子就浪漫的人,他不知不觉得会把这种浪漫散发到他的作品中,而这个时代多媒体的运用为歌剧的创作者插上了翅膀。在《英·雄》中,黄定山用多媒体这块法宝,将缪伯英和何孟雄的爱情渲染到极致。相信两人洞房花烛那一场,两位革命伉俪激情相拥互诉衷肠,窗外飘落玫瑰花瓣及至满台纷飞的玫瑰花雨,此情此景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在何孟雄英勇就义的那一刻,身带镣铐遍体鳞伤的他与已经病逝的妻子缪伯英隔空对唱唱的惊天地泣鬼神,将战友情、同志情、夫妻情的丝丝入扣的抒发以及对新世界新生活的向往演绎的酣畅淋漓。谢幕很壮美,巨大的环形屏幕映出满天彩霞,一群白衣少女向观众席翩翩走来,那些可能是牺牲的年轻的生命,抑或是新世界充满希望的年轻一代,令人观之神思飞扬充满美好的想象。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6)

02初生牛犊“小字辈儿”挑大梁

这一次在的上海艺术节参评演出,文旅部要求在主演人选上不允许请外援,《英·雄》没有了首轮演出中表现没的说的王丽达和王传亮两位“腕儿”,可能从实力上来说稍微打了些折扣。但是,参演的每部戏都没有了外援,并驾齐驱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还是公平的,这就看每个院团自身的实力以及导演对整部戏把控的功力了。在艺术舞台上永远少不了灰姑娘的神话,更年轻的“小字辈儿”们因此有了机会,特别是精灵一般的刘洺君点亮了这部戏。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7)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8)

没看过王丽达的版本,年轻演员的表现就可以多一点想象空间。精灵古怪的样子很可爱,毛手毛脚的毛燥性子很有趣,这是株洲戏剧传承中心的青年歌剧演员刘洺君给我我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也成为这个版本中的一大亮点。相比王丽达,她扮演的缪伯英尽管从演唱和表演上虽然少了份儿老辣娴熟,但是周身散发的青春气息和冲动激情显然更符合这个角色的年龄特点。她说:“丽达姐对我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演出时忘掉她,做好自己就行。”演出前,对于年轻的刘洺君大家多少有些担心,怕她难以胜任这样一个极具性格的革命者形象。事实上,别看她年轻,但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演员了,此前曾经在音乐剧《心之恋》《梦上都》以及歌剧《八女投江》《彝红》《江姐》《陈家大屋》等多部剧目中担纲主角。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9)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0)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1)

刘洺君一出场就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出生在内蒙的她将这位湘妹子演活了。灿烂的笑容,脆生生的嗓子,火辣辣的性格,这个一着急提溜着鞋赤脚就跑的野丫头活像那个踩着风火轮狂奔的哪吒,表演起来轻松自然无拘无束,一副爱谁谁的架势让人看着就能接受她甚至爱上她。如果说上半场刘洺君和缪伯英年龄相仿堪称本色出演,那么下半场缪伯英为人其为人母却不是她的人生经历,但她依然把这个女英雄的不同人生角色表演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她率女工队伍上街游行面临分娩的剧痛,挺着肚子跪唱与腹中孩子对话的感人场景,令人唏嘘。整部大戏,缪伯英这个角色戏份儿太足了,20多个唱段,十几次换装,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少女的俏皮、少妇的泼辣、母亲和妻子的柔情、革命者的坚毅,这是缪伯英这个角色的几个层面,刘洺君完成了这个巨大的挑战,她把缪伯英这个角色演活了,同时也基本实现了她自己希望的“这是我的戏”。此外,剧中何孟雄、屈修文和肖芷兰的扮演者毋帅斌、王尊强和熊湉湉三位青年演员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水准。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2)

03因为爱——由爱到信仰的真实

“谨以此剧献给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谨以此剧献给继往开来的共产党人;谨以此剧献给青春、理想、生命、爱情!”这是《英·雄》剧组向先辈向激情岁月的致敬,特别是“青春、理想、生命、爱情”这四个我们今天经常挂在嘴上的有温度有感性的词语,让这个舞台上的每一位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立在那儿。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3)

事实上,每一位革命者走上革命道路也是有理由的,并不是听了一个激情的演讲,或者看了某一本论著,就义无反顾的上街闹革命。我没有考究历史,但是剧中,对缪伯英成为革命者的理由是充分而又真实的。她虽然出自小地方,但是来北京之前已经接受了很多新思想新思潮,革命的种子已经在她小小的内心渐渐萌动。不过,她最终成为一名革命战士的动因,其实源于爱情。在北大,她遇到了闻名已久的那个时代的“不安分子”何孟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高声朗诵《少年中国说》。同样不安分的她此刻对他已经暗生情愫,而何孟雄被抓这姑娘赤脚提鞋就行动,三天搞掂赎金。这是爱,不是革命,直到两人喜结连理,她才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者。除了爱情,还有一种爱,就是民族之爱家国之爱,眼看着西方列强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一切让缪伯英有着切肤之痛,同时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随着剧情的展开,缪伯英夫唱妇随跟着何孟雄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最终成为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这是个爱和信仰转换的过程,不形式不口号不说教,因真实而走心感人。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4)

04女汉子挥洒豪情“逞英雄”

演出当天,我看这部戏的过程中,并不知道编剧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是打动自己的豪情诗句很多,比如小两口终于见到父母时说不尽的“滔天话”,比如那句在剧中有两三次反复出现在“好汉不怕生死炼!九死无悔,还剩一回也要逞英雄!”,这样的豪言壮语我断定一定是出现在一位汉子的口中和笔下。但是,演出结束后在后台看到一位年近七旬有些弱不禁风的老妪。我简直不敢想象,这就是挥笔写就《英·雄》的编剧张林枝。剧组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2017年,有一个老人站在缪伯英故居门口落泪地说道:“这样一对英雄夫妻却不为人所知,故居斑驳失修,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这个老人就是张林枝,作为土生土长的株洲人的她后来写就了《英·雄》,十二易其稿还为此身患中风。笔者多年看戏,深知革命戏难写,写不好就流于口号和形式,但是难得看到《英·雄》这样剧情和唱词都如此畅快淋漓,令人听之闻之直呼带劲过瘾。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5)

“任你春夏秋冬,任你阴晴圆缺,我们一样的情怀,我们一样的热血;任你山穷水竭,任你前路曲折,我们吟唱人间,不一样的风花雪月。”,“哭喊吧,只盼你哭出世间所有的悲和愤,喊来一个新的世界,朗朗乾坤。”掷地有声,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喜欢这样洋洋洒洒的唱词。事实上,除了那份儿壮志豪情,作为女性作者,在缪伯英和何孟雄的爱情、在缪伯英母子分别以及最后这对伉俪阴阳永隔隔空对唱的环节铺陈和描述中,也显示了极其细腻动人的情感宣泄,很多环节催人泪下。张林枝说:“缪伯英、何孟雄是一对英雄夫妻,牺牲时缪伯英才29岁,何孟雄33岁。我想写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同样是青春,他们是怎么度过的,是如何追寻自己的信仰。”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6)

05《英·雄》充满了湘土气息

“歌剧要好听易传唱,不仅要有好故事,更要有好音乐。《英·雄》在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的同时,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该剧谱写出美妙音乐的作曲家杜鸣如此表示。此前几乎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奖作曲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都拿了个遍的杜鸣是位舞台音乐高手,舞剧《沙湾往事》、《花木兰》,歌剧《天下黄河》、《陈家大屋》,音乐剧《烽火·冼星海》等是他的手笔。作为湖南籍艺术家,他对家乡音乐的了解几乎像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一样,他虽然学院派出身,但是更讲究旋律的通俗性,他的音乐旋律流畅好听入耳。对于湖南音乐的运用,用导演黄定山的话说:“他是湖南人,对湖南地域音乐的掌握很地道,有时候在关键时刻就轻轻地点那么一下,就如同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浓浓的湖南味儿一下子就散发出来了。”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7)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8)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19)

所以出自湖南的《英·雄》通体上下散发着浓烈的湘土气息。“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风,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龙。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红哟……”一开场,合唱队唱出的山歌是这样的韵味十足;缪伯英打着赤脚出场,俏皮的唱起“城里的哥哥莫笑我,我打赤脚好得多,上山挑得千斤担,下水摸得泥鳅和田螺”,听上去有没有“刘三姐”对山歌的味道;第三幕,一段近乎原汁原味的花鼓戏融进歌剧简直是妙不可言。“作为作曲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部剧的湖南音乐特性,就是第一个音符出来,就要有强烈的湖南音乐感觉,和湖南人的精神气质,并通过湖南人的音乐来体现。”杜鸣表示,这是一部民族歌剧,也是湖南人的歌剧,在整部歌剧35个唱段里面,歌剧里面运用了大量湘东民歌、花鼓戏的元素,尤其是花鼓戏,不仅有大量的唱段有花鼓戏的音调,也加入了很多花鼓戏特点的民族乐器,例如大筒、唢呐,以及花鼓戏的一些打击乐器,湖南味非常足。演出现场,乐池里那位女指挥激情四射感染了每一位观众,这是堪称女汉子的著名指挥家王燕,在她的棒下乐队显示出极强的戏剧张力,特别是演出结束她挥棒唱起“只剩一回也要逞英雄”时犹如河东狮吼,令人大叫过瘾。

06黄定山靠良心导戏

今年文旅部出台的新规定,参加中国艺术节演出的主要角色必须是本团演员担任。黄定山认为,按理说,诸如歌剧和舞剧在最初树立样本的时候一定要选用优秀的演员,这样才能把艺术高标定在那儿。在之后的常规演出中,本团的B组C组演员再接棒按照那个高标演下去,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和高度得以保持,同时带领本地区的演出队伍的演出质量。不过,他透露,这次参加艺术节的《英·雄》对包括音乐、文本等进行了20多处的修改,这次变化不仅仅是换角儿,而是整部戏在戏剧节奏、舞台呈现、音乐的完整、歌剧化的程度都有了整体的提升。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20)

民族歌剧英雄合唱,歌剧英雄喊着山歌(21)

还记得,2010年,黄定山获得“新世纪杰出导演”那天,他曾经说自己“把这一天作为艺术人生的驿站,换乘一匹快马扬鞭奋疾奔向更远的目标。”对于黄定山而言,再得奖只不过多了一个驿站而已,可是至今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人生驿站,因为拿奖这件事早已不足为奇,多年来诸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国家文华奖编剧奖、导演奖、剧目奖等等,几乎拿奖拿到手软。此次中国艺术节有四部歌剧入围,其中两部都是他导演的作品。至于哪部戏能拿到奖项,黄定山并不在意,因为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说:“艺术上,艺术院团之间的良性竞争是正常的,但对于我很荣幸能有两部歌剧同时入选,我希望每一部作品都取得好成绩。不过,我更看中的是在中国艺术节这个大平台上,能够有两个作品呈现在舞台上,让更多的观众去享受它领略艺术和民族歌剧的魅力,这是我真正的荣誉。”张学军

株洲戏剧传承中心供图 摄影 刘海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