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在秦末的烽烟战火中,秦始皇陵园几乎荡然无存。一座气势恢弘、布局严密、规模庞大的陵园随着秦始皇帝的离去和秦王朝的灭亡而淹没于历史的悠悠长河中,千百年来,只留给人们阵阵的幽思和无限的感慨。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青铜之冠(秦始皇陵的一件文物)(1)

秦始皇陵是一座文化宝库,这里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的每一次发现都是惊人的。在古代的帝国时代,还没有哪一个王朝的历史像秦帝国这样急需考古发现来阐释。迄今为止,在秦始皇帝陵园内发现了一百八十余座大小、内容、形制皆不相同的陪葬坑,其中陵园内77座,陵园外104座。这些还不是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的全部。

通过对其内涵的解析,可以使我们找到一条探究秦帝国政权结构的通道。

惊天动地铜车马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已不再相信神话。然而,破土而出的秦陵彩绘铜车马,造型优美,比例准确,鞁具齐全,纹饰精致,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所制造。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青铜之冠(秦始皇陵的一件文物)(2)

人们从媒体的介绍中知道它是当年秦始皇帝出巡时的车辆之一,是至今考古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车辆,可以从中明白古代人出行时乘车的样式以及古人如何驾驶车辆等。

秦始皇帝的车驾究竟有多么华丽?两千多年来,人们只能凭借想象来推测。在1980年隆冬季节,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开了:秦陵封土西边20米处的一座陪葬坑内,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它与兵马俑坑东西辉映,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个重大发现。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青铜之冠(秦始皇陵的一件文物)(3)

铜车马与真车马大小比例为1/2,两乘铜车马不仅体量大,而且通体施以彩绘。可以说,铜车马不但有极强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车制有重要的实证意义。

面对着铜车马,我们会惊叹于它优美的整体造型和精良的制作工艺,惊叹于它奇巧的设计和淡雅的色彩。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青铜之冠(秦始皇陵的一件文物)(4)

秦陵铜车马一组两乘,同出一坑,作前后排列,称为前车、后车,考古人员按照铜车马出土时的前后顺序分别把两辆车命名为一号车和二号车。一号车古称立车,又叫高车、戎车,二号车古称安车,又叫辒辌车。两乘车都是双轮、单辕,前驾四匹铜马,车上各有铜御官俑一尊。整个铜车马的铸造完全按照秦代宫廷乘舆的实物制作的。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青铜之冠(秦始皇陵的一件文物)(5)

秦始皇兵马俑014

这组铜车马上配件齐全,与真实的车马完全一样,拉动车辕,车子竟然可以缓慢移动,车上的各种链条依旧能够活动。车、马、人三者造型生动,活灵活现,令人忍不住想走上前去摸一摸,看它是否还散发着生人的气息。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青铜之冠(秦始皇陵的一件文物)(6)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风采(资料)

除严格遵循写实原则外,铜车马表面又加以髹漆彩绘,真实地反映了秦时御用车辆的原貌,所不同的是秦代的车辆是木制的,再加上一些金属的特殊零件和装饰,而这两辆车马却是完完全全的金属质地,主要以青铜铸出,附之以金银点缀的装饰部件,成为结构最复杂的大型青铜器,难怪考古专家盛赞其为“青铜之冠”。

来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