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

需求=购买的欲望 购买的能力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七个: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产品的价格(最重要)、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及其它。(消费者收入增加,购买能力增强,需求增加,同向关系)

需求函数为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弧线,横坐标为需求量Q,纵坐标为价格P。公式为Q(d)=Q(d)P,表示需求与价格是呈反方向的变化。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数量的变动仅指需求曲线上点到点的变化(与商品自身价格有关),需求的变动指需求曲线的整体位移(与非价格因素有关)。

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个人需求的水平加总。

微观经济供给价格弹性类别曲线图(微观经济-需求)(1)

反比函数

二、供给

供给=供给的欲望 供给的能力

影响供给的因素:生产技术、生产成本(最重要)、商品的价格、相关品的价格、预期。(生产技术提高,成本降低,生产量提升,同向关系)

供给函数为左下方到右上方的弧线,横坐标为供给量Q,纵坐标为价格P。公式为Q(s)=Q(s)P,表示供给量与价格是呈同方向的变化。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数量的变动仅指供给曲线上点到点的变化(与商品自身价格有关),供给的变动指需求曲线的整体位移(与非价格因素有关)

微观经济供给价格弹性类别曲线图(微观经济-需求)(2)

三、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就是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达到的价格水平。

均衡价格主要掌握最高限价及保护价格:

最高限价:一般低于均衡价格,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部分生产材料商的权益,可能造成供不应求而导致变相涨价(黑市),通过配给制解决,但是也不宜长期使用。

保护价格:一般高于均衡价格,主要是为了保护生产者的权益,可能因为生产过剩而导致供大于求而导致变相降价(黑市交易),通过政府收购予以解决,适用于粮食等农产品。

四、弹性

弹性有四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自变量是商品价格,因变量是需求数量,是需求数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Q/Q)/(△P/P),所有弹性系数公式都等于因变量%/自变量%。

点弹性:e(d)=(△Q/Q)/(△P/P)

弧弹性:e(d)=(△Q/(Q1 Q2)/2)/(△P/(P1 P2)/2)

如爆米花价格从5元涨到7元,销售量从40桶降到35桶,计算爆米花的需求价格弹性。

点弹性:e(d)=|((7-5)/5)/((35-40)/40)|

弧弹性:e(d)=|((7-5)/(7 5)/2)/((35-40)/(40 35)/2)|

富有弹性:e(d)>1,表示自变量价格的变化会导致因变量需求量发生剧烈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一定是大于价格的变化,比如价格下降5%,那么需求量一定会增加5%以上。

缺乏弹性:e(d)<1

单一弹性:e(d)=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似程度(替代品数量越多,相似程度越高,那么产品价格一旦下降其需求量一定增加的多,本来买苹果的可以去买更便宜的梨)、商品重要性、商品用途、时间

与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销售收入=价格*数量

富有弹性:价格下降,总收入增加,价格上升,总收入下降。

缺乏弹性:价格下降,总收入下降,价格上升,总收入增加。

单一弹性:无影响。

2.需求交叉弹性

自变量是相关商品价格,因变量是自身产品需求数量,含义是一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

Eij=(△Qi/Qi)/(△Pj/Pj)

替代品 Eij>0 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越接近1替代性越强(苹果的价格上涨导致梨的需求数量上涨)

互补品 Eij<0 商品的需求量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茶壶价格上涨导致茶叶的需求量下降)

无关品 Eij=0 商品的需求量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3.需求收入弹性

含义: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Ey=(△Q/Q)÷(△y/y)

Ey=1,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同比例

Ey>1,需求数量变动大于收入变动,正常品—高档品

0<Ey<1,需求数量变动小于收入变动,正常品—必需品

Ey=0,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Ey<0,收入增加时买的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低档品

4.供给价格弹性

价格的相对变动引起供给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s=(△Q/Q)÷(△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