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征文大赛(6.8海洋日征文海的那一边)(1)

每当提到大海,我都会想起一首小诗:“我干的最得意的一件事,是藏起了一个大海。直到海洋局的人,在门外疯狂地敲门,我还吹着口哨,吹着海风,在壁橱旁,用剪刀剪掉,多余的浪花。”

这首俏皮的小诗读起来仿佛都带着海浪的气息,我从没有“藏”起过大海,但我却在不同的夏日,拥抱过不同的海。在我的记忆中,大海有着蔚蓝的色彩、明快的波光和广阔的胸怀,而且它们性格各异,有的温柔,有的奔放;有的平和,有的勇敢。有时,我会忍不住想,海的那边是什么呢?

印象中最深的那一片海是在我老家——威海荣成,那里的海就像是调色板上的颜色,把一抹深深浅浅的蓝,自由挥洒在柔软细腻的沙滩上。我喜欢在沙滩上光着脚丫,一路奔跑,追逐浪花。我还喜欢捡各种各样的贝壳,把它们放到耳边,试着去听大海的声音;有时我也会在沙滩上堆沙子,挖沙坑,把自己埋在沙子里,仰望蓝天白云,听着海浪与波涛声,仿佛可以入眠。

如果天气合适,我还会和爸爸妈妈还有表哥一家拿着水桶,穿着胶鞋一起去赶海、捉螃蟹。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海风吹过,小表哥很认真又很热心地告诉我捉螃蟹,要用手指捏住螃蟹的身体部分,千万不要直接拉蟹钳子,我试了试,果然如此。

有时,我们也一起去海洋馆,在那里,是另一种奇妙的体验,好像一下子置身于海底世界,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自由自在于大海中遨游,我还在海底世界看到了美人鱼表演,那就像童话世界,妙不可言。

我很爱大海,很爱海边的家乡。有一年暑假,我们回老家小住,家里打理着一个小小的菜园,那里种着很多蔬菜水果。胶东的土地,肥沃深厚,蓝蓝的天,大朵大朵的云,轻轻呼吸一下,就是清冽带着海腥味的空气。

远处的海岸线若隐若现,绿油油的菜园就在这样的地方恣意生长,地里种着黄色灯笼似的小西红柿、翠绿的秋葵、嫩长的芸豆、清脆的黄瓜,当然还少不了鲜嫩的茄子……

我每天早上都兴致勃勃跑去菜园看好几趟,要么掐两只芸豆,要么摘两个西红柿,更常跑去看茄子又长大了多少。瓜果蔬菜虽然长得没那么规整,但新鲜干净,是真正无化肥、无农药的绿色食品。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荣成的海草房,它是胶东海边的特色民居,很多已有百年历史。妈妈说海草房以石为墙,以草为顶,而且是以特殊的海草晒干制成,外观古朴,冬暖夏凉。房顶上面还绷着渔网,屋脊高耸,质感蓬松,很像童话故事中的茅草屋。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海草房慢慢被替代,我偶然发现在一片新建成的住宅楼的中央,几座海草房被孤零零地包围着,旁边还有一小洼菜地,阳光下,新楼与老屋奇特并存。

不知道这些海草房什么时候将被拆除,我倒希望它们能保留下来,因为它们不但展示着海边的民居与生活气息,还记录着海边渔乡的传统与历史,不应当被忘记。

现在看到大海,我依然会想海的那边是什么,但我同时也慢慢明白,海的那边也会有更广阔的海,海的那边有成长,也有回望;有思念,也有期待;有历史,也有未来;更有广阔而美好的——明天。

作者:周子禾

解放路第一小学一年级四班

指导老师:刘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