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朱德在延安接受美国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采访,当他谈到前妻伍若兰时,他显得有些抗拒,于是史沫特莱问他:“提到伍若兰,你为什么显得很消沉呢?不爱她吗?”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1)

朱德和史沫特莱

朱德缓缓地用沙哑的声音说:“她后来被国民党抓去了,折磨她很久,才砍下了头,悬挂在她家乡湖南长沙的大街上示众。”然后朱德沉默了很久,才从回忆里走出来。

1903年,伍若兰出生于湖南耒阳,她家兄弟姐妹六人,她排行第五。她出生以后,父亲取孔子《咏兰》“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中诗句,为她取名为伍若兰,希望她如兰花般坚贞、美好、高洁、典雅。

伍若兰的父亲做过私塾先生,因此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他不仅要求家中的男孩读书知礼,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女孩也一视同仁,所以伍若兰从小就有机会进学堂读书。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2)

伍若兰故居

伍若兰小时候,奶奶给她裹了脚,她一走路,脚就钻心地疼,于是她就把裹脚布松了,奶奶很生气,让她重新把脚裹起来,可她就是不听。

这件事很快闹到了族长那里,族长把她和父亲叫到了祠堂,准备强行给她裹脚,但伍若兰却毫不畏惧,她反问族长:“为什么男孩子不裹脚?”

族长被她问住了,只好说:“这是历代传下来的规矩,谁也不得违背。女孩子一定要裹脚,如果你一双大脚,将来谁会娶你?”

伍若兰说:“我就是不裹,将来嫁不出去用不着你管!”族长也没有办法,只好由她去了。

伍若兰12岁时考入了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她不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且面对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她逐渐萌生了爱国的进步思想。

1924年,伍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这里,她结识了毛泽建、何宝珍等一批女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在她们的影响下,她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书刊,逐渐懂得了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要拯救中国,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3)

女三师旧址

“五卅运动”爆发后,湖南也掀起了反帝反封的高潮,伍若兰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她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誓死不做亡国奴”等口号,而且发动群众罢工罢课、抵制日货,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1925年秋,经过党组织的考验批准,伍若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伍若兰从女三师毕业,此时北伐战争已经开打,她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耒阳开展农民运动,她积极带领农民们打土豪、分田地、剪长发、放小脚,为了宣传革命的道理,她还专门编了一首歌谣:

如今世道太不公,富的富来穷的穷。

富人高楼饮美酒,穷人赤膊喝北风。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4)

伍若兰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耒阳城,伍若兰也成了反动派的重点通缉对象,父母非常担心她的安全,劝她出去躲一躲,但她却说:“革命不能怕死,被敌人抓住了,顶多杀个头,没有什么了不起!”

有一次,敌人得知伍若兰回了家,便马上带人去抓她,还好有一位农民发现了敌人的行动,马上抄近路过来给她报信,伍若兰于是从后门逃了出来,跑到耒水河边,那位好心的农民又用小船将她送过河,她这才脱险。

正是在这种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伍若兰不仅坚持斗争,还和同志们一起重建了中共耒阳县委。南昌起义爆发后,伍若兰也积极发动群众收集武器,着手建立农民武装,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

1928年1月,当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来到湘南宜章举行暴动,迅速得到了20多个县的响应。伍若兰也与同志们一起组织农民自卫队,配合他们在2月16日一举攻占了耒阳城。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5)

红军时的朱德

然后伍若兰又配合朱德的部队建立起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并担任了妇女部长兼女子联合会主席,她积极发挥自己在宣传方面的才能,在她的鼓动下,老百姓们都踊跃参加红军。

伍若兰第一次见到朱德时,发现他虽然已经四十出头,而且因为多日战斗,身上穿的衣服破旧不堪,脸上也是毛渣渣的,但他看上去却很精神,尤其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和善而又深邃的光芒,这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6)

朱德和伍若兰认识以后,非常地欣赏她,他后来曾回忆说:“她年龄只有25岁,演讲富有魅力、才智,大脚,体格非常健壮,头发挽在后面,黑黑的皮肤上有些麻点。她并不好看,可是一双大眼闪烁着智慧与果断的光辉。”

伍若兰也在和朱德的接触中,对他的感情从崇敬渐化为爱慕,她专门给朱德做了一双新的布鞋,这让朱德感到受宠若惊,朱德后来从鞋里还发现了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一首诗:

莫以穿戴论英雄,为民甘愿受贫穷。

革命路长尘与土,有鞋才好赴成功。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7)

伍若兰给朱德写的诗

伍若兰不仅给朱德做了鞋,她还组织妇女成立了临时纺织厂,姐妹们昼夜不停地编呀、织呀,硬是只用6天时间就编织好了3000双草鞋,给部队的战士们送了过去。

县委的领导很快也发现了他们的感情,于是在3月中旬的一天,由县委书记邓宗海出面介绍,朱德和伍若兰正式结婚。

进入洞房后,伍若兰对朱德说:“我长得不漂亮,脸上有麻子,配不上你。”

朱德哈哈大笑:“麻子有啥关系,你是麻子,我是胡子,我俩马马虎虎过一辈子!”

后来因为这个故事,大家还专门编了一个顺口溜:

麻子胡子成一对,马马虎虎一头睡。

唯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1928年4月底,朱德带着部队来到了江西宁冈县,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他们将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伍若兰担任红四军军部政治部宣传部长。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8)

井冈山会师

伍若兰上任后,带领宣传队员们到处刷标语、贴传单,向群众宣传革命,在井冈山的茅坪、塘南等村的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她用石灰水写下的粗犷强劲的大字标语。

伍若兰不光搞宣传,也积极和战士们一起进行军事训练,她通过刻苦努力,不久竟练就了双手持枪射击的本领。大家问她为什么练这个,她说:“如果我右手受伤了,还可以用左手射击打敌人!”

有一次,她带着两个宣传队员在一个村子里写标语,突然有十几个敌人朝他们围了过来,伍若兰临危不惧,飞快地从腰间抽出两支短枪,“啪啪”两枪把带头的两个敌人击倒,后边的人还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她又打出两枪,另外两人也倒在了地上,其余人吓得转身就跑,连滚带爬,十几天也没敢再来村子。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9)

影视作品中的伍若兰

伍若兰是军里的干部,又是朱德的妻子,但她没有一点架子,而是像红军战士一样吃红米饭、南瓜汤,穿草鞋、睡硬板床。为了工作的需要,军部发给她一匹马,但是她自己很少骑,经常让给体弱的女战士或伤病员用。

1929年1月14日,为了反击蒋介石又一次大规模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2月初,部队到达江西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休整,却被尾随而来的敌军刘仕毅部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

此时,伍若兰十分焦急,为了军部和朱德的安全,她急中生智,决定带领一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突击,将火力引向自己,以掩护军部往另一方向突围。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10)

但朱德坚决不同意,他说:“要走一起走!”

伍若兰则说:“来不及了,你先走,我掩护你,部队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说完她就冲了出去,朱德根本拦不住。此时的朱德,似乎并不知道伍若兰已经怀上了孩子。

朱德最终成功突围,而伍若兰却陷入敌军重围之中,寡不敌众,最终腿部受伤被捕,落入敌手。

刘士毅得知抓获了朱德的妻子,非常高兴,马上发电报给蒋介石邀功请赏,蒋介石给他回电,命令刘士毅对她“软硬兼施,为我所用”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11)

刘士毅

敌人对伍若兰施以酷刑,用竹签扎她的手,把她吊起来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但她始终不肯屈服。敌人问她红军在哪,她说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敌人又要她投降,她却说:“要我投降,除非赣江水倒流!”

最终蒋介石恼羞成怒,亲自下令砍头示众。2月12日,伍若兰在赣州卫府里英勇就义,年仅26岁,她当时还怀着三四个月的身孕,其头颅解送至长沙,悬于城头。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12)

伍若兰就义油画

此外,《民国日报》上还发了两篇“欣赏”头颅的文章,试图以此“震慑人心”。杨开慧见到文章后,悲愤不已,挥笔写下了《见欣赏人头而起的悲感》一文,怒斥敌人的暴行。

1929年3月,朱德在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了妻子牺牲的消息,他悲痛不已,当着毛泽东的面嚎啕大哭他说:“她是为我而死啊……”哭完以后,他拿着伍若兰给她做的布鞋,默默地走进了树林。

粟裕后来回忆说:“我们看到朱军长把伍若兰同志为他做的一双鞋子一直带着,很受感动。”

后来朱德又对史沫特莱说:“她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是一个又会搞宣传,又会打仗,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难得女子。”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他对伍若兰的深厚感情。

新中国解放后,井冈山雕塑园立起了伍若兰英姿飒爽的铜像,供人们敬仰。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13)

伍若兰铜像

朱德在伍若兰牺牲以后,喜欢上了种养兰花,1955年,朱德养了50盆兰花,到了1964年,他已经培育了6000多盆。他一生还写了近40首赞美兰花的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

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临下山时什么也不要,只带走了一盆“井冈兰”,同时作了一首《咏兰》诗:

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14)

朱德重上井冈山

1964年2月,面对解冻绽放的春兰,朱德触景生情,又写下了一首《春兰》诗:

东方解冻发新芽,花蕊迎春见物华。

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

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15)

朱德养兰花

2008年9月初,朱德的侄孙女朱玉珍、外甥孙女刘克明专程从北京到耒阳寻找伍若兰的亲属。通过耒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找到了伍若兰的亲侄儿伍天晓时,他们热情洋溢地紧握着他的双手说:“叔叔,伍若兰烈士是我们朱家的恩人,没有伍若兰就没有朱德,也没朱家的今天,中国的历史也要重写。”

如果伍若兰泉下有知,知道朱德不远万里来追寻她的足迹,知道新中国成立了,知道她心心念念的劳苦大众终于过上了好日子,她一定会非常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