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学原文】王翦1/将兵/六十万人,始皇2/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3/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4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5/秦王/怚6而7不信人。今/空8秦国甲士/而9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10自坚,顾令秦王/坐而11疑我邪?”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王翦:战国时秦国名将,在平定六国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2.始皇:即秦始皇。
3.使使:第一个“使”,动词,派遣;第二个“使”,名词,使者。
4.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夫:句首发语词。
6.怚:同“粗”,粗疏,鲁莽。
7.而: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8.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9.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10.以:介词,以便。
11.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翻译
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征楚国),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王翦出发时,请求了很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哈哈大笑。王翦到了函谷关后,五次派使者回去请求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不是这样。秦王性情粗暴而且对人多疑。现在秦国的士兵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多请求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以便表示自己的坚定意志,难道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悟原理】
解惑
1.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王翦、王贲父子在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秦始皇十一年,秦赵爆发阏与之战,王翦大破赵军,攻取赵国九座城池。
秦始皇十八年,王翦率军伐赵。
秦始皇十九年,王翦灭赵。
秦始皇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王翦率军攻燕,大败燕国军队,燕王逃到辽东。
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贲攻燕,得到了燕太子丹的首级。这一年,王翦告老。
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灭魏。
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始皇强令王翦攻楚,俘虏了楚王。楚将项燕又立了一位楚王。
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灭楚。
秦始皇二十五年,王贲攻灭燕。
秦始皇二十六年,王贲灭齐。
除了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之战,王贲父子没有参加,秦始皇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王翦、王贲父子灭了五个国家,他们家族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头号功臣。
2.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在消灭了韩、赵、魏三国之后,讨论灭楚的问题。
李信说,用二十万人就可以灭楚;
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能灭楚。
秦始皇说,王翦老了,胆子也小了。于是派李信、蒙恬率二十万大军前往灭楚。
王翦见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便告老,回到频阳老家。
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王翦告老是在秦始皇二十一年;《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王翦告老是在秦始皇二十二年。时间上有出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王翦出征灭楚之时,韩、赵、魏、三国已经灭亡,因此,王翦告老是在秦始皇二十二年。
3.李信与蒙恬率二十万秦军伐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听后,勃然大怒。亲自骑马飞奔到频阳找王翦,并当面向王翦道歉。王翦依旧说,灭楚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答应了他的请求。
4.发生了这件事。
启迪
1.秦国功勋世家
王翦家族可以说对秦朝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王翦、王贲父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灭了五个国家,这样的功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翦的孙子王离在秦末抵抗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也有功劳,在与项羽的巨鹿之战中,战败被俘,下落不明。估计被项羽杀害的可能性较大。王翦一家三代,可以说是秦朝的柱国之臣。王翦凭借自己的军功与指挥作战能力,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另外三位为白起、廉颇、李牧)。
2.秦始皇的决策失误的原因
当消灭了韩赵魏三国之后,在讨论灭楚计策时,秦始皇采纳了李信用二十万士兵便可灭楚的计策,而放弃的老将王翦非六十万人不可的计策,这件事让我们不得不产生疑问,以秦始皇的英明神武,他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消极的人之常情。在轻而易举地消灭了韩赵魏三国之后,也许是秦始皇认为其他国家不堪一击,也许是秦始皇对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盲目自信,产生了骄傲自大的心里,才让秦始皇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人在面对顺境时,往往会趾高气昂,一旦心浮气躁、骄傲自满,就会跌倒栽跟头,秦始皇也不例外。
第二、猜忌多疑。后来王翦说的话,告诉我我们,秦始皇这个人多疑,不放心他带这么多军队出征。——这是从下属的角度来分析。
第三、积极的人之常情。王翦要求用六十万人,可以说是秦国全部的军队了。主动把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不要说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杰出的帝王,也没有这样的举动(被迫把军权集中在臣子一个人手中的不算)。作为一个团队英明的领导者,一方面要相信自己的属下,做到用人不疑;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保证这个团队的稳定。稳定都保证不了,再相信属下又有何用?我们中国人普遍有同情弱者的心理,王翦作为下属,相对于秦始皇来说,肯定是弱者,因此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会不自觉地站在王翦一方,从他的立场考虑,就会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们客观地分析,从秦始皇的角度来看,无疑他的做法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其一、让李信带二十万人灭楚,一旦失败,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再次灭楚;即便李信带领二十万人造反,秦国剩下的兵力也足以镇压他。其二、直接让王翦带全国兵力灭楚,万一王翦有异心,那么秦始皇本领再大,也无力回天了。虽然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秦始皇说过:“王将军老矣,何怯也!”这样的话,但我们千万不要单纯而直白地理解政治家的话,老谋深算的政治家都是话中有话的。所以,我认为,秦始皇的“多疑”是值得肯定的。——这是从领导的角度来分析。
3.李信灭楚失败
由于王翦的建议没有被秦始皇采纳,便告老还乡了。李信、蒙恬率领秦国二十万大军征楚,结果大败而归。
4.秦始皇敢于担责,知错就改
秦始皇在得知李信大败的消息后,虽然极其愤怒,但他却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而是做出了一件非常正确而又不容易的事:飞奔到了王翦的老家,亲自登门道歉,并用非常委婉的口吻请求王翦再次披挂上阵,帮助秦国。虽然王翦依旧以年老体迈推脱,但秦始皇还是凭借他诚恳的态度让王翦答应了他的要求。秦始皇的这种态度实在是太难得了。一个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对已经发生的错误担责,并向自己提正确建议的下属道歉的领导,才是下属拥护的领导,必然是有作为的领导。
5.王翦同意征楚
王翦同意秦始皇的请求,或许有两个 原因:
第一、被秦始皇打动。在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年代,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主动跑到王翦家里向他认错,对于王翦来说,这是莫大的宠信。或许王翦就是被秦始皇这样的真诚所打动,才答应了秦始皇的请求。
第二、前车之鉴。早前王翦之前,同样是在秦国立下了不是功勋的白起,就因为告老后,秦昭襄王让他再出山,他没有听从命令,便被秦昭襄王赐死了。虽然王翦的功劳很大,但是白起可是被称为“战神”,而且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像王翦这么聪明的人,他肯定会知道,如果他再坚持不出山,很可能会落得像白起一样的下场。王翦明白,自己功劳再大,毕竟他是给秦始皇打工的,秦始皇要想收拾他,还是轻而易举的。所以,或许是白起的前车之鉴,让王翦答应了秦始皇的请求。
也有可能是两个原因都有,就这样,王翦带领着秦国六十万大军,空巢而出,踏上了灭楚的征途。
6.王翦的求财行为
第一、临行求财
王翦出征,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临行前,王翦向秦始皇请求了很多田产,秦始皇非常不解,王翦解释说,作为秦始皇的将军,很难封侯,于是他便想趁着还有用,多向秦始皇请求一些田产作为后辈子孙的产业。秦始皇听后,不禁哈哈大笑。
秦始皇这一笑,不是因为王翦贪财的取笑,而是发自内心地笑,也正是这一笑,不但让秦始皇放心了,更让王翦放心了。
第二、至关求财
王翦在秦始皇送行时,已经向秦始皇求财并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可他率领大军到达函谷关后,竟然还派出了五轮使者,接连不断地向秦始皇要这要那的良田。
按说现在的王翦,已经是率领着秦国全部军队的将军了,他还差那点财产吗?更何况他在临行前,已经问秦始皇要了许多值钱的好地方了,他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再向秦始皇索要呢?是他贪得无厌趁机敲秦始皇的竹杠吗?
7.求财自保
王翦的做法不仅让我们有诸多疑问,当时的人也摸不着头脑,有人就直言不讳地和王翦说,他这样无休止地向秦始皇索要财物太过分了!而王翦的回答却振聋发聩:
第一、秦始皇粗暴而且多疑,他现在率领了秦国所有的军队出征,秦始皇肯定不放心。
第二、为了让秦始皇放心,只能通过不断索要财物的方式,表明自己贪得无厌,从而进一步表明自己胸无大志。只有这样,才能让秦始皇放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和后代。
听了王翦的回答,我们才恍然大悟,也就知道王翦第一次索要财物时,秦始皇为什么会哈哈大笑了。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秦始皇接连收到王翦五次索要财产的信件时,绝对不是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反而绝对应该是非常满意、非常开心地告诉手下,王翦要多少给多少,要什么地方给什么地方。这是聪明的领导与智慧的下属双赢的局面。
应用
1.侧重于第一次灭楚时,秦始皇决断的失误以及后来的登门道歉,我们可以看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像秦始皇这样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都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像秦始皇这样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都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一个人做错事不可怕,怕的是掩过饰非,这样只会欲盖弥彰!
2.侧重于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征灭楚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从秦始皇和王翦的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不可主观片面地一厢情愿。
3.侧重于整个故事,王翦这种求财自保的行为,给后世许多重臣树立了榜样。比如萧何、韩世忠等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王翦的影响。
4.侧重于王翦的善终,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开国重臣能否善终有两个条件:自己的智慧和君王的能力。自己足够聪明,懂得保护自己的往往能得以善终,比如范蠡、王翦、张良等人;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君王的个人能力。君王个人能力超强,他们认为自己能驾驭得住下属,这样君王的下属往往容易善终,比如秦始皇、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相反,君王自己觉得自己的能力驾驭不了开国功臣的话,这样的开国功臣基本没有能善终的,比如汉高祖刘邦,刘邦还好点,他杀的开国功臣大多是武将,没有将他的开国功臣一网打尽;最恶心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开国功臣,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几乎没有善终的!
——本文史料来源《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