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最大的挑战(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意义)(1)

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对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定位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亟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把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地位置于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同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改革开放在现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即它是一个开启历史、昭示未来的划时代事件。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改革开放不仅缔造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足,更可贵的在于,这一历史过程塑造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是未来中国发展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如果把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放到人类历史的维度来加以考察,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历史重要缔造者之一所开创的这一创举,不仅丰富了世界历史本身,它所缔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为其他想要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民族提供了世界样本。

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史时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从历史维度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开启改革开放道路的崭新标志,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风雨洗礼,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国社会和整个国家民族命运的一个伟大改变。“三大里程碑”的提出,把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三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分别作为里程碑性的事件,既有科学性,又有规律性。这一定位告诉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其伟大历史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定位告诉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以对人民充满深切热爱的使命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了清晰的宏伟蓝图;这一定位告诉我们,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吸取历史经验的党,是一个有强大执政能力的党,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党,是一个有光明未来的党。

鲜明的价值观导向

站在人民立场看问题,清晰定位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意义,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缘起是什么。然后,他深刻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顺势而为、给社会松绑,从不可能到可能去创造人间奇迹。用数字说话,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等领域的巨大变化。他联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人民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这样形象地总结改革开放对广大人民生活的改善,真切地展示出改革开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作为推动改革的动力之源。在总结的九条改革开放宝贵经验中,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这一点。正如他所说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在价值导向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党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民”二字,是整个40年改革开放最核心的关键词。我们党既根据人民的意愿决定改革开放的方向,又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新时代人民的期盼和诉求迈向了更高的水准,改革的步伐不可停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在改革中加以解决。新时代的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推进,而决定下一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方向的根本基础,依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这一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弥足珍贵。

独特的方法论优势

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伟大革命推动伟大飞跃。40年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中蕴含着科学的方法论选择,许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改革方法论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理论指引、“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建立务实的制度体系、创造具有反思功能的评价机制,等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理论和实践融合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又善于把实践作为理论的源泉,不断孕育出更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是沿着理论和实践两条线索不断展开的,改革开放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促进了党的理论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真切地展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魅力。正是在这些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现实指引性的理论指导下,才使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从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农村改革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到城乡经济搞活、社会流动加快,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全国一盘棋”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科学务实的理论指引下不断得以升华。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深刻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四个“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伟大实践的历史继承关系。这种分阶段反观历史的经验总结表明,后一个阶段往往是以前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进一步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正是这种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也由此缔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讲,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梯性发展,秉持的是渐进式的改革原则,从实践到理论到制度都不是突变的,许多改革措施的实施也是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的。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实践检验而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而这种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也在反哺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继续升华。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3日总第1608期 作者:宋学勤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