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特色作业:让暑假绽放别样精彩

“我们年级的特色作业是扇面画,扇子上有同学们漂亮的一手好字,也有精美的图画创作”“欢迎大家走进山西博物院”“我为世界添绿色”“快看!‘乘风破浪会有时’号已向我们徐徐开来”……

9月16日上午,伴随孩子们精彩的讲解,大南关小学暑期项目式特色作业展示活动拉开帷幕。师生共同筹备的各具特色的展台,是孩子们对自己这份特殊的暑期作业的总结,更是凝结了各年级各学科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意图。

教师:依据学科知识能力点,让作业“动”起来

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暑假前,大南关小学各团队的教师们共同教研拟定了暑期作业的主题,二年级是“一伞一韵,绘出童心”;三年级是“穿越时空爱上你——如果展品会说话”;四年级是“清凉一夏——扇面插画”;五年级是“变废为宝,奇思妙想”;六年级是“还大地一抹绿:动手培育绿植”。

然后,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要点,针对主题作业提出更为细化的要求。以六年级的项目式特色作业为例,语文学科要求观察培育的绿色植物,撰写观察随笔;数学学科要求观察植物中的轴对称图形,画图说明;英语学科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自己培育的绿色植物;科学学科要求观察植物的生长历程,并做相关记录;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感受劳动的乐趣,以便利贴的形式记录每日流程并粘贴在花盆上;艺术学科则要求运用学过的绘画方式装饰种植绿植的器皿。

教师们立足于项目式学习,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意图也是要推进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这样的暑期作业一改往日的被动去完成,真真正正地让学生主动做起来,让作业“动”起来。

学生:作业主题化,学习收获全面开花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学会了一个好词好句,做了一套数学卷子,去了一趟博物院……曾经的暑期作业就是在完成这些单一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学习收获自然寥若晨星。

但是,大南关小学开展的暑期项目式特色作业,一扫往日的“单调”。在学生们的暑期作业展示环节,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年级的作业都是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模型,把很多知识点和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去解决问题。以三年级“穿越时空爱上你——如果展品会说话”为例,学生们在暑期游览了山西博物院后,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用绘画的形式创作了文创作品——扇子、背包以及收纳盒。还自己撰写了解说词,选择了最喜欢的展品进行解说录制形成二维码供欣赏。在当天的展示现场,学生们还别出心裁,创设了游览博物院的场景,其中穿插了简短的情景剧舞蹈的表现形式,学生代表在解说的过程中,既让评审教师欣赏了大家的作品,也感受了同学们语言组织等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可谓是身临其境地审阅了该年级学生的暑期项目式特色作业,获得一致好评。

此外,五年级的“变废为宝,奇思妙想”也博得评审教师们的赞赏。学生们利用易拉罐、一次性筷子、废旧卡纸等“废品”,创作出轮船、照相机、花瓶等一个个“宝物”。还把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想法,以及感悟到的环保理念和意义以小练笔的形式呈现。将作品分解成几何图形,运用数学公示计算其周长或者面积……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构造能力、思辨能力,还增强了废物再利用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主题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学习融会贯通,学习收获由点到面全面开花,这样的项目式特色作业,让更多学生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也给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的精彩。

长春通达小学主题教育(项目式特色作业)(1)

长春通达小学主题教育(项目式特色作业)(2)

长春通达小学主题教育(项目式特色作业)(3)

(苏一珺供稿 任红卫签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