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南海上一向名不见经传的南沙群岛牛轭礁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主要原因是菲律宾派军机非法闯入我国九章群礁海域,拍摄了不少停泊在牛轭礁潟湖内正常休息的我国渔船。于是菲律宾军方在舆论上大肆宣扬,说我们“侵犯”了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这真是倒打一耙。南沙群岛及其九章群礁自古以来是我国固有领土,“海洋专属区”跟菲律宾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牛轭礁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该礁及其附近海域向来是中方渔船的重要作业区和避风点,中方渔船在那里作业、避风合理合法。菲方应该客观正确看待,立即停止无端炒作,避免对两国关系和南海和平稳定大局造成负面影响。

黟县话有几种(黟县这件用了上千年的农具最近火了)(1)

军事外交方面的事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我们只要知道“自古以来……”就行了。说说“牛轭礁”的“牛轭”。

牛轭,一种农具的名称,形状像一个“人”字形,大约有半米见方长,两棱,耕田或拉东西的时候农人就把它架在牲畜的脖颈上,一般与犁、铧配套使用,也可用于套在牲畜脖子上防止走脱。牛轭是牛犁地时重要的工具之一,有了它,牛就有使劲的立足点。

黟县话有几种(黟县这件用了上千年的农具最近火了)(2)

传统的牛轭都是树木制作而成的,找个“人”字形的树杈,削去树枝树皮,挖榫头,凿洞眼,然后结合起来,就是一件简单的劳动工具,非常牢固,随着社会发展,也有用金属制作而成的牛轭。因为其造型的特点,一些“人”字型的物品都被称为“牛轭**”,比如这次南海上的“牛轭礁”,从卫星地图上看,该岛礁宛如一个形状规整的牛轭,一头巨牛拉着它在碧波荡漾的南海上拓荒耕耘。除此之外,还有“牛轭河”“牛轭湖”“牛轭麓”“牛轭草”……等等,都是因为长得像人字形的牛轭而得名。

黟县话有几种(黟县这件用了上千年的农具最近火了)(3)

牛轭因为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农具,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知道“牛轭”的“轭”字读音的人更是不多。黟县地处皖南农业地区,耕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当然也离不开牛轭,所以“牛轭”这个词在黟县话里是有的,而且与标准名称是一致的,只不过读音与“硬”字黟县话发音更接近。和其他很多黟县话一样,“牛轭”这个词会读不会写,这次“牛轭礁事件”无意中帮助笔者破解了这个困惑。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很多传统农具逐渐被现代农机所代替,现在知道木制牛轭的人恐怕不多了,牛轭将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果不是这次的“牛轭礁事件”,可能“牛轭”这个词已经没几个人认识了。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有很多曾经喂过牛的人家,还保留着牛轭,即使牛不在了,但牛轭仍挂在墙上,成为中国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的见证。

黟县话有几种(黟县这件用了上千年的农具最近火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