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州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其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标准打造“石榴籽课堂”,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平台,不断推进玉树州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新成绩。

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贯穿课程体系提实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让学校思政课更加富有动力和活力,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实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校从抗震救灾、三江源国家公园创建、可可西里申遗中充分挖掘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定格民族团结历史性瞬间,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生动事迹,以思政课“石榴籽课堂”丰盈和深化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立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组建“石榴籽队伍”,建设“石榴籽教室”,研讨“石榴籽课堂”,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师生心中深深扎根,形成了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思政课先进典型。

匠心筑梦开学第一课总结(玉树精心打造石榴籽课堂)(1)

玉树各级中小学开展缅怀英烈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玉树州委宣传部供图

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聚焦五育并举促发展

校园文化蕴涵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元素,各级各类学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通过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等师生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演讲、诵读、知识竞赛、书画创作展、音乐歌舞创作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鲜明底色,投入1225万元推进81所中小学创建校园文化示范校,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宣传力和感染力,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滴灌”中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团队活动,开展“感恩祖国·圆梦北京”主题活动,深化京玉两地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丰富师生社会实践,通过寻访红色足迹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让陈列在馆所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丰厚资源。各级各类学校也通过广泛开展“我是石榴籽,爱国你我他”“小小石榴籽,殷殷中华情” “一颗石榴籽,环保好卫士”等活动,让师生逐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匠心筑梦开学第一课总结(玉树精心打造石榴籽课堂)(2)

杂多县中小学生赴北京开展“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玉树州委宣传部供图

与六项工程相贴合 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树标准

玉树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领“六项工程”,制定印发了《关于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通知》,坚持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配套制定了党建思政、教师队伍、教育督导、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布局调整、异地办学等配套文件,多维度、全覆盖、立体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推广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坚持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推广幼小中阅读工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华经典中得到润泽和熏陶,感受中华文化,增进文化自信。

各级各类学校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灵活实用”的原则,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到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各学科要素积极融入,率先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统编教材,精心打造和推广“石榴籽课堂”,绘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心圆”,在师生中厚植了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民族团结精神,播撒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开放包容、和衷共济的“金种子”,让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种子植根到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来源:玉树州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