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阳春面的身影,虽然看起来没有太大的食欲,但是阳春面对于上海人而言,是生命中最深刻也最生动的记忆。

无论在哪个家庭,肚饿时再没什么比一碗阳春面来得实在。高汤要宽,先来一口,谅他再多寒意也尽数消解。一把细面两朵青菜,顶多再配个蛋,绿意盎然,是筷子尖倾泻的春光十里。

阳春面滋味的好恶,取决于汤水。过去面馆的老板很讲诚信,师傅也很敬业,汤是用猪大骨、鸡壳子甚至蹄髈吊的,在规模大一点的老字号面馆里还专设吊汤师傅。

在面条的选择上,每家面馆都有自己选定的面,或小阔面,或韭叶面,或龙须面,还有一种介乎小阔面与龙须之间的规格,就叫做“阳春面”,是阳春面专用食材。

白切咸肉的做法(老上海阳春面的做法)(1)

汤吊成了,面也制成了,葱花或蒜叶也切好了,猪油熬好了,阳春面的制作材料就已经齐活儿了。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桥头老陈家的酱油,再烫上两颗挺括脆爽的小白菜,是阳春面最早的样子。

不过如今,阳春面升级了,大排面、糖醋小排面、辣酱面、咸菜肉丝面、焖肉面、焖蹄面、熏鱼面、大肠面、腰花面、三丝面、鳝糊面、虾仁面、羊肉面、咖喱牛肉面。

上海人最爱吃咸菜肉丝面,选那种腌后不久、黄里泛青的新咸菜,切成细末,猪后腿肉切成细丝,稍许掺一些肥肉丝口感更佳,旺火煸炒,白糖要多加些,黄酒也不能省。除了街边的面馆,一般的家庭主妇也都会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