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冬,“进补”的概念越来越提倡,在诸多进补的药材中,参类是其中一类使用比较广泛的药材。名为“参”的中药有很多种,有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沙参、丹参、玄参等。小编总结它们各自的功效,便于临床使用~

几月份进补山参对人体最好:秋冬需进补细说补(1)

人参

人参、党参重在补气,太子参、西洋参既能补气又能养阴,沙参只能滋阴,而丹参是活血药,玄参是清热凉血药。

人参按炮制方法,晒干或烘干者,称“生晒参”,经过蒸制再干燥,称“红参”。按是否人工种植分为“山参”和"园参”。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的功效,是补气的上品,可用于久病体虚或急救虚脱。

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偏于补气阴。

红参经过蒸制后性偏温热,偏于补气阳。

需要注意的是,人参不宜用于实证(邪盛正气不虚)、热证(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高血压、血热出血等。

党参

党参性味甘平,适合大部分人食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因为党参的价格相比较人参低很多,所以党参常代替人参作为补益中药使用,但效力远不如人参,所以党参的用量应增倍

太子参

太子性味甘苦,微温,有补气健脾,益肺生津的功效。太子参的补气功效比党参更弱,若要看到功效,需要坚持长期服用。太子参常用于病后体弱或老人小儿体虚调养。血压偏高不适合服用人参的,可用太子参来代替。

几月份进补山参对人体最好:秋冬需进补细说补(2)

西洋参

西洋参即人们常说的花旗参,味微苦、性甘凉,具有补脾益肺、生津止渴的功效,为气阴双补之品。补气之力不如人参,但能养阴生津,不易出现鼻出血等副作用。沙参

沙参味甘性微寒,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沙参有南、北沙参之分。南沙参也叫做泡参,兼有祛痰之效。北沙参的养阴生津的功效要优于南沙参。

丹参

丹参与上述补益的参类不同,丹参属于活血化瘀药,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除烦安神,消肿止痛之功。临床可用于治疗肝炎、肝脾肿胀、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淤血阻滞所致的各种病症。一般入汤剂或研粉与三七粉等同服。

几月份进补山参对人体最好:秋冬需进补细说补(3)

玄参

玄参属于清热凉血药,性寒、味苦、甘、咸,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及泻火解毒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身热口干,咽喉肿痛等症。

关于参类的服用,要注意这些方面:

1、服用人参,用量应从少到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分量。切忌一开始便大量服用。纯野山参的用量,比园参要少许多。成人每日服用干野山参不能超过0.3g,根据体质判断,如若需要长期服用野山参,用量应控制在0.1g。

2、服用人参时,如要配以其他药材或补品,应根据体质和具体病情来配伍,切勿随意搭配。

3 、参类 不宜与藜芦同时服用。其中人参、党参等补益药,合用会降低补气的功效,若藜芦与苦参、玄参、沙参等配伍则会增强毒性。#健康大V创造营# #名训堂中医馆# #商丘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