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说的就是这种茶,别的地方都子啊热热闹闹过元宵的时候,这里勤劳的人民已经开始了茶农一年最繁忙的时候,他们要赶在这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前采到第一口茶,元宵茶!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1)

霞浦元宵茶,是福建省最早开采的春茶,每年元宵节前后一两天,当地茶农便会上山采摘。由于今年前期气候偏暖,春节刚过,霞浦元宵茶就开始采摘了。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2)

以前只知道浙江的“乌牛早”是采摘较早的绿茶,再就是贵州广西一带,天气温热,但采茶的时间一般也在三月初。这里,霞浦元宵茶,开采期在正月元宵节前后一两天,最早可在正月初二开采,堪称“中国第一早茶”,是用新梢嫩芽,经过精心加工而成的绿茶产品,茶青采摘期仅20来天。听说霞浦有这么早就采摘的茶,有点惊讶。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3)

无论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还是采制时间,我感觉这茶有意思,今儿趁元宵佳节,就此来上一段拙见,希望更多的朋友都参与到其中来。

霞浦元宵茶得名

培育霞浦元宵茶历时几十年,由福建省霞浦县茶业局于1981年从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村“春分茶”群体品种中采用单株选种法育成。

旧时霞浦与福鼎同为福宁府,山水相连。闽东各地都产茶,与福鼎毗邻的霞浦当然不例外。惭愧的是,霞浦产什么好茶,我却惘然。我问朋友:这“元宵茶”是怎么回事?他告诉我,这是一种绿茶,因为在正月十五左右就开始采摘,故名。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4)

霞浦县茶场 负责人 陈兵 1991年开始种植元宵茶,至今已有28年历史

由福建省霞浦县茶业局于1981~1998年从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村“春分茶”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福建和浙江东部有栽培,1991年开始种植元宵茶,至今已有28年历史,1999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目前大多种植在福建中低海拔绿茶、红茶茶区。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5)

霞浦历史悠久

海岸绵长,为闽浙海上交通要道。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越人在此劳动生息。三国时期,吴国在此设置温麻船屯。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置温麻县。自晋至唐的600多年时间,霞浦先民靠海上交通方便的地理条件,引进茶叶生产技术,开山种茶,制茶饮茶,发展茶叶生产,成为唐代福州地区茶叶主要产区。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6)

先民依靠海上交通的方便,很早引进茶叶生产技术,开山种茶,在唐代已是闽东茶叶的主要产区,原产于霞浦洞凤山脉东麓崇儒乡后溪岭村。民国年间,村民在樟坑村发现一株特早芽茶树,后采用分株法繁殖,取名‘春分茶’,这就是霞浦元宵茶的前身。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7)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霞浦县处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部,福建省东北部,东濒东海,西接福安,北邻福鼎、柘荣,西南与宁德、罗源、连江隔海相望,介于北纬26°25′~27°9′,东经119°46′~120°26′之间,北距温州、南距福州均160公里。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8)

地处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域,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19℃,年降雨量1100—1800mm之间,水、热、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为“霞浦元宵茶”的加工提供了优质的鲜叶原料,构成“霞浦元宵茶”特有的品质特征。同时,霞浦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为“霞浦元宵茶”的品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群山环抱的山坳中云雾缭绕,荫蔽高湿,朝夕饱受雾露滋润,成就了它的品质。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9)

霞浦元宵茶的品种特性特征

无性系,二倍体,特早生种。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旬,适制绿茶、红茶。制绿茶,品质优,色泽绿,香气高锐,似板栗香,滋味醇厚,回甘鲜爽,是制名优绿茶和窨制花茶的优质原料;制坦洋工夫红茶,条紧细,色泽乌润,香高味醇。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10)

灌木型,中叶类。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浪状,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密,叶质尚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尚多,一芽三叶百芽重41克。花冠直径3.7厘米,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11)

霞浦元宵茶发展前景一片灿烂

“霞浦元宵茶”是福建省名茶之一,香高味醇,鲜爽生津,清香浓郁,怡神醒脑,而且发芽早,芽眼饱满,色泽浓绿,是制作名优绿茶窨制花茶的优质原料。在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劳动人民摸索并创造了一套适合当地茶叶加工的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即:鲜叶采摘—晾青—杀青—理条压扁—辉锅,由此生产出闻名周边地区的“霞浦元宵茶”。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12)

茶农说这种茶特别畅销,都是预定的

上世纪改革开放后,该县茶叶技术人员在传承本县历史地方名茶手工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选育和改良当地茶树品种,引进现在绿茶加工机械,改变制作工艺,跳出手工制茶的局限,大力推广机械化制茶,使该茶叶产量成倍增长,不仅保留了原来地方历史名茶的特有品质特色,而且在外观和品质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进而形成了今日闻名遐迩的福建省茶类精品—“霞浦元宵茶”,现如也是也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的特产。

像碎银子一样的乌龙茶(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