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成渝铁路正式兴工,之后从大渡口开始铺轨,一边往成都方向,另一边往九龙坡和重庆菜园坝铺轨,九龙坡在抗战时期曾经建成机场,修建成渝铁路时决定改为火车站,主要是货运站,而九龙坡站旁边设机务段,1951年,重庆机务段成立,最初配备的蒸汽机车是从其它地方通过长江航运送来组装的,都是新中国成立前遗留的旧机车。

1952年成渝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953年重庆机务段改名九龙坡机务段,该段担当成渝铁路重庆到隆昌段列车牵引任务,后来客车交路延长到内江,货车交路到永川。60年代川黔铁路建成后,九龙坡机务段担当了重庆到赶水段列车牵引任务,另外三江到万盛支线也是九段机车担当。在机车运用方面,国产的胜利型、解放型两种蒸汽机车比例增加,旧型机车逐步淘汰。70年代末襄渝铁路开通后,九龙坡机务段担当了重庆到达县段客车牵引任务。80年代初九段又配备了功率较大的前进型蒸汽机车担当货运机车。

1985年,九龙坡机务段开始配备东风型内燃机车,担当襄渝铁路重庆到达县段客车牵引任务,在成渝铁路电气化之后,由于电力机车数量不足,所以重庆到内江段客运曾经短暂使用过东风型内燃机车,后来电力机车数量充足后,内燃机车又投入到襄渝线渝达段。80年代末胜利型蒸汽机车淘汰,川黔铁路重庆到赶水段电气化前客车也用内燃机车牵引了两年。1989年,九龙坡机务段改名重庆南机务段,简称成局重南。

2014年的时候在重庆机务段兴隆场的新段看到过一张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九龙坡机务段照片,但是文字错标成70年代,事实上70年代时九龙坡还没有内燃机车,而且图中旁边的九龙坡车站已经架设接触网杆子,显然是进行电气化改造,这是8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九龙坡机务段

进入90年代,重庆南机务段开始配备韶山1型电力机车,而该段也是在90年代初淘汰全部蒸汽机车,逐步变成内燃和电力的机务段,那时候川黔铁路全线电气化,重南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担当成渝线重庆到内江段、川黔线重庆到赶水段客车牵引任务,东风型内燃机车除担当襄渝线重庆到达县段客车牵引任务外,还担当枢纽内以及三万支线小运转列车牵引任务和调车机车。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2)

韶山1型电力机车

90年代中后期,重庆南机务段调车机车开始配属东风5型,东风型开始逐步调出,1998年底襄渝铁路渝达段电气化开通,韶山1型电力机车增加,东风型内燃机车大幅减少。2000年重庆南机务段又开始配属韶山3型电力机车,后来东风型内燃机车全部退出,转入东风4B型内燃机车担当枢纽小运转和三万支线列车牵引任务。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3)

内燃机车整备场

2001年,全国铁路第四次大提速,襄渝线纳入提速范围,重庆南机务段配备时速120公里的韶山7C型电力机车担当襄渝线渝达段客车牵引任务,这是重庆南机务段首次配属时速超过100公里的机车。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4)

韶山7C型电力机车牵引重庆进京特快

2006年,重庆南机务段配属构造时速170公里的韶山7E型电力机车,曾经牵引过走遂渝线的成渝城际列车,渝怀铁路开通管内客运时也担当过牵引任务,但是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前夕,韶山7E全部调走,其它铁路局缺提速型机车,重段则接了一批外局转来的韶山7C型机车。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5)

韶山7E型电力机车

也是2006年,重庆南机务段与重庆西机务段、内江机务段组成新的重庆机务段,重庆南这边改为了重庆机务段的一处运用车间,大门上又是挂的重庆机务段,这里又恢复了最初时的名称,其实最早叫重庆机务段的就是这里。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6)

机务段大门

过了几年,重庆机务段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路线淘汰,之后随着和谐系列电力机车的数量增加,韶山3型电力机车也开始退出。2014年兴隆场编组站投用,那边重庆机务段的新段投用,在重庆南整备的电力机车有所减少,后来原重庆西机务段改为内燃车间后,重庆南的内燃机车基本上也改去内燃车间整备,这边也就是一些在重庆站担当客车牵引任务的机车整备了,当然也有一些小运转列车本务和调车机车。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7)

重庆南运用车间

2022年6月,菜园坝的重庆站停办客运业务,在重庆南的机车就更少了,大量的机车改去了别的车间或折返段(所)整备,重庆南这边就显得很冷清了,这是由于生产布局的调整,但是过去几十年这座机务段为重庆的铁路运输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渝铁路全过程(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个机务段)(8)

重庆南站旁边冷清的运用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