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可免费下载该文档。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共9题;共25分)
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阻塞 B. 要塞 C. 边塞 D. 塞外风光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峨冠博带 邂逅 愕然 逍遥 B. 安邦定国 斡旋 乾坤 匡扶
C. 民殷国富 凛凛 霏霏 慵懒 D. 功盖环宇 社稷 侥幸 悒怏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对光阴荏苒 , 不再漠视,他将刻苦努力,来弥补逝去的光阴。
B. 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 使盗窃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C. 刘备思贤若渴 ,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D. 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高一同学箪食壶浆 , 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4.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_________,水不深而________,地不广而_______,林不大而___________;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A. 秀丽 清澈 坦荡 茂密 B. 秀雅 澄澈 坦荡 茂密
C. 秀丽 清澈 平坦 茂盛 D. 秀雅 澄澈 平坦 茂盛
5.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指的是( )
A. 刘备 B. 曹操 C. 诸葛亮 D. 刘禅
6.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成语。
(1)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________。(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2)刘备________,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
(3)达·芬奇这个名字500多年来________,最初是因为他是绘画大师,到19世纪是因为他是建筑师、科学家、发明家。(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4)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________,热情地犒劳他们。(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指百姓欢迎犒劳军队。)
7.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名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人,该小说以________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8.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再写出三个。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其中我们所熟知的表现他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别是:千里 ________、华容道义释 ________、过五关 ________、水淹 ________、败走麦城。
9.依据《三顾茅庐》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句。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20分)
10.阅读理解
青梅煮酒论英雄
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 , 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④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题目为编者所加)
(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加下划线词“韬晦之计”的含义。
(2)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来的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征?
(3)第②段开头交代“关、张不在”的目的是什么?
(4)当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有何反应?请分析刘备的人物形象。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
解析: A项“塞”读sè,其他都读sài。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答案:D
解析: D应为:功盖寰宇。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3.答案:B
解析: 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大,用于句中不合适。故答案选B。
【点评】考查词语的使用。
4.答案:D
解析: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合适的词语填空。可以采用排除法,从最有把握的词语开始排除选cnjy.com
【点评】考查词语的使用。
5.答案:C
解析: 杜甫这首歌是为诸葛亮而写。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
6.答案:(1)茅塞顿开
(2)思贤若渴
(3)如雷贯耳
(4)箪食壶浆
解析: 结合识记可以看出“茅塞顿开”的意思是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所以⑴小题应填“茅塞顿开”。
“思贤若渴”的意思是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所以⑵小题应填“思贤若渴”。
“如雷贯耳”意思是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所以小题⑶应填“如雷贯耳”。
“箪食壶浆”意思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指百姓欢迎犒劳军队。所以⑷小题应填“箪食壶浆”。
故答案为:⑴茅塞顿开;⑵思贤若渴;⑶如雷贯耳;⑷箪食壶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意思写成语的能力。平时的学习应注意分类区别,解答本题要结合所给意思以及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回答。
7.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本;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三国矛盾斗争
解析: 文学常识积累的关键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结合识记可知《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据此即可完成填空。
故答案为:三国演义;罗贯中;本;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三国矛盾斗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以及名著知识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
8.答案:走单骑;曹操;斩六将;七军
解析: 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通过阅读可知,表现关羽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别是: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故答案为:走单骑;曹操;斩六将;七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地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9.答案:刘玄德三顾茅庐
解析: 了解对联特点,结合上联内容、结构,拟写下联。
【点评】考查了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10.答案:(1)指刘备特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以防曹操加害。
(2)是为了试探刘备,察看其是否有野心对自己构成威胁。表现了曹操老奸巨猾的性格特征。
(3)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设置悬念,让读者不禁猜想:曹操趁关、张不在派人来请刘备,不知是何居心。
(4)刘备十分惊慌,手中的筷子不觉落于地下,但他随即假借畏雷来掩饰自己的失态。表现了他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的性格特征。
解析: ⑴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从而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出现理解偏差。通读全文,可以看出“韬晦之计”是指刘备特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以防曹操加害。
⑵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是为了试探刘备,察看其是否有野心,结果被刘备巧借闻雷来掩饰。表现了曹操的老奸巨猾。
⑶通读全文可以看出第②段开头交代“关、张不在”,令读者猜想曹操趁关、张不在派人来请刘备,定是居心不良,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⑷根据第二段中的“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可知刘备的反应。他说是被雷声所吓,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只是掩饰之言罢了。由此可见刘备反应速度,机智聪明。
故答案为:⑴指刘备特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以防曹操加害。
⑵是为了试探刘备,察看其是否有野心对自己构成威胁。表现了曹操老奸巨猾的性格特征。
⑶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设置悬念,让读者不禁猜想:曹操趁关、张不在派人来请刘备,不知是何居心。
⑷刘备十分惊慌,手中的筷子不觉落于地下,但他随即假借畏雷来掩饰自己的失态。表现了他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的性格特征。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文章语句中的词语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⑵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情节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分析时,一定要看该情节在文中的具体位置,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分析理解其作用。
⑷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