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安哥听他们老师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特别是讲到这首词最后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那里时,思绪万千。一边回忆高中老师给我们讲这篇诗词的情景,一边又想起廉颇无端遭受的诋毁,唾弃奸臣郭开,两次因个人私怨对赵国将军廉颇、李牧使坏,让廉颇去国,使李牧亡身,也终致赵国亡国。

一 赫赫战功

廉颇本为战国时赵国大将,与王翦,白起,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多次率兵作战,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公元前260年,历史上最著名的长平之战,前期就是廉颇指挥的,因为廉颇知道秦国国强兵勇,气势逼人,正面交锋凶多吉少,故采取守势,和虎狼之师秦国军队相持了三年,未分胜负。这样三年下来,秦国和赵国都有点着急。毕竟古代打仗举国作战,后勤保障,粮草辎重补给相当不易。秦国虽然国势强盛,也有点吃不消,就图谋想办法早点解结束战争。于是宰相范雎向秦昭王献了一条反间计。

廉颇身经百战(廉颇不老尚能饭)(1)

范雎遣一心腹门客,从便道进入赵国都城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亲近之人,散步流言说,秦军最惧怕的是赵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有为且精通兵法,如若为将,恐难胜之。廉颇老而怯战,屡战屡败,现已不敢出战,又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昏庸的赵王想想廉颇已经和秦军打仗三年未果,正想着撤职廉颇呢,所以正中下怀。于是不顾赵括母亲苦苦哀求,仍然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接替廉颇指挥打仗。廉颇坚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知道赵括难当大任,拒缴帅印。赵王多道急令催赶,廉颇无奈愤然离去。

结果大家都知道,就是赵括完全抛弃廉颇正确的防守布局,正面出击与秦军交战。这时秦军将领已换成战神白起,赵括哪有一点取胜机会?赵国军队完败,结果很惨很惨,被白起坑杀40余万士兵,赵括本人也被乱箭射杀,总算战死沙场,留下些许英雄之气。

长平之战后第二年,秦兵又攻打赵国,一直打到赵国都城邯郸,围困邯郸一年有余,赵国岌岌可危。这时候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另一位大将李牧在北部和匈奴交战,这些作战事情都靠廉颇主持。

廉颇身经百战(廉颇不老尚能饭)(2)

本来因为长平之战,被秦国大将白起坑杀40万精锐之师,都是年轻气盛的青壮年,赵国元气大伤,国内只剩老弱病残,妇孺婴童,国力几乎衰微至一蹶不振。依靠廉颇苦苦支撑,加上后来魏国信陵君救援,打退秦兵,赵国才解除危险。这里面就有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喜欢记得关注我哦,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公元前251年,北方的燕国想趁赵国国势虚弱,一举打败吞并之。又是廉颇率兵以少胜多,击败燕军,包围燕国都城。燕国赶紧用五座城池来讲和,赵王才答应退兵。因为廉颇战功显赫,赵王给廉颇封地,拜为信平君,并代理相国职位。

二 负荆请罪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国得到和氏璧,秦国提出愿以十五城换之,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蔺相如很有胆识和才华,多次在外交上为赵国立功,所以被赵王拜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得知此事后,很不服气,事事都要跟蔺相如一争长短,蔺相如总是忍让。

后来廉颇听到蔺相如对别人说,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果我们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廉颇身经百战(廉颇不老尚能饭)(3)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有些羞愧难当,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廉颇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三 黯然去国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一继位就听信郭开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来接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知道这事闹大了,国内待不下去,于是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去了。

本来赵国已经国势衰微,人事凋零,国君还如此任性,国家灭亡自然而然,早晚而已。不过说实话,这事廉颇有点意气用事了。自己也有点进退两难,只好投奔魏国,但心里还想着有一天赵王回心转意,来请自己回去。

魏王看出来廉颇心有不甘,还想着赵国,所以不敢大用廉颇。廉颇在魏国虽然被奉为上宾,却始终郁郁寡欢。

秦国此时嬴政已经是国王,经过几代国君励精图治,东征西讨,国家日渐强盛,非其他六国可比。嬴政决心踏灭六国,统一天下。于是不断发动战事,征讨他国。赵国无人,赵王又想到廉颇。于是派使者到魏国,想请廉颇回去领兵打仗,当然廉颇也在等待着。虽身不由主,心心念念还想着报效国家。

四 廉颇不老

赵王派遣使者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魏国国都大梁去看望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能打仗,还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自然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想让廉颇为楚国杀敌立功。然而廉颇担任楚将后,也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还时时想着为赵国尽忠呢。但事与愿违,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廉颇身经百战(廉颇不老尚能饭)(4)

河北邯郸廉颇墓地

廉颇身经百战(廉颇不老尚能饭)(5)

安徽寿县廉颇墓地

五 秦国灭赵

补充资料:赵国最后灭亡,还由于奸臣郭开。秦国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灭赵战争,赵国军队节节败退,形势危急。赵王从北方抵挡匈奴战场调回大将李牧,才急稳住局势。李牧采用堡垒战术,固守不出,坚持不与秦军正面交战,伺机出战。和秦国军队相互僵持,旷日持久。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无奈又采用反间计:派人重金贿赂郭开等人,怂恿赵王撤换李牧。替换李牧的人来了,李牧知道他们根本不会打仗,也知道赵王中了反间计,国家危在旦夕,誓死不缴帅印,赵王几次下令,李牧不听,就派人把李牧杀了。王翦除掉李牧,于公元前228年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就这样灭亡了。

六 后世评论

汉武帝:“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其实汉武帝有李广、卫青、霍去病,皆为良将,数次北征平定匈奴,雄才大略,只是遗憾李广未封啊。

冯唐:“天下之将,独有廉颇李牧耳。”冯唐以廉颇李牧为榜样,才情颇具,然终未封侯。

司马迁:“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於诸侯。”太史公作《廉颇蔺相如列传》,真感动矣。

《世说新语》:“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颇为中肯。

王夫之:“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王先生果然一针见血也。

安哥有诗云:

身经百战何死生,将军万世留英名。

能食难受小人心,客死异乡意难平。

安新伟 于2022.10.26上午~下午

您的留言,点赞,转发,关注,就是最大的鼓励。谢谢,祝生活愉快。

谢谢赞赏,祝你好运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