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读书于堂上告诉我们的道理 卫灵公篇15.15子曰(1)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释】

▲躬自厚:“躬”是自身。“躬自厚”指有了错误先从自身找原因,多责备自己并自厚其德。

▲远怨:薄责于人而使别人不怨恨;自厚其德而使自己不怨恨。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怨恨就会远离你。”

【学而思】

参读《卫灵公篇》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知识扩展】

《孟子·尽心篇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译文】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放松。”

《春秋繁露·仁义法篇》:“《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小恶在外弗举,在我书而诽之。凡此六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且《论》已见之,而人不察。曰:‘君子攻其恶,不攻人之恶’,非仁之宽与?自攻其恶,非义之全与?此谓之仁造人,义造我,何以异乎?故自称其恶谓之情,称人之恶谓之贼;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译文】《春秋》指责在上位者的过错,而怜惜下层人民的苦难,他国有小的过错不需要批评,在本国这里却要记载下来并加以批评。所有这些,都是用仁对待别人,用义对待自我,多责备自身的过失而少责备他人的过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况且《论语》已经表达过这种观点,可是人们却没有察觉。《论语》说:“君子责备自己的过错,不责备别人的过错。”不责备别人的过错,不是广泛地实行仁吗?责备自己的过错,不是全面地实行义吗?这就是所谓的仁造福别人,义造就自我,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责备自己的过错叫做实事求是,指责别人的过错叫做中伤;对自己要求严格叫做笃厚,对别人要求严格叫做刻薄;对自己求全责备叫做明智,对别人求全责备叫做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