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治愈后解除隔离人员如何回归社区?

8月26日,

记者走访三亚市港门村社区、

临春社区、月川社区等地调查。

↓↓↓

在港门村社区,记者看到社区入口处搭有一个帐篷,前面立着一块红色牌子,写着“隔离返回人员登记报备处”,后面放着八宝粥、盒饭、瓶装水等生活物资,中间有一个办公桌,上面放着一张“三亚市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密接、次密接解除医学观察返回人员登记表”,登记表有姓名、身份证、联系电话、隔离/治疗地点、开始时间、解除/治愈时间、返回详细地址、社区责任人、联系电话、返回时间等信息项。

解除隔离后怎么向社区报备(解除隔离人员回到社区后需要怎么做)(1)

8月25日上午,三亚市第二小学校园内,志愿者正在清点“爱心礼包”物资,准备上门送到社区隔离居民手中。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返回人员进社区登记后,现场会领到一份八宝粥、盒饭和瓶装水等物资,返回人员回家后,社区将组织人员上门进行一次全面消杀,要求返回人员居家隔离7天,第4天、第7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

记者随机拨打登记表上的两位返回人员的电话。一位黄女士说,8月25日,她和爸爸一起走出方舱医院,在社区门口登记,18时进家门,19时,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一个“爱心菜包”,还有一只冻鸡。她妈妈和弟弟还在方舱医院,目前家里只有她和爸爸。一位苏女士说,她带着两个孩子于8月25日22时回到社区,22时30分进家门,8月26日16时,社区派来一名工作人员把她家消杀了一遍。8月26日18时,她找到社区网格员电话,准备买大米等生活物资,然后让志愿者帮忙送上门。目前,她老公还在方舱医院。

临春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董国快介绍,解除集中隔离人员回到社区后,社区工作人员会对其房屋开展消杀工作,在落实健康监测措施的同时,志愿者上门为其发放物资爱心包,做好生活物资保障供应。

解除隔离后怎么向社区报备(解除隔离人员回到社区后需要怎么做)(2)

在三亚临春社区,保障物资组正在为居民的物资配送工作做准备。

“8月19日,我从隔离点回家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消杀了一遍,并指导我做好居家隔离工作,要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等。”临春社区居民李明其说,他家有自建房,目前他一个人单独住一套房,回来以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送了两次蔬菜爱心包等物资。

月川社区党支部书记苏应钧说,阳性感染者、密接和次密接人群转运后,会第一时间对其居所进行消杀。解除隔离人员回社区后,社区会给他们发放喷壶、酒精等消杀物资,并指导他们对家庭内部环境进行全方位消杀。

解除隔离后怎么向社区报备(解除隔离人员回到社区后需要怎么做)(3)

8月26日上午,月川老干区二巷,环卫工人正在清理居民生活垃圾并进行消毒。

据了解,感染者治愈出院时,医院都会给每人发一张“出院须知”,包括“出院当天要做哪些准备”“怎么处理隔离期间与隔离之前用过的衣物”“隔离期间使用的其它物品怎么处置”“回家后怎么办”等内容。

记者找到一张“三亚第二方舱医院出院须知”,其中“回家后怎么办”的内容是:回家后仍需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通风良好的单人间居住,减少与家人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餐具固定使用,煮沸15分钟消毒,做好手部卫生,避免外出活动,垃圾需要封口再扔掉。

治愈返回港门村社区的黄女士说,经过这件事,大家都会严格按照规范居家隔离,第4天与第7天按时做核酸检测,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新闻多一点

随着新冠治愈出院人员越来越多

治愈出院或解除隔离观察人员

回到社区后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治愈患者返阳该如何处置?

如何帮助治愈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省疾控专家进行了解答

↓↓↓

1、治愈出院或解除隔离观察人员回到社区后,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专家表示,按照规定,新冠治愈者出院后要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后要继续进行3天的居家健康监测或5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居家健康监测需要做到:

科学佩戴口罩,住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部卫生,避免外出活动。如有就医等特殊情况需要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于新冠治愈者继续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建议这样做:

1.主动和邻居报备说明,消除谣言和猜忌。大家担忧的是信息不透明,反感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新冠治愈者能主动告知邻居自己的病情及进展,相信大家都会为新冠治愈者的健康祝福

2.严格遵守居家规定。期间,要自行监测体温,关注有无新发症状,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最重要的是,坚持做到“足不出户”

3.垃圾扎袋扔,通风守规矩。生活垃圾可装入牢固完好的塑料垃圾袋内,每日一袋,扎紧密封,2—3天后丢弃。有条件的治愈者可以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2、防疫部门该如何加强解除隔离后的监测工作?

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后,要进行5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需要与防疫部门共同做好健康监测:

1.做好每日早晚两次的体温监测

2.每天做好十大症状(发热、乏力、干咳、呼吸不畅、腹泻、胸疼、头痛、头晕、结膜炎、嗅觉味觉障碍)的监测

3.在第二、第五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3、治愈患者返阳该如何处置?

治愈患者复阳对于核酸检测Ct值大于等于35的,可不作特别处理,个人做好健康监测、单独居住。对于核酸检测Ct值小于35,按照规定应当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进行隔离管理,复阳人员的检测结果不影响所在楼栋、小区的风险划分。

“复阳”的康复者,核酸检测Ct值一般都≥35,如果没有出现症状,无需管理,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安全的。

4、治愈患者已无传染性,应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回归正常生活?

专家表示,国内外研究都表明:

新冠治愈患者没有传染性,所以,单位、社区、邻居等应该关爱帮助这一群体回归正常生活。

作为一场大疫的不幸感染者,新冠肺炎治愈者往往身心都受到极大打击,他们需要的是不被社会歧视。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是全社会的责任。

建议:

1.相关专家和医疗机构应从科学的角度向大众解释出院患者的“复阳”现象,并加大科研力度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2.应该对所有治愈出院患者进行采样监测,对出院患者建立完备的健康档案,加强追踪随访,尽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应加强对治愈患者的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重新面对生活

4.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及时了解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合法需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全社会的宣传力度,让“不歧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来源:海南日报、三亚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