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的简介

湘剧,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湘南东部17个县市 ,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广东的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 一度被称为“长沙湘剧”。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1)

湘剧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与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巧妙结合,富有湖南民间地方特色,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湘剧的声腔

湘剧的表演融高、低、昆、乱四大声腔于一炉,并吸收了青阳腔、四平调、吹腔以及南罗腔、银纽丝、鲜花调 等杂曲小调。在长期的衍变过程中,高腔和乱弹已成为今湘剧艺术中的主要声腔。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2)

高腔是湘剧主要声腔之一,源于江西弋阳腔。进入湖南后,较快地吸收了湘中、湘东传统民间音乐并扎下根来,成为湘剧早期的高腔,其代表剧目为《目连传》。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3)

高腔向来为锣鼓伴唱,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唱,在高腔系统中较为淳厚而又率真奔放,属联曲体,其结构承袭了南北曲套曲的体制。在一折戏中,由引子、过曲(包括正曲和集曲)和尾声三部分联缀组成套曲,习惯上称作“一堂牌子”。

湘剧的行当角色

湘剧的角色现行体制一般有十二行,分别为头靠(又称大靠)、二靠、唱工、小生、大花、二花、紫脸、三花、正旦、花旦、武旦和婆旦。各行分别根据所扮人物的身份、生活、性格不同,在年龄、装扮、做派上表现各异,又有不同戏路之分。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4)

湘剧的伴奏

湘剧的伴奏乐队,传统上称为“文武六场”。武场四人,击打鼓板、铙钹、大锣和小锣;文场二人,操弄二胡、月琴,兼吹竹笛、唢呐,统由司鼓指挥。建国后,文武场面均有增加。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5)

弹腔以京胡(取代传统的二胡)、京二胡和月琴为主,称为“三六件”。平板由竹笛主奏。高腔试用管弦伴奏后,高胡主奏。低牌子由竹笛主奏。打击乐有一套成型的锣鼓经,分〔长锤〕、〔击头〕、〔溜子〕、〔挑皮〕等类,每类又有十至二十余种不同名称的锣鼓点子。。、

湘剧的知名艺术家

一、谭宝成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6)

1924年生,衡阳耒阳市人,著名的湘剧表演艺术家。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出身于梨园世家,曾祖、叔祖、父亲、叔都献身于衡阳湘剧艺术。谭宝成深受家庭影响,5岁跟父亲到戏班舞刀弄棒,7岁正式拜师学艺,15岁登台演出《父子会》、《白良关》、《金水桥》、《姚期梆子》、《五台会兄》等十余出武净戏,同时还向国术大使学习国术,运用到湘剧武术上来。他大胆革新,敢于设计新唱腔,在票友中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誉,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流派。

1952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出中获一等奖,后在每年的全省演出中均获一等演员奖。在剧作家的协作下改编了《置田庄》、《张飞滚鼓》、《三闯辕门》等剧目,在全省历届汇演中获奖,有的剧本已经出版。

二、徐绍清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7)

(1907-1969) 湘剧艺术家。长沙府浏阳人。12岁学湘戏,初学《访普》,半年始能上口,誉为“访半年”。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活中,始终注重人物感情的塑造,所饰《琵琶上路》中的张广才,《思妻》中的潘葛、《生死牌》中的况钟等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中年以后,钻研湘剧高腔音乐,兼习编导,整理过《琵琶记》等传统剧目。抗日战争时期任湘剧抗敌宣传第二队领导。长沙沦陷后,转至桂林,重组岳云湘剧团,继续抗日演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湖南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我学湘戏》、《湘剧高腔探索》等。

三、王华运

湘剧经典(湖南湘剧怎么样)(8)

王华运是最后一位科班出身的湘剧表演艺术家,也是百年湘剧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王华运原名范罗生,1906年7月13日生于湖南宁乡,3岁时父亲病逝。1922年冬,王华运进入私人开办的华兴科班学唱湘剧,从此,与湘剧结下了长达85年的不了缘。

王华运师从著名小生粟春临,是粟派小生的继承人。他天生一副极美的好嗓子和俊俏的扮相,20余岁便成为湘剧界一位文武全才的著名小生,与当时红极三湘的小生泰斗、其师兄吴绍芝齐名。

你还知道湘剧的哪些小知识点呢?欢迎分享留言哦(本文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