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表示,铜价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短期铜需求前景受到供应链障碍和高通胀的影响。

力拓首席执行官Jakob Stausholm周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年初至今已经下跌了20%,铜在短期内依然面临供需挑战:

我不知道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随着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中走出来,整个经济系统中仍然存在很多供应链瓶颈,而且通胀也达到了30、40年未见过的高水平。

不过Stausholm对铜的长期前景依然看好。其认为全球能源转型将催化铜市场需求。由于不像西方国家遭受高通胀的影响,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中国也存在需求增长潜力。

受欧洲能源危机和高通胀压力影响,国际铜价今年以来已经下跌20%。近期整体价格一直在7700美元/吨附近徘徊。

全球铜市场形成的两个必要因素(铜博士变了矿业巨头力拓)(1)

研究机构Fitch Solutions此前下调铜价预期,将明年铜价的预测大幅下调至8400美元/吨(此前为9580美元/吨)。该机构认为,今年铜市场呈现供应少量过剩的局面。但从2023年起铜供应缺口将不断扩大。受能源转型推动,铜供应的改善将无法跟上日益增长的需求。整个铜市场预计会出现长期结构性缺口,铜价有望在2027年重回10000美元/吨,到2031年达到11500美元/吨。

“商品旗手”高盛同样看多铜的长期价格前景。

高盛在此前的报告中表示,绿色需求和电网建设将越来越多地帮助铜需求复苏。不考虑近期的基本面趋势,铜确实存在一个明确的结构性牛市,其预计2024年铜矿供应将达到峰值,并且2025年开始将出现连续创纪录的铜供应短缺。国际铜价届时有望突破14000美元。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