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

开水作品

霍开水画作观感——孙文忠

画有奇相、必有奇思。霍开水泼彩山水画给人的第一感观就是胆大而有度、清新而和谐。

泼彩山水在山水画科中是有一定难度的。一难在于,它以偶然因素为其基本特征,并在偶然中、因势利导、形成山水画的态势、意韵和画境。二难于,画者要有深厚的山水画功底,纯熟的技巧,这样才能控制偶然而成绘画之必然。否则,容易流入江湖。正惟如此,专业画家望泼彩而生敬畏之情。

霍开水的山水,以泼彩见长,在构图上大胆的收放,在虚实间有度地转换,在色彩上和谐地处理冷暖关系。这种大胆而有度的画法,使其泼彩山水,色彩透明度高,青绿用色舒服,有清风徐来之感。

开水作品

有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刘星

霍开水的画,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眼前一亮。他的画感觉有学前辈的,也有他源于直接师造化的心得,比如,画法上有前辈传统的影响,但是在构图立意上有他自己匠心独运之处,说明他并不是简单地学別人,而是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思考。

现在画坛,画画的人很多,但有独立思考、有自己追求的人很少。我认为霍开水有自己的思考和追求,这一点很值得赞赏。

刘星美术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2)

开水作品

大胆老辣 随心所欲——王锐

跟开水先生属于素不相识,是通过朋友介绍首先认识他的作品的,初看手机发来的图片令我一惊,那些泼彩青绿山水用色大胆老辣,衬托以浑厚的笔墨,显然画家在这方面的创作是下过相当功夫的。后来听朋友对画家的介绍,方知开水先生竞然是以工程师跨行业而来,基本自学的国画,令我敬佩。

重观开水先生的画作能明显地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追求,正因为非科班,所以他更能放得开,更能够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挥洒和表现,在自己的笔墨团块里任意组合与碰撞。他的画对的起他的名字,以我看他的画已经很成熟,接近99度,如果展示给观众,那可能马上会升高到100度以上。期待他的成功。

王锐,美术学博士,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3)

开水作品

欲揽仙风逐崎路 但放心歌驻九宵——李杰

应樊奎兄之邀同鉴霍开水先生山水画,似曾先见。忽然记起数月前曾在微末寓所见过霍先生一幅长卷,其时并微未为画之气象而动,再见颇为亲切。

画之气象不得言传,往往一念之意,或为时境所动,再品已然,是为气象。气象与气势不同,气势则由画面自生,而气象为画与观者共鸣而生。

霍开水的画,技法和笔墨运用平实,一超直入,不绕弯路,显出真情实感。

此为境,一山一水一云,在虽积色而不求开阖墨韵的沾合下形成一体,山色茵茵,云峰摇曳,境入“可游可居”的气象。

对树的处理,在密密匝匝的点阵排布中,凸显出厚重平列的莽茫质感。打破了形与形之间的轮廓,生出浑然的整体,弥补了构图和笔墨的平均,树的体量也显现出作者的胆识与胸怀,并气势的带入感而生出了“欲揽仙风逐崎路,但放心歌驻九宵”的气象。

李杰,美术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4)

开水作品

礼失求诸野——霍开水国画艺术印象——田荣军

第一眼见到霍开水先生新创作的国画山水作品,我的头脑里不由自主地就冒出了孔子“礼失求诸野”这句名言。在历史上,伦理道德乃至文化艺术的沦丧和衰退,其实都是从上层社会开始的。真正优秀的文化艺术反而要在民间寻求。霍开水的作品恰好能印证,当今优秀的国画艺术,有时侯不在庙堂之上,而在江湖之远。

品读他的作品,有三个突出的印象。首先,他具有极佳的感性思维能力和充沛的艺术激情。他的作品传达给观众一种自由无拘的热情,没有当今许多所谓“名家”作品里的僵气、匠气、铜臭气。其次,他的作品继承了长安画派的笔墨传统。尤其是何海霞先生以线立骨、色墨混融的艺术效果,大开大合、大虚大实,观后令人“解馋”,与当今国画界重素描,重制作、轻笔墨、轻写意的时尚背道而弛。最后,他的作品不是对前贤的简单模拟,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基础上的新突破。也是对长安画派“一手伸向生活”理论的践行。

霍先生并无硕大的官帽、耀眼的头衔和显赫的背景,他仅是在按照艺术发展的固有规律来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我认为这对当今艺术界“去行政化”、“去商业化”无疑具有积极的警示意义。

田荣军,美术学博士,陕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5)

开水作品

画中之静 大音希声——王劲

霍开水先生的泼彩山水,笔中有彩、彩中有笔,在笔彩交融的氤氲里营造出空濛斑斓、雄峻而秀逸的审美意象。他的笔法劲峭、色彩陆离。大笔濡染的彩墨,厚处见雄浑,薄处显空灵。山色远近,云霞蒸腾,他把运动中的水山云树连写带泼地迹化于纸面,画面是动的,看了却让人心静。他画中的静,不是“南台静坐一炉香”的幽静,而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大音希声。

王劲,书法博士,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6)

开水作品

开水说:

中国画笔墨也讲传承,如果把笔墨仅当作是一种工具,一种技巧,那就没有把笔墨在国画的流传中对号入座。其实笔墨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象征,暗示辐射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笔墨不仅是工具,是传递情意抒写性灵的一种手段,身外之察,内心之感,皆归笔墨造化。文以载道古来有之,中国画的基础是文化并非全是笔墨。场景是哲学也非全是府察之物。而创新是修养,是在传承基础上的超越或转化,故才有青出一蓝而胜于蓝之说。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7)

开水作品

开水说:

中国画从随唐至今始终要求以形载神,以神辅形,以意完象,以象达意。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形神兼备,目的还是和谐完美生动的导出心灵的头绪,画者对这头绪的反应往往是倾刻之间,这种迹象平时不为人们所注意罢了。其实人的一生犹如折扇,在前半生不断的展开,从懵懂张扬无休止地辐射,而到了某个年头渐变的把折扇的方向颠倒过来,象整理山珍一样,在庞杂的记忆中去淘捡,良多而取,删繁就简。这时候人生之路的轨迹和艺术发展的进程不谋而合,也就是人们常说中国画富于哲理,富于內涵,就是指这种境界在高度统一而已。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画看重以意取象,以象尽意,以神取形和以形完神,看重以情取物和以物传情,中国画讲究以藏为秀,讲究意在言外,是对天道人道的体察、感悟和幻想百出的副产品。它所折射出来的智慧之光是自我印证行为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程式,这种程式又用了可以观而思之,神遇心怡的形象来浓缩、外化与弘扬。这就是人生在寂寞时,它需要寄托和安慰,人生在丰硕时,它需要讴歌和铭记,人生在艰苦时,它需要感慨和鼓励,人生在輝煌时,它需要色彩和光环,人生在长漫时,它需要回顾和展望,凡此种种就是艺术与人生,人生与艺术的解读。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8)

开水作品

开水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画中枯在润、老在嫩,应在枯中追鲜活在老中取韶秀,其中需要技巧,这技巧就是除去技巧,复归于详然无为之境,也需要制做,这制做应无人工雕琢之痕,做得自然固有一样,做得就像沒做过一样。每个人都有绘画天赋,都有非凡的光茫,只是常常被欲望和知识所遮掩。技法的娴熟并不代表生活的体验,就像工具理性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有文明空荒一样,天人合一所倡导的哲学理念,就是将人们从知识的跃跃欲试,拉回到天全懵懂,由欲望的追求返归性灵的恬淡,从外在感官捕捉,回到内心的体悟。像水一样具有超高的智慧,柔弱而天下莫能与之争锋。天末青山横养拙就闲中。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9)

开水作品

开水说:

人类由蛮荒走向文明的拨涉中,就不断地脱释着社会学,自然学哲学揭示和阐述的五岳灵秀,天地正气苦海慈航,气激风云所闪现的独有光辉,以具象抽象意象,以及才情色彩来体现人类的思维尉藉,展开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视听身受,迁想妙得,来物化外传精神的塑造。随着径久年深,往往是人生百味的浓缩和写照,包涵观察的切肤之感,赋予形象之外的审美韵格,以及风采个性,来印证自然人文人生艺术的本质关系,这就是始终饱和着天人合一,人物互化和物我相忘的驰思情怀,以可思可视的语言构件,运用属于物理状态的具象,属于哲学状‘态的抽象,属于文学状态的意象,及其情结网络与风格情趣,去构建内心的意殿园。天地青山横,坐看有无中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0)

开水作品

开水说:

视觉心理善于利用对比因素,而这种对比的顺序就构成一条有节律的形式,使静态的画面有动感,所谓不动之动是于此。其实好象画面的元素是自然地在不断生发,就行哪算哪适可而止了。在那有限画面上把抽象的具象的转化为艺术形象,这条转化的轨迹正是读遊艺术空间的坐标。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1)

开水作品

开水说:

中国水墨绵延千年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唐开始国画水墨与面目一直朝着质朴与华兹发展,经过宋元明清的历代推崇,愈加淳朴清明。这除了思想上的变迁,墨法的推陈出新相济左右。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2)

开水作品

延伸阅读:不烧都开的水是真开水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3)

开水作品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4)

开水先生

霍开水,号七味斋主,陕西柞水县人。79年从知青入职航天四院。做过教师、主任、校长。现居西安,航天画院院长。长期从事大写意中国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5)

霍春阳绘画作品欣赏(霍开水画作观感)(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