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村里的凤凰传奇
作者/南安如境
(如今的元龙村凤凰城)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奇葩的王朝,自开朝皇帝朱元璋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止,共有着276年的历史。在十六个皇帝排行中,除燕王朱棣还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以外,其他皇帝却令人不敢恭维。明朝皇帝把全天下糊涂荒唐事几乎都来了个遍,有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不想当皇帝一心只想做武将平定天下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有超级木匠基因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有打败仗被俘的正统皇帝朱祁镇,还有只想炼丹长生不老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等等等。我现在给大家讲的是发生在明期中期王阳明来南赣剿匪的民间故事....
第一章:秀美南安,闻名四方
大余,古称南安,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位于赣、粤、湘三省交汇处,自古以来是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交通要道和南来北往货物运输的重要枢纽,是海上丝绸之路上著名的过化之乡和礼仪之邦。
南安,文明悠远,是赣南文明最早呈现辉霭之地。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春秋战国时期,百越人、赣虞人散落在大余的长山大谷中;秦代,始在塞岭(今大庾岭)置横浦关,统辖今天的赣南全域及毗邻的粤湘部分境域,成为赣南最早的政权所在地,大庾也始有建置;秦末,赵佗统治的南粤国雄踞横浦关,直到汉武帝南粤国归顺大汉王朝,期间大量秦人散落民间,史称山都、木客………古老的文明积淀在这块土地上。
这里,是一颗丝路明珠。南野古邑上留下了秦以来木客人开疆拓土的汗滴;自张九龄后,从东山大码头至梅岭的古驿道成为贯通南北的海丝之路的最重要的通道,而峙守一方的梅岭雄关,横跨粤赣,有着“夜观万家灯”的繁荣景象,更烘托出大余“庾岭南来第一州”的磅礴气势。南安府城内更是气象万千,书院林立,寺院香缭,九城环绕,迎送着南来北往的官宦商贾,承接着春去秋来的万足践履。
这里,是一处人文盛地。自古以来,南安就是儒雅之邦,贤达人物迭现,个个光风霁月,人人尽显风流。三国陆凯折梅寄范晔,唐代张九龄凿关通岭南,北宋苏东坡书记南安军学,明代王阳明落星青龙铺,明代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清代戴氏“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特别是北宋理学宗师周敦颐教授“二程”,吟风弄月之间,阐述太极说,阐明新儒学理念,令南安成为中国理学的渊源之乡。
这里,是一块客家故园。由于地处海丝通道的重要节点,借助这一交通便利,使得南安历史上接纳了无数客家先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活,繁衍壮大。
今天的大余,客家古村林立,客家风情荡漾﹣﹣池江杨梅的古城雄姿犹在,青砖灰瓦流年似水,仿佛是客家人家园的一座活化石;左拔曹氏的坞堡式建筑,长长的巷道藏匿着故事,散淡着说不尽的乡愁滋味;新城周屋的莲池里则长满了田田荷,飘逸着周子遗韵,爱莲之心深深地植人一代代周氏族人的内心深处…
(南安东山大码头,老柴篼作品)
南安,千百年来物信人丰,风调雨顺,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第二章:畲汉混居,共筑九城
南安,也是南越南蛮文化与中原文明相交集的地方。数千年来,原居于此的畲民民风纯朴,包容可亲,和南下逃荒而形成的客家人依章江而居,和谐共生,共同耕耘着这富饶的土地。从西汉武帝时起,至明正德、嘉靖年间,畲汉先民先后建有九座城池,即庾将军城、老郡城、水南城、峰山城、杨梅城、小溪城、九所里城、凤凰城和新田城,史称“南安九城”。这九座城池形制不一,或以方正或以椭圆或以鱼形因地形筑城,每城建筑按风水的要求,建有硬山顶或悬山顶或全山顶,形成了一城一特色、一城一景观的独特风貌。它们就像九粒耀眼的明珠,依山伴水镶嵌在奔腾的章江河两岸,在庾岭大地上发光异彩。
这九座城池历史源远流长,每座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好几座城池的兴建,都和王阳明在南赣剿匪有关,今天我讲的就是九城中的凤凰城的故事。
凤凰城,现位于青龙镇元龙村,是少数民族中的畲族村。凤凰城原叫鲤鱼坪,因章江河水在此处九曲十八弯,形成形形色色的浅滩深潭,在浚急的河水中常有肥大的鲤鱼把彩虹当龙门在此跃出而掉落在河滩上,在地上形成跃动的鲤鱼群似银光跳动而得名。
凤凰城的由来是村里的畲民们为了纪念畲族姑娘蓝金凤而来,因畲族以凤凰为图腾,所以把村民们把后山叫做凤凰山,城池叫凤凰城。这个城里含有凤凰城、蓝屋棚、渡头、拾亩土、元龙圩、温里、山孜岗、老四棚下、下屋、松山坪等多个屋场。城里的畲族和梅山、南雄等山上的瑶族本为一族,都以盘瓢氏为祖先,据说就是狗头人身的女娲,有盘、雷、蓝、钟四大姓,而凤凰城里的畲族都是单一的蓝姓。畲族自称山哈,向来是刀耕火种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专门的文字,还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如“乌饭节”。多年来,南安处于天高皇帝远的三省交界偏远之地,不沾战火,汉畲通婚,互补有无,过着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
凤凰城里有个汉子叫蓝天凤,自幼父母双亡,带着幼小的妹妹蓝金凤在凤凰城里乡亲们的接济下长大成人,长得高大魁梧,面如冠玉、目如朗星,撑得一手好船,是远近闻名的船夫。
妹妹蓝金凤眉如远山,两眼汪汪似两潭秋水,云髻峨峨若清水芙蓉,一双巧手如柔荑般绣得一手绝佳刺绣,是闻名远近的大美人。
邻居朱大虎家长年经商且乐善好施,常接济幼年时的蓝氏兄妹,大虎的独子元龙和金凤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共同在凤凰城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畲族祖先伏羲图片
第三章:豺狼当道,三桀聚义
然而,好景不长,明正德皇帝上台后,荒淫无度,天天想着骑马当武将平定天下,根本不理朝政。宦官刘瑾上则把弄朝廷祸害忠良,下则巧立名目以苛捐杂税搜括民财,鱼肉百姓。整个明朝政腐败,乱世里乌云蔽日,在各大衙门“三年明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压榨下,老南安人入不敷出,民不聊生,再加上天怨人怒惊动上天导致数年干旱无雨、蝗灾横行,乡民们个个不得不背井离乡逃离家园。
南来北往的商贾们在兵荒马乱中四处逃离,繁华的章江河运日益萧条,蓝天凤撑船的营生也不能维持,百般努力也无法交清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南安的汉畲民众再也无法忍受明朝朝庭暴政,纷纷揭竿而起,南赣大地处处狼烟飘扬。
蓝天凤和常租赁自己商船的商人谢志珊及内良李洞天华山脚下九村十八寨的陈日能因木材买卖而相识,三人在多年的经商和运输中情义相投,在这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也学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拜为异性兄弟,举旗造反以图和朝廷平分天下。
单仅靠三人之力定然显得势力单薄,若有仙人相助自然可事半功倍。想到这里,蓝天凤灵光一闪,便带着两人一起来到梅岭云封禅寺拜见悟真法师。
那悟真法师盘距在梅岭已有千年之久,他原是梅关山头上的蛇倌,又叫伏山怪,因唐张九龄开凿梅关驿道破了其修行道场和张宰相曾斗过法,被张九龄小妾戚夫人以身祭火破了法术而落败(详见南安民间故事之二:七姑庙的传说)。
在千年修行丧失,被打回原形后,蛇倌依然毫不灰心,重新修炼以图东山再起。它白天在寺庙里化身方丈一心修心念佛,夜晚便露出原形在梅岭山顶采天地之灵气,取星月之精华,饮锡杖泉水之源头以修炼,斗转星移间,又已修行了好几百年。
蓝天凤和悟真法师的结缘也纯属偶然。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蓝天凤帮谢志珊运输货物去南雄小岭,因收货方有事耽误了验货时间,晚上返回南安时又误了时辰。越过梅岭时天已全黑色。天凤见荒郊野外野兽众多,无奈只得缩进山顶的六祖小庙里过夜。
天凤在寒风呼啸中沉沉睡去,却在半夜时分被冻醒,朦胧间突见一条水桶般粗十余丈长的大黑蛇沿山脊缓缓游来,在庙前的锡杖泉旁吐着三尺长的红信子吸汲着泉眼的水珠。一道闪电划过,天凤见着如此大的红眼蛇妖不觉吓得目瞪口呆,四肢无力更是动弹不得。
那蛇妖正值百年脱皮蜕变,行动很是迟缓,整个蛇体盘缠在一起像一块巨大的蚊香,那蛇皮自头开裂沿蛇逐一下滑,胀开的蛇身不觉间又长宽了一尺。
天凤吓得不轻,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又一道霹雳闪电而过,那大蛇突然直起脖子呼呼呼的吐着信子直视前方,前方山头树木一阵蠕动,传来吱吱一阵乱叫,天凤一眼望去,竟然看到一只水牛样大的老鼠出现在树梢上。
老鼠从山顶一跃而下,背后展开三丈余长的翅膀,原来竟是在南雄钟鼓岩中修行千年的飞天硕鼠。那硕鼠平时深居在地下三十三丈的岩洞岩底,由手下三千六百六十六只蝙蝠专门外出摄物喂食,只在六十年一遇的天干地支相冲天聋地哑之时外出采黑夜之极阴精气修炼。那飞天硕鼠倒挂在岩上刚消化极阴之气,正打算潜回岩底,突然见漆黑的梅岭山头闪过两道如炬白光,便知山上有修行之物正在走动,正好可取食以加速修道成仙。
那老鼠吱的一声怪叫,朝大蛇飞扑而来,蛇倌的修行本远在飞天老鼠之上,倒也不是惊慌,从容地避让并回头攻击。蛇鼠大战三百余回合,双方竟不分上下。那老鼠见占不了便宜,便吱吱吱的长啸几声,天边黑鸦鸦的竟飞来数千只蝙蝠参与助战。蛇倌本来正因蜕皮而行动不便,几招下来便被飞天硕鼠和众多蝙蝠攻击得体无完肤,遍体鳞伤。
大蛇抽动躯干,低头躲过一阵攻击,长长的尾巴用力一甩立马震裂了山头上的几块巨石,在碎石轰隆中正欲借机沿山路窜回寺庙,哪知一不小心被硕鼠咬住了七寸顿时进退不了,动弹不得,只得呼呼的吐着蛇信。正当大蛇即将窒息落败之时,蓝天凤被蛇尾卷起的阵风一吹,打了个冷颤,脚底一滑便咕噜咕噜的随之滚落到扭缠在一起的鼠蛇身上。那正得意的老鼠突然一声尖叫,张口放开大蛇,头上顶着金箍样的黄光像只烫伤的大狗原地打着圈儿狂叫不止。
原来天凤滑倒时无意间顺手抓着了六祖庙里供奉的惠能牌位,又恰好无意的把牌位压在了硕鼠的头上。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佛光一现便破了飞天老鼠的法术,众蝙蝠一看硕鼠负伤战败,立即群拥而至,衔着掌门远走高飞逃回南雄钟鼓岩疗伤。
畲族人自古依山而居和蛇和谐相处,视蛇和凤凰为图腾神物,看着奄奄一息的大蛇,天凤心生怜悯,立即用锡杖泉水喂蛇并采来草药帮蛇清洗伤口。
天刚一亮,这蛇倌又化为人形,成了和尚。蓝天凤便背着这伤痕累累的方丈回到了山下的云封禅寺。
经过几天的用心照料,蛇倌渐渐恢复了元气,千叮万嘱蓝天凤不可泄露天机,在危难之际方可到庙里找他。
现在正是带头造反之日,三人没法子只得上山投靠,欲拉蛇倌入伙共建大业。
那蛇倌听了三人南安府里官逼民反的陈述,本想一心修道成仙,不愿理会凡间尘事,可那谢志珊能说会道,以三寸不烂之舌涛涛不绝,什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呀,仙家要也以苍生性命为重哦,登仙也是为了造福民址,把这方丈说得云里雾里。再加上蓝天凤信誓旦旦得天下后定敕封蛇倌为畲国大国国师,统管天下佛道寺庙享四海之内香火比登仙都好,说得移了禅位动了凡心,思考良久最终终于下定决心插手帮三人成就千秋霸业。
方丈安顿众人后立即沐浴净身,点香斋戒,佛珠一停掐指一算,自己还得修行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得道成仙,故先召集三人以香画符,以伏羲八卦图占位布阵,要蓝天凤居中守土两脚踩乾、坤两位,谢志珊居左占据震位,陈日能居右据泽位,跪拜守护蛇神九九八十一天成仙,方能成此大事。
在蛇倌闭关修行期间,谢志珊右手执弓,左手持梅岭仙茅的芒杆当箭,潜心运气大小周天,在八十一天任督二脉没打通之前不得开眼,潜龙勿用静等时辰。
蛇倌交代完毕后,便在谢志珊面前种下从茅山道士处求来的仙茅草,朝茅草吐了口仙气后,交代日能每天要按时辰到两公里远的新安村灵光山蛇头涌长生泉眼提水十二次,天凤每天按时辰浇水十二回,切不可断。等到了第九九八十一天一早,沾了仙气的仙茅自然会刚好长到志珊眼前,当仙茅茅尖刺到他的眼皮后,运行到位的小周天会打通任督二脉,再让志珊怒目睁眼,运用全身真气朝东方升起的太阳方向开弓放箭,就能射死明朝昏君皇帝。射死皇帝之日,同时也就是蛇倌成仙得道之时。到那时,芒杆箭一射出,仙茅就会随着箭风划破蛇倌闭关的大树,将会化蛇成龙,自然更会做法请无数天兵天将来助你们攻敌夺取天下。
(梅岭脚下的云封禅寺)
蛇倌转而又对日能和天凤说:“当志珊一放箭你们看我变成金龙后,马上把这满山遍野的竹子劈开就大功告成了。”最后,蛇倌又补充道:“这是万年只有一回的六星同位大好时机,更是天机,切不可泄漏!否则,夺天下之事办不成是小,都得大难当头,个个再劫难逃九族难存,切记、切记!”说完,蛇倌就闭上眼变回蛇形溜进云封禅寺旁的千年古树中盘坐修炼了。
蛇倌进树洞闭关后,蓝天凤等三人商量了一晚,都觉得与其被官府打死、饿死,不如索性放手一博,聚义造反,射死昏皇帝,夺过金銮殿,自己坐天下还能让百姓有个好活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那怕明知只有死路一条,也得争个鱼死网破!于是,三兄弟铁了心举起义旗与朝廷叫板。
于是,他们说干就干,下到新城峰山、中到青龙凤凰城、上到内良天华山,四处召集了十六个郎媒姑丈,三十二个姑舅老俵,分左、中、右三路打起青龙、白虎、朱雀凤凰旗,让他们带领逃难的乡邻们在梅关脚下庾将军城点将台下操练兵马。三个异姓结义兄弟按照蛇倌的吩咐执弓持箭,担水浇水,在八卦图内苦练十八般武艺,就等着开弓放箭的那一天。
因志珊眼睛紧闭内心修炼大小周天,全靠日能、天凤计算时间,太阳在东方升起时,日能就在树上划上一条横线,太阳从西边落下时,天凤就在地上划上一条竖线。随着横、竖线的渐渐增多,志珊面前那株仙茅也日渐䓛壮成长,这仙茅日吸梅关仙人岭日月之灵气,夜汲新安灵光山长生泉眼水之精华,长得修长碧绿,活脱脱的像只远处射来刺进黄土之中的碧绿长箭。
每天卯时和酉时,日能和天凤都要核对树上和地上的横线和竖线,研究日子过了多久,天天期待着杀进皇宫夺取天下的幸福日子。
简单枯燥的日子过得越久,就越是会让人心神不宁。好不容易到了第八十天的晚上,日能就兴奋得急急烧烧,抓头摸脚,心里可是乐不可耐了,一晚上都在唠叨:天凤当了皇上要给亲戚们封多少大官,志珊作了南征王要给百姓分多少金银,自己当了大力王要讨多少个老婆,他口中哔哩哔哩的一直唠叨。到四更天才沉沉睡去。
第八十一天清晨,太阳刚一升起,日能一睁开眼就被阳光刺了一下,他连忙跑到志珊面前一瞧,仙茅似乎已长到了志珊面前,他急忙叫道:“志珊二哥,时辰已到,快睁眼放箭!”。
谢志珊八十一天未都曾开眼,听日能一喊吓了一跳,不觉头往前一抖,眼皮刚好碰上了仙茅。他便立马拉弓引箭,口中念着咒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昏君定当诛,百姓脱苦海。嗡嘛呢吧哩哄,梅岭芒杆变神箭,东去射落金銮殿。”念完后,他大喝一声“放!”,只见嘭的一声巨响,手松箭出,芒杆瞬间迎风飞涨,变成数丈长的利箭刺破长空呼啸着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急速飞去。
志珊箭一射出,碧绿的仙茅突然晴天霹雳一声曝响,秀长的茅叶随风变成三丈利刃,随风呼啦的划断蛇倌闭关修行的千年古树,厉风把天凤吓得两腿一软摔了一跤,没定住乾坤二位。一刹那间,天空突然狂风呼啸,乌云密布而来遮住了刚升起的太阳,乌云腾腾间昏天暗地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霹雳犀利又准确地击打在了那摇曳的千年古树上,整个大树顿时炸开,只见一只飞龙腾空而出,盘旋着直上天上乌云!
这三兄弟哪见过飞龙在天这等绝世场面,顿时吓得面无血色,呆若木鸡...
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内,久不上朝的明皇帝也正罕见的上朝,拟在全国挑选嫔妃充实新建的虎房、豹房,正欲坐上龙椅时,却见一道金光从殿外呼啸而来直愣愣地射在龙椅正中央。
如早一秒坐上龙椅,定会被这神箭射得三魂上天、七魄入地。朕的大明天下竟然还有人敢谋反暗算?
看着这射在龙椅上巨大修长的绿色神箭,缓过神来的皇帝遭受这一惊吓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事,皇帝顿时龙颜大怒,立马传旨:宣工部尚书马上查明箭是哪个店家所造;宣兵部尚书马上查明箭为哪个方向所射;宣吏部尚书马上查明箭射箭之人为哪个知府所辖;宣刑部尚书马上捉拿射箭之人按刑律定罪收监;宣国师占卜看如今之国运好坏。
众尚书领旨得令,兵分九路浩浩荡荡朝箭射来的方向四方打探,一路乌烟杀气腾腾而去...
梅岭脚下,三兄弟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按着蛇倌原来的交代忙忙碌碌,把兵分三路。因蓝天凤为大,故为中路军,号“畲盘王”,全军骑金色战马,穿金色战袍,举朱雀金凤凰旗。谢志珊排行第二,为左路军,号“南征王”,全军骑青色战马,穿青色战袍,举青龙旗。陈日能排第三,为右路军,号“大力王”,全军骑白色战马,穿白色战袍,举白虎旗。三人磕拜蛇倌为义军军师,日夜操练兵马,意图浩浩荡荡杀向京城帮畲汉民众夺取天下。
谢志珊箭一放出,天凤、日能即带领着郎媒姑丈等漫山遍野的砍竹破竹,众人砍下的黄竹每节都走出一名骑黄马的黄衣战士,砍开的毛竹每节都走出一名骑青马的青衣骑士,砍开的苦竹每节都跳出一名骑白马的白衣武士。
但这些从竹子中跳出的千军万马被升起的太阳一晒顿时灵气尽散,走着走着就人仰马翻,不能动弹。原来是谢志珊被陈日能一喊,自己一愣神缩头碰上仙茅叶,一睁眼就放箭快了那一秒,没把握好时间卯时放了辰时箭,正如蛇倌说的:“天干与地支相冲,纯阳与纯阴相兑,时刻一定要在太阴兑变为少阳之时睁眼放箭”,再加上天凤又没定好乾坤二位,犯尽流年十二太岁,坤盖过乾,阴克尽阳,这下不仅定不了乾坤,做不了天下当不了皇帝,还得要株连九族。
而远在京城的官兵在勘舆地理大师的风水罗盘指认下,很快查出此箭为江西南安府大余梅岭所射。朝廷立马聚集大队兵马杀气腾腾直扑南赣...
花开生两面,佛魔一念间。那蛇倌也是命运多舛,张九龄不修梅关驿道破其道场本来也是早就修炼进入了仙界的。这次好不容易要化蛇为龙,却因陈日能提前了时辰让谢志珊放箭,仙茅破树使蛇自然飞天,飞龙在天后才发现自己只是进化成了四爪蛟龙,离登仙的五爪金龙尚有一步之遥。蛇倌不觉大惊失色,方知是天命该是如此,便舞动龙体,朝天龙吟长啸一声,召唤起滚滚乌云,瞬间电闪雷鸣。
(南粤五岭之首:大余梅关)
梅山的后人为了纪念蛇倌以蛇化龙登仙,便在梅山蛇倌成龙处兴建了一座寺庙,号“神龙寺”,以旺盛的香火供奉以求蛇倌仳祐。
那飞起的蛟龙窜向九天,龙身一动,顿时山崩石裂,裂开的乱石块天女散花样四处散开,人们便把那堆石头跌落的地方叫做“乱石埠”。
这蛟龙爪牙一摆,溅起的黄泥涂得大路两旁的店铺一片泥泞,人们便把这条巷道叫做“黄泥巷”。
从抖动的蛟龙身上掉落的三根仙茅茅草刚好掉在蜿蜒的梅山小河上自然形成座三块桥板的大桥,人们便把这桥称为“三板桥”。
蛟龙深吸一口仙气,大口一张,喷出的龙吟唾沫掉落于地,这块沾到灵气的田地里的稻谷顿时茂盛生长,一夜成熟,亩产千斤,人们便把那一大块田叫“百罗坵”。
蛇倌升天化龙,霹雳出世,震醒了在嫦娥嶂守山的山神,他一看妖蛇飞天,顿感大事不好,自己守土有责,却去游仙找铁拐李叙旧,好酒贪杯入睡难逃其咎。
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躲不过。这山神便化身为一头巨大的长须公山羊,从梅山山上纵身一跃想从天上撞落蛟龙。因用力过猛,在嫦娥嶂起跳的岩石上竟然留下四只蹄印,人们便把这地方叫“羊坑”。
山神的功力那里斗得过万年蛇妖,三招不到,这化为山羊的山神便被蛟龙一招亢龙有悔,龙尾一摆打个正着便一头掉落云端,摔落在地化为石块,人们便把这地方叫“羊古坪”。
蛟龙从身上甩下十八片龙鳞鳞片,这十八个鳞片沿章江大河道从南康到峡口叶墩一字排开形成十八滩,人们便把鳞片落处叫“十八塘”。龙鳞如刀般锋利,如是义军的船通过章水,龙鳞则自动侧倒放行,若是官船攻来,则树立如利刃把官船刺破,打得官兵人仰马翻。
蛟龙在天空盘旋数圈后,见不远黄龙丫山山清水秀,甚是喜欢,便一头钻进双秀峰下的石门口水里,人们便把这蛟龙入水的地方叫龙潭。潭又因有龙则灵,也叫灵潭。
蓝天凤,谢志珊,陈日能聚义堂
第四章:替天行道,称霸一方
蓝天凤的义军提出“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口号,带领附近左溪、义安、文英、上堡等地灾民攻打南安县衙,发放官府搜刮来的粮食分给饥民。
蓝天凤负责四处招兵买马,令谢志珊专门攻心搞宣传发动,令陈日能专门负责带兵练兵布阵,令蛇倌军师在天上以千里眼和顺风耳监视四方官军动向。
谢志珊祖籍是广东汕头人,因祖辈经商来到南安府定居,自小就在父亲的指教下读书识字。他天资聪慧,身材高大威猛且为人豪气慷慨,很得民心。在他的宣传发动下,来投奔义军的起义民众达到数万人。
见羽翼日益丰满,蓝天凤即以横水旗山寨为核心,串连湖南、广东等周边县九九八十一个大小山寨,个个以小路及水洞交错相连。谢志珊又熟读《孙子兵法》,很有战略眼光,在每个寨子高处建有烽火台,一方有警便点烽火,其它八方即可马上来援。
陈日能排兵布阵,自命“过山彪”,即是山上飞天老虎,率兵四面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攻克遂川、大余、南康,后又围攻赣州府,击毙赣县主簿吴比,他在蓝天凤的指挥下与湖南桂东首领龚福全约定,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共谋天下。
此时,蓝天凤占据的地盘纵横有千里之距,见自己势力已根深蒂固,便向朝廷上书自称是“畲盘王”,同年建年号,命金凤绣了面长三丈宽两丈的金色凤凰旗为国旗,对各义军官兵封官升爵,与明王朝公开分廷抗礼。
第五章:守仁奉旨,巡抚南赣
京城杀来的九路人马来时杀气腾腾,却不知义军有蛟龙相助,每个动向都被蛟龙的千里眼看得清清楚楚,每个计谋都被蛟龙的顺风耳听得明明白白。
九路人马的水军刚杀到赣州八境台便被水下的龙鳞破船划肚,正诧异间,江中突见蛟龙跃出卷起涛天巨浪砸向水军官船,水军立马死伤惨重,后面想逃跑的大船又被城墙上的义军截断并用火箭射着,着火沉没。
交战不过半个时辰,朝廷杀来的水军破败的船体樯倒橹断层层叠叠,烧死溺亡不计其数的尸体竟堵塞了整个赣江。
朝廷杀来的陆军刚杀到南赣,见地形复杂,山深林密,义军山寨林立,还没找到寨子的路就被各种陷阱、暗箭、擂石所灭。
朝廷兵强马壮的九路人马,竟然被一群毫无章法的土匪打得鬼哭狼嚎,死伤过半。
消息传回京城,顿时震动朝野!
正德皇帝闻奏却是不悲反喜,十分兴奋,他平时就喜欢骑马打仗,总是在宫中指挥着太监和宫女战做一团,玩着模拟战争的游戏。见有这等厉害山民,他立马穿上战袍骑上战马欲亲自南征实现马背上武定天下的夙愿,却不知自己养育的战马在皇宫处尊居优久了,被伤兵的血腥味吓到了,一个飞跃把正德从背下摔落扭伤了老腰。
眼看亲征平天下的梦想又得落空,正德皇帝号令四方,要各方举荐名臣良将南巡剿匪。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正在江西南昌刚平完宁王叛乱的王阳明(王守仁)被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立即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察御史,巡抚南赣。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去南昌平叛纯属偶然,那是正德十四年,同为明王朝的宗室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起兵谋反。当时王阳明正奉命去福建,本来并没有平叛的职责。但他为了使当地百姓少受战火之灾,得到宁王叛乱的消息后,一面让手下快马向朝廷报告,一面径自返回吉安,调兵遣将,准备迅速平息叛乱。
王阳明分析朱宸濠的军事行动可能有三种方案:第一种就是趁京师没有防备,率兵直驱京师;第二种就是沿江东进,夺得当年太祖兴兵时的都城南京;第三种则是保守的固守南昌。若朱宸濠采取第一种方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北京很可能失守。第二种方案则会使双方进入拉锯战的状态,长时间对抗之后才能最终解决。第三种方法则是最愚蠢的战略,只是等着朝廷的大军去包围剿灭而已。
朱宸濠并不愚蠢,所以应该不会采取这种方针。但是他虽然野心勃勃的妄图登上帝位,实际上却又缺乏足够的决断勇气。基于这样的判断,王阳明估计他多半会采取第二种策略,先率兵进取南京。对形势做出正确的预测以后,王阳明就全心投入了平叛的斗争。他传檄附近各州县,号召各地守官起兵平叛。
为了使各州县有足够的备战时间,他又设法延缓朱宸濠的行动,派出士兵四处散播谣言,说朝廷已经派出大军,马上就要开到,届时将直捣叛军的老巢南昌。他又派人故意怂恿朱宸濠早日举兵东进,引起了朱宸濠的怀疑,反而畏首畏尾,不敢轻易行动。
他手下的谋士多次劝他及早进兵攻取南京作为帝业之本,他就愈加怀疑,更加迟迟不肯发兵。结果,王阳明如此略施小计,朱宸濠就被拖在南昌不敢动弹,竟然乖乖地等了十几天,贻误了最佳战机。王阳明却在这十几天里调集了附近各县的人马,一共凑了近十万人,已经足够应付叛乱了。
这时,朱宸濠白白浪费了十几天的时间。知道自己中了王阳明的缓兵之计,气得破口大骂。于是在七月一日这一天,下令留一万人马在南昌留守,其他的人全都随他率兵东进,想先进攻安庆,再夺取南京。
王阳明调动好军队以后,并没有马上就带兵直逼南昌,而是先按兵不动,等着朱宸濠焦急起来,先露出马脚。现在机会终于到了。他一听说朱宸濠率大军东去,南昌守备空虚,即马上誓师,率大军北上直取南昌。就这样毫不费力地一举就杀到了南昌城门之下,守城的叛军没有料到朝廷大军到得这么迅速,都被吓破了胆,军队一下子溃散了。到了第二天,王阳明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南昌城。
已经率军远去的宁王朱宸濠进攻安庆并不顺利,这时又听说南昌失守,不由得大惊失色。南昌是他祖上的封地,也是他起兵的后方基地。听到南昌失守的消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带兵回援。当他疲于奔命的赶回南昌时,军队早已经疲惫不堪了,与王阳明以逸待劳的大军一比,真是不堪一击。没有几日,朱宸濠就败退鄱阳湖。王阳明又用出火攻之计,一举俘获了亡命逃窜的朱宸濠,他的军队也随后被迅速消灭。
王阳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就平灭了叛乱部队,在鄱阳湖生擒了宁王朱宸濠,表现了机智的智谋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巩固岌岌可危的明王朝立了一大功。
朝廷也因此敕封王阳明为新建伯。
接到皇帝圣旨,王阳明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在平定宁王叛乱后,他非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嘉奖,反而招来宦官势力的嫉妒和陷害,连皇帝也一度怀疑他参与了宁王的叛乱。幸亏后来他急中生智,连夜赶到钱塘,将朱宸濠交给太监张永,同时按照皇上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朝廷的“指示方略”,维护了皇帝的面子,才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那正德本来是想借这个机会大展身手以武德昭示天下的,却不想被王阳明抢了先,当然十分不高兴。后来,张永揣摩了皇帝的心意,在献俘时故意把朱宸濠放掉,让皇上又重新“抓”了他一次,总算满足了他的心愿,才没有追究王阳明的“抢先”之罪。
这次奉命去赣南,前途未卜,该何去何从呢?
王阳明捋着长须,心潮澎湃,烛光下的背影拉得精瘦修长...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