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小菊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

让女儿徐妙云做燕王朱棣的妃子,魏国公徐达起初并不愿意。

徐达不同于其他臣子,他并不热衷和皇室联姻,而且,他对燕王朱棣没有半分好感。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2)

漠北战事不利,王师败绩时,太子举荐徐达为征北大将军统兵出塞。朱元璋知道此战只有徐达出马才能挽回败局,但他又顾虑徐达得胜回朝后,自己该怎样封赏他。

徐达的爵位已经到顶了,如果把他封为异姓王,恐引发朝堂不满,不封王,真不知道该赏他什么。

朱元璋左右为难时,马皇后出了一个主意:“既然没有其它好办法,不如结个亲吧”。

在马皇后的提示下,朱元璋设了一场只有皇后和太子参加的家宴,宴请了老兄弟徐达,席间提出结亲联姻的想法——让徐家大闺女徐妙云做燕王妃。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3)

徐达一听朱元璋看上自己的闺女,要让她做燕王妃,一急之下忘了君臣礼仪,忽得一下站了起来:

“老哥哥,你这叫办的什么事呀?你家老四,除了调皮捣蛋还有什么名声?不是我说他,你当年在村里的名声,都好过他,我家大闺女要是嫁给他,那真是一朵鲜花插在......”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4)

马皇后一看徐达急了,连忙打圆场说:

“老四确实是淘气点,可他懂事呀,他要是知道这么一门好亲事在等着他,他恨不得明天就把妙云给娶过来”。

耿直不会拐弯的徐达一点没给马皇后面子,他瞪着两只眼睛冲动地说:“我们不愿嫁呀,他高兴什么”?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5)

回家到自己家后,徐达对正在吩咐家人为自己出征做准备的女儿徐妙云大发牢骚:

“家宴,家宴个鬼。从那烧鹅一端上来,我就知道没什么好事,果然,他们在打你的主意”。

徐妙云知道皇上想让自己做燕王妃,好像并不反感,她只是笑着说了一句:“爹可是要出征了”。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6)

妹妹徐妙锦听说姐姐要做燕王妃时,对她说:“大哥说宫里的皇子,就数燕王最没出息,除了胡折腾什么都不会”。

徐妙云对妹妹的话不置可否:“傻丫头,胡折腾和没出息,那可是两回事”。

对做燕王妃,徐妙云胸有成竹,她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7)

不简单的“女诸生”

朱元璋之所以看上徐妙云,选定她做燕王妃,不只是为了稳住徐达。他是看上了徐妙云的果敢和智慧,想给儿子找个贤内助。他早就听说,徐妙云是有名的“女诸生”。

“诸生”在古代必须是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工于经史的生员才能得此美名,他们的才学修养绝非一般人能及。

徐妙云的“女诸生”并非浪得虚名,幼年时,她就聪慧过人,记忆力超常,徐达看女儿天资聪颖,便对家人说:“此女天赋非常,一定要以经史充其知识”。

于是,家人便专门请了老师教她,把她培养成了博古通今,智慧才学超人的“女诸生”。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8)

电视剧里,徐妙云是个淡定自信,气场强大的女孩,她一出场就治住了老爹徐达。

对皇上没让自己带兵讨伐漠北,徐达心中很不舒服,他的两个儿子为了开解父亲,做了他爱吃的烧鹅。吃烧鹅,对徐达的身体不利,这一点医生早就交代过,所以徐妙云盯得很紧。

见父亲偷吃烧鹅,她不容分说,强行端走并倒掉了,然后把弟弟教育了一番:

“论职司,爹已是中书右相,论爵位,咱家也早早就封了公爵,凡事都要留着余地......自家人要知自家事”。

徐妙云小小年纪,便把凡事拿捏分寸掌握地恰到火候。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9)

在别人眼里,燕王朱棣是个顽劣的轻浮浪子,听说要让他娶“女诸生”,他不计后果地连夜逃婚了。

朱棣的“胡折腾”,把整个皇宫搅翻了天,朱元璋气得恨不能打折他的腿。

只有徐妙云知道,燕王并不是真的胡折腾,他的顽劣孟浪背后,一定藏着别人看不穿的东西。

所以,当弟弟妹妹对她说燕王逃婚跑了后,她一点都没惊慌,只是没事似地说了一句:“放心,他跑不了”。

在徐妙云看来,朱棣是皇子,是堂堂的燕王,他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当老爹对她说:“找不着更好,省了你的麻烦”时,她没有顺着他说朱棣的不是,而是理智冷静地跟他分析了燕王会去哪里。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0)

徐妙云的分析,给老爹和太子提了个醒,让他们猜到了朱棣的去处。根据漠北随征亲军名册,徐达找到了他,并以军法打了他四十军棍。

被打后,朱棣仍然不改随军的决心,他没有选择父皇指给自己的两条路,而是选择了既要留在军中,又要不娶徐妙云的第三条路。

朱棣的做法传到徐妙云耳朵里时,她会心一笑说:

“陛下今天给他指了两条路,他若是选择其中任意一条,我便是出家做姑子,也会让爹回了这门亲事,可是他两条都没选”。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1)

徐妙云用她“女诸生”的眼光和胸襟,看透并包容了燕王的“胡折腾”,她知道燕王不是真正的顽劣,他一头扎进军队,心甘情愿做个大头兵,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做朱棣的燕王妃,不会亏!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2)

做皇家的儿媳,徐妙云早有打算

身为魏国公徐达的女儿,徐妙云最懂得识大体的重要性。她早就知道,朱皇帝对当年的老功臣,最大的恩赐就是结亲。

所以,当徐达赶跑扩阔班师回朝后,告诉她如果不想嫁给燕王了,他明天就跟陛下去说时,徐妙云对老爹说了这样一番话:

“秦王殿下的侧妃,是卫国公的女儿,晋王殿下的正妃,是永平侯的女儿,与功臣家约为婚姻,乃是陛下的规矩”。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3)

徐妙云的意思很明显,陛下赐婚,对她来说,不管看没看上燕王,她都别无选择。做皇家的儿媳,是她的宿命,她逃不掉的,即使不做燕王妃,她也得嫁给朱皇帝别的儿子。

既然逃不掉命运的安排,她又何必像燕王一样“胡折腾”?安心做燕王妃,对老爹和徐家都有好处。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4)

见女儿心意已决,徐达不无担心地对她说:

“可是孩子,陛下听皇后的话,那因为他们是多年的患难夫妻,当初郭子兴冤枉陛下,要不是皇后娘娘,陛下的命就没了,所以,你和燕王......”

为了让老爹放心,徐妙云胸有成竹地回答他:

“爹,你放心,女儿收拾得了他。陛下和皇后娘娘如何相处,那是他们的事,女儿和燕王怎样相处,那是女儿的事。再说了,燕王折腾出那么多事来,女儿总要有个答复才好啊”。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5)

徐妙云不愧是人们眼里的“女诸生”,她看事即深且远,她知道身为世家儿女,婚姻都和政治利益有关,谁的婚姻也难以自己说了算。

她早为做燕王妃做好了打算,有些事,自己不计较,一切都过得去。况且,从朱棣在军中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个太差的人,如果善加调教,他会成为一个好皇子。

凭借自己多年在徐家历练出来的才干和智慧,要拿捏住事事有皇上和太子护着的燕王,徐妙云觉得不是难事。

成为燕王妃,做皇家的儿媳,徐妙云胸有成竹,早有打算。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6)

“一份名单”坐稳燕王妃,为徐家铺好路

朱棣逃婚随军后,徐达用犯“冒用他人名姓”之罪打了他四十军棍,然后,又赶回宫中,对朱元璋陈明事实:

“燕王殿下这就躺在臣的军帐里,走是走不动了,陛下如果心疼,臣即刻派人把他抬回来,交给陛下”。

朱元璋平时最心疼自己的儿子,徐达的话,让他很是不悦,但他表面上又不好表现出来,只能告诉徐达,还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7)

直肠子徐达听了朱元璋的话,一点也不客气地说:

“如果陛下允臣把燕王留在军中,随军北伐,那么班师之日,便是燕王与小女完婚之时;若是陛下不允,那联姻之事就此作罢”。

徐达这番毫不客气的话,一点面子也没给皇上留,这话细思起来,听上去不仅有点要挟,甚至还有君臣颠倒的意思,多亏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朱元璋没跟他计较。

老爹回宫在皇上面前的一番言行,很快传到徐妙云那里,凡事要求家里人慎言的她,没想到老爹竟然如此口不择言,她因此心中多了几番思虑。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8)

燕王逃婚,马皇后觉得很对不起徐家,她把徐妙云召进宫里,想安慰赏赐一番。

让皇后娘娘没想到的是,徐妙云不仅不需要赏赐,还用几句话,一份名单,彻底征服了她和皇帝,还有太子。

马皇后说:“委屈你了,丫头”,徐妙云紧接着回了一句:“不委屈”,然后她又对马皇后表明了心际:

“殿下与臣女既已承父命,定婚姻,自此便是敌体。殿下之过,便是臣女之过,臣女只敢有省改之心,不敢稍有怨怼”。

徐妙云的一番话,让马皇后暗自欢喜,怪不得被称为“女诸生”,果然有两把刷子。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19)

马皇后要赏赐徐妙云时,又被她惊艳了一下,徐妙云不要赏赐,她要向皇后娘娘讨个恩赏——为父亲收养的军中遗孤谋个营生。

于是,她呈上了“一份名单”,那上面详细记录了徐达十几年来收养的遗孤详情,和他们的名字。

看着徐妙云呈上的那份名单,朱元璋吃了个定心丸。

明朝的军职是世袭的,军人的遗孤一般都会被将领们收为义子,然后在帐前听令。正所谓上阵父子兵,太多的义子在军中任职,难免会使将领们的羽翼过于丰满,这种陋习,正是朝廷最忌讳的。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20)

朱元璋本就多疑,他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将领们拥兵自重。徐妙云上交的这份名单,很好地证明了徐达没有把遗孤们收为养子,不然,徐妙云也不会大大方方地求皇后娘娘给他们谋个营生。

徐妙云此举是在替老爹向朱元璋传递一个信息:徐达没有培养个人势力,徐家会永远效忠朝廷。

徐妙云用“一份名单”,不仅让皇帝一家看清了徐达的忠心,也免去了君臣相互猜疑的烦恼。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21)

一个小小女子,不仅能把军国大事牢记于心,还能于父亲在外征战时,替他扫除麻烦,这在皇帝和太子眼里,就不单是聪明这么简单了。

朱元璋看着那份名单,得意地对马皇后说:“这才是咱老朱家的儿媳妇”。

徐妙云用“一份名单”,让自己妥妥地坐稳了太子妃的位置,不仅给老爹争了个好名声,也为徐家的将来铺好了路。

山河月明朱元璋认可徐妙云(山河月明看徐妙云)(22)

写在最后:

一个智慧女人,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慧眼识珠发现身边人的优点。

徐妙云不顾父亲的反对,决意嫁给朱棣做燕王妃,除了别无选择,还因为她是唯一能看透朱棣的人。

这世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燕王妃,徐妙云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自己“女诸生”的价值。

有些账适合慢慢算,徐妙云和燕王这笔帐,怎么算,徐妙云都稳赚不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