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过半,在一轮新政策的影响下,我们看到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已经开始回归理性,当然也包括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在内,他们应该列入泛一二线城市的范畴,这里的炒房者正在急于抛房,同炒房者急于回笼资金不同,购房者们手握大笔资金但观望的兴趣却浓厚了很多,面对很多炒房者大范围打折降价他们也无动于衷。而另一端,在一些重点三四线城市,炒房者和开发商参与的抢房大战却在激情上演,在这个剧中,开发商是导演,炒房者是助演,而不明真相的刚需购房者却在免费当着群众演员。
链家研究院经过调研后发现,“万元聚乐部”中三、四线城市成员越来越多,其多聚集在“环京”、环沪”城市圈中。在“环京”城市圈中,廊坊、香河等地新房成交量增长;在“环沪”城市圈中,嘉兴、舟山、太仓等地新房成交量明显上扬。
我们再来看一下目前在三四线买房的有哪些人:第一种是当地人,主要是改善型住房,既然是改善型住房肯定是买更好的更大的,当然也一定会是新房。第二种就是炒房者,外来人口,在一二线城市严厉打压之下没有购房资格,或者没有炒房空间了,但是资金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去除,而且投资房地产已经让他们太容易赚到钱了,也只会选择投资房产才会踏实。
从以上两种购房行为,我们能很清晰的得到以下结论,三四线城市真正需要改善需求的人一般都会去买新房。这是有效需求,但是这种有效需求的体量并不大,三四线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本身就不低,月薪三四千,房价一两万,他们也不是以前的吃瓜群众了,也会审时度势地去思考是否是最好的时机进入。
对于刚需来说,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观望,但是炒房客却恰恰相反,他们的处境无疑是最尴尬、最难受的,虽然说房子已经升值了,看似已经赚到了。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现金流,是房子有可能被银行收走。随着潮水的褪去,那些使劲加码进入三四线楼市的炒房客开始感受到压力了。
近日某媒体实地走访了燕郊、大厂、香河等地。当地楼市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萧肃。有楼盘“一个月没卖出去一套”。但这些炒房客仍然有不小的利润空间。
不过在当地的一些中介经纪人看来,这部分利润能否保全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为当他们打算脱手的时候,一个更为尴尬的现实是,这些城市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几乎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新房售楼处都人头攒动,对应的二手房市场却几乎没怎么发育,想要卖掉手中的房子并不容易。
在这个楼市越来越分化的时代,懂得适时空仓,才是精明的购房者,一味追求收益最大化,反而无法落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