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这句话出自《后汉书》,讲的是班超的故事。说起西域,张骞更为人所熟知。今天我们说丝绸之路,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班超的历史作用并不比张骞弱。

正是出于人们对这位东汉英雄认识的不足,班超的粉丝郎春,写了《班超传》这本书。

班超凭借什么精神出使西域(不惑之年投笔从戎)(1)

《班超传》这本书是一部传记小说,作者郎春以东汉时期中原、匈奴以及西方世界为大背景,根据《后汉书•班超传》等史书记载,讲述了班超纵横西域30年的军事斗争、政治建树以及生活故事,塑造了以班超为代表的东汉英雄的群体形象,发掘了华夏儿女的豪士精神,揭示了大国崛起过程边疆治理的重要性。

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郎春老师在历史的基础上,还引入了很多有趣的传说,比如千里寻亲、万里出使、为争女人大打出手、四放龟兹将领兜题等。这本书很厚,但是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一个有血有肉的班超跃然纸上。

班超凭借什么精神出使西域(不惑之年投笔从戎)(2)

下面就以《班超传》这本书为基础,简单来回顾下班超的人生。

一、投笔从戎

班超出生于儒学世家,父亲班彪是史学家,可惜的是,班彪因病去世后,家里的经济支柱也倒了,可谓家道中落。为了谋生,班超跟哥哥班固商量了一下,就开了家誊文馆,帮人抄抄书,写写信,日子勉强过得下去。

后来因缘际会,班固在朝中谋了份差事,便给他找了份工作。简单说,还是誊写的活,就是给钱的人换成了官家。当时,还有个算命先生跟他说:“你生得燕颔虎颈,是万里侯的相貌”,班超开玩笑说,你是拿我开涮的吧。没想到算命先生算得还真准。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没想到班超做誊写的工作,一干就干了快20年。不过这工作他有时也是做得烦闷,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班超凭借什么精神出使西域(不惑之年投笔从戎)(3)

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汉明帝时,朝廷决定发四路大军讨伐匈奴,命窦固为奉车都尉和名将耿忠为副都尉,率军出塞。窦固很看好班超,便把他招到了军营,让他做个假司马。

班超在不惑之年终于等来了机会,他的满腔热血终于有了发挥的土壤。俗话说,行家里手,一出手就只有没有。班超的第一仗就赢得非常漂亮,窦固看他有勇有谋,能文能武,便给他派了36位勇士,让他传书给于阗、鄯善等国,重修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瓦解匈奴势力。

于是便有了班超以一己之力,不费国家一兵一卒,平定西域的故事。

班超凭借什么精神出使西域(不惑之年投笔从戎)(4)

第一站是鄯善,就是楼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就是出于此。

班超到了鄯善国,鄯善王刚开始对他们非常热情,招待的规格很高。可是没多久对他们变得冷漠起来。班超猜想这其中肯定有另有隐情,于是就跟鄯善人套话:“我知道匈奴的使者来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这侍者一慌,以外班超已经知道匈奴已经进驻的事,就全说了。

班超先是关押了这个侍从,然后号召36人要先下手为强,又激励大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们选择在晚上用火攻,当匈奴人往外逃生的时候,一一斩杀。最后,班超把匈奴使者的头给鄯善王看,鄯善王被震慑,归附汉朝,并主动提出送质子到洛阳。

班超凭借什么精神出使西域(不惑之年投笔从戎)(5)

三、再次出使西域,统一西域

窦固对班超的表现大加赞赏,还专门写了折子向皇帝称赞班超。窦固建议皇帝正式派使节出使西域,恢复丝绸之路。于是,皇帝就命班超为军司马,从天山南道开始,逐步恢复汉朝的管理。窦固想让他多带些人马,但班超认为自己出使西域,主要用谋略,辅以用兵,人太多反而是累赘,就回说:“不用了,就还是那三十六人就行。”

就这样,班超开始了下一段旅程。

于阗、疏勒、莎车国、龟兹、焉耆,先后被班超收回,中间还击败了大月氏。经过22年的努力,班超终于完成了一统西域的大业,成为西域都护,还被封为定远侯。“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其封超为定远侯,邑千户。”

班超凭借什么精神出使西域(不惑之年投笔从戎)(6)

此时,班超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稳定建设西域几年后,便向朝廷上表,希望能告老还乡。公元102年,南征北战的、苍苍白发的班超终于回家了,没过几个月便旧疾复发,于家中去世,享年71岁。

回首班超对国家的贡献,就像郎春老师在《班超传》里说的,他在缺乏庙堂支持的情况下,驱逐了匈奴势力,恢复了西汉时期朝廷对西域三十六国的统治,重新建设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后世治理边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以至于在他死后,东汉朝廷竟找不出一位能够接替他的合适人选,“班超之后再无班超”。

班超凭借什么精神出使西域(不惑之年投笔从戎)(7)

另外,对班超感兴趣的还可以看看《大漠战将班超》这部电影,点击下面的卡片能搜到免费的资源。推荐大家用头条搜索,真的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