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艺术,但是很多的艺术作品却出自那些贫困潦倒的艺术家。克劳德·莫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卡夫卡、埃德加·爱伦·坡、文森特·梵高,或许在生前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然而这些大师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里,给我们留下了大笔的宝贵财富。

北京798艺术区游玩(一天接待20多万游客)(1)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曾几何时也有很多囊中羞涩地爱好文艺的青年,由于租金低廉,而聚集在一起。进而成为了一个艺术群落。大家可能知道我们要说的地方了 798艺术工厂。798艺术区是一个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的一个艺术园区,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1950年代由苏联援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造了156个军工厂但缺乏相关电子元件、北京当局寻求苏联军工体系的重要电子元件供应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帮助。 故由东德负责设计建造、总面积达110万平方米的重点工业项目798联合厂,即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虽说是苏联所援,建筑多为东德的包豪斯风格,并没有太强社会主义建物的气息。1980年代到1990年代798厂逐渐衰落,从2002年开始,由于租金低廉,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诸多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开始聚集于此,在798艺术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798共识,因此798也指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

北京798艺术区游玩(一天接待20多万游客)(2)

如今,高峰期时798艺术区一天要接待20多万游客,2018年累计接待808万人次;入驻艺术机构有515家。一些著名的艺术人如洪晃、李宗盛等亦先后进驻。并有大量外国人参观访问。随着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中外资本涌入这里,不少人期望短时间内淘到破记录的拍卖作品,“一夜暴富”的投机气氛浓厚,但实际上并无多少艺术家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准。

北京798艺术区游玩(一天接待20多万游客)(3)

在798紧张的车位供需关系和越长越高的房屋租金使得部分文艺工作者望而却步,很多还没有能把艺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创作者被逼退。时至今日798的发展还在继续放缓,作为老工业区转型的产物798前期并不具备、筹办旅游配套等设施,噪音和空气污染严重,管理方面以租代管,基本不给艺术家提供需要的服务,而且租金逐年涨价。商业气息逐年加重,并没有严格控制进入者的类型,有些个人和公司在装修过程中,把原有厂房的窗户、玻璃、屋顶、暖气等进行了拆换,破坏了原有厂房的原汁原味,从而实际上降低了艺术区的价值。

北京798艺术区游玩(一天接待20多万游客)(4)

在房屋租金上面,很多艺术家之所以聚集到798,除了考虑到这里的特色厂区建筑,更吸引他们的是相对低廉的租金,随着租金的涨幅过大过快,寒冷的租金会使部分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胎死腹中。一些坚持的租户也无法安心踏踏实实的创作,生活不只有风花雪月,更有柴米油盐,如果艺术家搬离了,798艺术区也会迅速消失,特色区将不复存在,艺术区将很快成为有钱人的房产、地产区。园区内的交通也是十分不便,没有便利的停车场,乱停乱放的现象很多见,交通标识的缺失也很严重,游客在品味艺术的时刻还需要时刻关心横冲直撞的汽车。

北京798艺术区游玩(一天接待20多万游客)(5)

在硬件条件可以逐步完善的情况下,艺术家们的水平是最难以把控的。在798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作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快速地崭露头角,反而是一些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打着艺术的旗号招摇撞骗,故意摆弄些自己并无涉猎的风雅物事来充门面,在抹黑了798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深深打击了那些安安稳稳创作的艺术工作者们,更有甚者选择与其同流合污。

北京798艺术区游玩(一天接待20多万游客)(6)

798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既承担着梦想,又弥漫着铜臭,但不可否认,商业化也是现代艺术生存的重要模式和法则,需要警惕的并非商业化本身,而是过度商业化。希望798永远是记忆中的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