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七宗罪》这个名字,还是在一个公众号上,时间已久,回忆飘忽,早已经忘记了上面说的是电影还是推荐的小说,唯一影响深刻的还是七宗罪本身:肥胖、贪婪、骄傲、淫乱、懒惰、嫉妒和愤怒。

七宗罪的推动力从何而来 一个偏执狂对世界的控诉(1)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个惊悚的案件。电影是在一场大雨的凶杀案开始的,昏暗潮湿的氛围好像彰示了整个城市压抑罪恶的氛围,本来也是没有多想电影场景这种手法,但是在看完之后还是情不自禁在义务教育的思维中突然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整个电影并没有过多地去展示城市的样貌,但是在故事的节奏和人员的表现中却将城市的压抑渲染的淋漓尽致,让人喘不过气。

新来的警探米尔斯登场,他是将替代即将退休的威廉,而第一个凶杀案也直接铺开,关于一个超级肥胖者的死亡,他的脸闷在一盘意大利面,坐在自己的排泄物上,整个房间的厨架上也放满了罐头。

米尔斯不停地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为了掩饰自己紧张,或为了彰显自己的才干,或只是为了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具有32 年警探经验的威廉在法医到来之后将其劝说出去,很显然,两人初次并不愉快。

在之后的办公室和上司交谈时,威廉也直接表示这个案件的质疑,判断凶杀案件不会终止,自己将要退休,不想留一个没有处理完的案件。

米尔斯十分想要获得这个案件,但显然上司是更加相信威廉,还是想要将案件交给威廉处理。

在众人没有什么头绪的时候,第二个案件接种而来,死亡的是一个律师,现场留下了——贪婪的词语,案件现场的探测是米尔斯。

或许是上司想起了威廉的判断,便将案子透露给威廉,威廉表面上是不太想接手这个案件,但是还是情不自禁的拿起了上司留下的照片。

多年的经验还是让他联想到了天主教的——七宗罪,这是天主教教义中对人类恶行的分类,归入这一类别的,能够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为或习惯。罪行分别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并且在第一凶杀案现场的冰箱后面发现了——gluttony(暴食)字样。他将自己的发现留了纸条给米尔斯,并且列举了和七宗罪相关的著作。

七宗罪的推动力从何而来 一个偏执狂对世界的控诉(2)

图片来自网络

在和上司再一次交谈中,威廉也是断定凶手的意图,与其说是凶杀案,不如说是一场对人们的大型说教,七宗罪,至少还有五起凶杀案将会继续发生,米尔斯并不相信。

翠西,米尔斯的妻子打电话邀请威廉到家里吃饭,米尔斯显然是不开心的。晚饭时间,翠西和威廉谈很是投缘,也向威廉说明自己刚搬来的情况,饭罢,威廉和米尔斯说起了那个死亡的律师,于是两人决定去找死者妻子去确认现场的疑点,在现场的挂反的相册后面,威廉发现了指纹。

通过指纹,案件的嫌疑犯指向了一个既有天主教身份和心里有问题的毒贩维克多,但是在维克多的住处,却发现在床上捆绑的维克多一动不动,一如死亡多时,床头标有——sloth(懒惰)的字样,在米尔斯靠近的时候,已经脱相的维克多突然挣扎起来,威廉大声叫救护车。

两人在屋外等待的时间,遇到了前来报道的记者,米尔斯大吼赶跑记者。维克多虽有生命迹象,但是舌头早已被割去,而且生命也不长久。

案件好像一瞬间陷入了僵局,在重新查看现场时候,威廉发现了一个绿色头发的女孩照片,我相信威廉和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词汇——lust(色欲),在找到女孩的房间,发现了掮客恐惧的在萎缩在墙角,床上的场景没有过多地呈现。在审问掮客时,它讲述了犯人强迫自己床上带刀的工具,和女孩行事。

这种恐慌的话语直接将场面渲染的淋漓尽致。

米尔斯在逐渐的相信威廉的判断,也开始转向下一个七宗罪的书籍的判断。

同时,下一个案子已然发生,一个女星被绑在自家床上,罪犯划伤了她的脸,给了她两个选择,一个是一瓶安眠药放在左手,一个是电话放在右手,生存还是死亡。在床头上写下了——傲慢(pride)。

在众人预料下两次犯罪时候,罪犯却主动来到了警局,他说自己绑架了人质,并且要求威廉和米尔斯随他到指定地点。

在来到一片信号站的地方,一个邮寄员送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米尔斯已经怀孕的妻子人头。

威廉和米尔斯都意识到罪犯的意图,米尔斯还是、抑制不住,开枪打死了罪犯。

这就是最后的两宗罪:米尔斯的愤怒(wrath)和罪犯的嫉妒(envy)。

电影在米尔斯落魄的坐在警车中渐渐结束。

七宗罪的推动力从何而来 一个偏执狂对世界的控诉(3)

图片来自网络

惊悚,却从未停止。特效和艺术出来的惊悚,远不至于印象深刻,那些偏执的思想才是最顶级的。

在警车中,罪犯威廉曾有一段对话:

无辜?你在开玩笑?一个死胖子,肥的站不起来,你若在街上看到,会跟朋友一起嘲笑他,你若正在吃饭,他会令你无法下咽。你们该感谢我挑中的律师,他一辈子都在赚昧着良心的钱,而且满嘴谎话连篇地……帮强,奸和杀人犯逍遥法外。那美女……她内心太丑陋,她怕外在不美就活不下去。一个搞鸡,奸的毒贩,别忘了还有带病的妓,女,只有在这堕落的世界,才能无愧的说他们是无辜的。这正是我的信念,我们到处可看到死罪,在街头,在每个家中,我们容忍,因为见怪不怪,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从早容忍到晚。现在不同了,我立下榜样,世人将把我的行为探索……研究,遵循,直到永远

到现在读起来,还是鸡皮疙瘩。

记得有一门叫做《犯罪心理学》的课程,除了那些血海深仇,冤冤相报的罪犯,那些臭名昭著的其实都是偏执者,他们传承于传统,却又心存芥蒂地鄙视传统,在一些信仰之间去寻求自身的解脱之道。

像剧中的威廉,他自诩是被神选中。他需要向世界宣告罪恶,以自认为最醒目的方式。

谁见到过神,与其说神,不如说是自己的信仰。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归根到底,信奉或者皈依的也是自己心中的教,心中的信仰。

如果说一句话,能够让你感同身受,那么这句话也必将在你心中留下阳光或者阴影。

威廉在控诉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不得而知他的遭遇,但是循着他的话,我们会肯定七宗罪作为教义的价值。没有传销的口号,却还是让我脊背一凉。

因为遭遇,所以改变。因为偏执,所以偏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