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

FANGDONG | 房东俱乐会

撰文:陆离 美编:小樱 校对:塔夫

世上的商场有两种:想去逛的,不想去逛的。

想去逛的,冲得是商场空间,比如上海新天、成都太古里,即使没有购物需求,看看不买都能换来一次心情愉悦的体验。

不想去逛的,冲得是商品本身,比如家门口的社区级商场,买完就走,没任何心思停留。

郑州现在是好房子建得越来越多,值得一逛的商场却没有几个。千篇一律的建筑造型、低端同质化的店铺品牌,行走在郑州大部分商场内,总会恍惚忘记身在何处。

电影院、美食街、室内游乐场残存的人气,不过是大量人口基数带来的硬性消费需求罢了,对于时尚消费来说,郑州要走的路还很长。

有人说郑州太土,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商业发展的落后,而商业氛围是否成熟,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周边房产的溢价空间。

在郑州买房,只看商业配套面积有多大不好使了,真正有价值的是商业运营水平,如果以此为参考,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1

三年大跃进,郑州商业建设突飞猛进

最近三年,郑州3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场呈现出大跃进式地增长:

2018年,郑州共新开13家商场,总体量近100万方;

2019年,开业15家,总体量在90万方左右;

2020年,受疫情影响,商业入市步伐放缓,仍然有朗悦新悦荟、高新万达广场等新面孔如期开业,至年底前,还有新田360广场新都会店A馆、大乐城、亚细亚卓越城等商场即将迎客。总体量也达45万方左右。

再加上地产大盘的商业配套不断补充,郑州近三年新交付的商业面积体量,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十年的存量总和。

与此同时,郑州几家头部商场的实力也可圈可点,在2019年全国商场销售额TOP100排名中:

丹尼斯大卫城以61.5亿的成绩拿下第9名,正弘城以30亿的成绩排在第50位;

而二七万达广场、中原万达广场则分别以20.8亿、20.3亿的业绩在全国323家万达广场中排名第13和第14位,进入全国榜单100强;

值得一提的还有郑州杉杉奥特莱斯,在2019年全国奥特莱斯销售榜中,以20亿的销售额位列第16名。

商都郑州,正在奋力追赶之前落下的路,郑州人的购物体验,也在这种追赶下不断得到满足。

尤其是近几年一些空白业态的补足,让郑州变得越来越时尚:

开业一年的北环宜家商场,即便工作日也不缺大客流;

郑东新区CBD的永威木色,终于让艺术感出现在郑州的商场中;

高铁站片区街区型的海汇中心、带天幕的汇艺银河里,成为年轻人竞相打卡的网红商街;

中原区连开ZMJ芝麻街、二砂文创园两家文创街区,郑州文创休闲业发展也有全新载体。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2)

宜家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3)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4)

永威木色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5)

海汇中心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6)

汇艺银河里

如今的郑州,已经初步实现了主流商业业态的全面覆盖,只是,拔地而起的商场,又有多少是真正值得一逛的呢?

2

有数量没质量,郑州商业现状依然落后

前不久7-ELEVEN便利店河南首店开业,夺下新店日销65万的世界纪录,大家都说郑州人没见过世面,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家对本土商业缺乏认同感的现实。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7)

事实上,三年大跃进,郑州基本还是在补过去商业上的亏空,不管是营业面积总量、单体营业额,还是城市整体商业氛围,相比其他一二线城市,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还回到2019年全国商场销售额排行榜,从数据来看,年营业额在15亿以上商场,郑州共8家,而上海是19家,深圳15家,北京14家,成都12家,杭州11家,南京10家,数量最低的南京,营业额总和也是郑州的1.5倍。

数据涉及购买力、商业体量、消费辐射力等因素较多,可能无法说明全部,仅从购物体验来说,南京的德基广场、中央商场、金鹰世界,郑州能匹敌的也只有大卫城一家,且南京还有水游城这样的特色商场,这也是郑州商场在创新方面所缺乏的产品。

虽然郑州整体商业体量不小,但竞争力实在太弱,导致郑州真正能吸引跨区域客流的城市级商圈,也只有二七商圈和花园路商圈两个,其余商圈的辐射能力都不超过3公里。

除了头部的大卫城、正弘城,大部分商场都活得不怎么如意,而那些不时冒出的网红打卡地商业更是乏善可陈,所谓打卡地,也只是应了适合去打一次卡而已。

郑州有千万人口、千亿GDP,但还是太缺好商场了。

3

一个好商场,胜过十个烂商场

什么样的商场算好商场?

我们从目前郑州经营得不错的几大商场中便能窥探一二。

大卫城:位于郑州最具商业底蕴的二七商圈,拥有郑州最多的高端奢侈品品牌,商业运营嗅觉敏锐,品牌调整上不断推陈出新,已形成商场品牌和店铺品牌之间的良性互动。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8)

大卫城

正弘城:处在金水老城核心区,区域人口购买力强;地铁2号线上盖,未来还有8号线交会,能吸引更多跨区域客流;17万方大体量,业态丰富且品牌大多走轻奢路线,既不曲高和寡,也没有低质品牌凑数,商场内外场地各种跨界活动丰富多彩,让花园路商圈真正进入城市级商圈行列。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9)

正弘城

万象城:全国知名商业进驻郑州的优秀案例,虽然人气不如前两位大神,但大到商场动线设计、高端品牌导入,小到母婴室的大量配备,都引领了郑州商业发展的升级换代。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0)

万象城

中原万达、二七万达、惠济万达:哪里有万达广场,哪里就是城市中心,所言非虚。大众化品牌的定位,让每座万达广场都成为了周边居民的休闲购物首选地。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1)

中原万达

新田360广场国贸店:开郑州快时尚购物中心先河,年轻、时尚、新潮是其显著标签,一直以来都是郑州快时尚品牌的聚集地。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2)

新田360广场国贸店

以上这些好的商场,基本都集合了区位成熟、交通便利、品牌号召力强、有清晰定位、运营实力强等优势,在这些商场周边买房的人,大都获得了可观的商业配套溢价。

而下列商场,各有某些方面的缺失,只是占了其中一样比较强,也能活下去:

锦艺城、太格茂、龙湖锦艺城、公园茂,要么周边居住区密集,要么紧邻大学城,消费人群基数大;

海汇中心、龙湖里、永威木色,都比较有设计感和艺术气息,小而美,无流量有口碑。

一些还算有点儿名头的,新世界百货、瀚海璞丽、瀚海海尚、建业凯旋广场,同样小而美,但品牌招商、运营经验都不行,沦为样子货。

YOYOPARK购物公园,一个开业一年多的新商场,还是二十年前的设计风格,品牌招商不忍直视,就算金水北有几十万人口,活下去也够呛。

自己都活不好,还指望它们带来房产溢价?

4

未来五年,哪些商业值得期待?

目前郑州的商业生态,还是丹尼斯、正弘、新田、建业等本地品牌占大头,全国知名的恒隆、九龙仓、SKP、太古里、新鸿基(IFC)、来福士、K11、中粮(大悦城)、龙湖(天街系)等头部品牌无一进驻郑州,目前来看,近期也没有任何一家有进驻的意向。

这是郑州的落后,但也不需太过悲观,未来郑州仍有巨量商业计划入市,筛掉那些没有商业运营经验、体量小还没设计感的项目,仍有以下商业体值得期待。

从某种程度来说,郑州未来五年的商业发展,能指望的也就这些了。

1、华润新时代广场万象系商业(高铁东广场)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3)

华润新时代广场效果图

体量约16万方,以华润全国数十座万象城的运营经验打造,惊艳郑州不在话下,高铁西广场的商业没做好,未来高铁片区的商业崛起,就看它了。

2、杉杉奥特莱斯二期(绿博)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4)

杉杉奥特莱斯二期效果图

在成功经营了四年杉杉奥特莱斯之后,二期将再扩建5万平米商业面积,目前绿博片区最成熟的商业在此,未来也将会由此展开。

3、荥阳吾悦广场、荥阳万达广场(荥阳东)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5)

荥阳吾悦广场效果图

放在一起,是因为两个商场同在荥阳东,距离也不远。吾悦广场体量30万方,目前已封顶,万达广场刚刚签约,郑州主城区外第一座万达广场落地。在郑州远郊各片区房价纷纷波动的当下,荥阳东有全国商业广场开店量最多的两个商业品牌同时入驻,也是区域潜力的一种证明。

4、正弘汇(高新区)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6)

正弘汇效果图

正弘继正弘城大放异彩之后的又一商业体力作,定位稍低于城市级城市综合体的正弘城,但以正弘积累下来的运营经验,成为高新区商业标杆没有问题。

5、金鹰世界(滨河国际新城)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7)

金鹰世界效果图

滨河国际新城近期签约项目,投资150亿,将打造399米郑州第一高楼和超大体量商业体。南京金鹰世界“握手三兄弟”开业后发挥出色,郑州金鹰世界颇值得期待。郑州东南太缺商场了,之前管城区意向签约的恒隆、德基,都因各种原因没了下文,但愿金鹰世界是个例外。

6、CCD中央大街(常西湖新区)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8)

CCD中央大街效果图

体量12万方,形制为下沉式商业街区,长度达1.75公里,本身体量及区位优势都不错。作为常西湖新区“四个中心”的配套商业项目,不做成区域标杆说不过去。

据统计,目前郑州的商业单体数量已经多达120余个,但营业额超过15亿的只有8家,加上新田360国贸店、永威木色、海汇中心、龙湖里这些小而美的口碑商业,也不过12家。

除此之外,郑州90%的商场都跟你家楼下的丹尼斯全日鲜没太大区别,郑州的商业氛围,还远远配不上国家中心城市的水准。

以郑州1000千万人口的体量,至少有消化30个大型商场的能力,不是郑州人不爱买,完全是郑州的商业运营水平太低。

郑州目前在建和待建的商场中,有30%落地并体现出应有的商业价值就已经很乐观了。建商场简单,卖商铺说起来也不难,但能不能吸引人,高质量的运营才是关键。

这一课,郑州得赶紧补补了。

大跃进和三年灾害的关系(商业三年大跃进后)(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