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齐国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他作风朴实,谦恭下士,富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辨析“和同”之异,说理透彻,论述和谐思想,启人心智。

晏子出自寓言故事哪一篇(晏子辨析和同之异)(1)

齐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侍候,梁丘据驱车赶到。齐景公说:“唯有据跟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据也不过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谐?”齐景公说:“和谐与相同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不一样。和谐好像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君子喝汤,用来平和心性。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所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地方而使可以的部分更加完善;国君所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部分而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仪,百姓没有争夺之心。所以《诗》说:‘还有调和的羹汤,五味备又适中。神明来享而无所指责,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调匀五味、谐和五声,是用来平静他的内心,完成政事的。音乐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急缓、哀乐、刚柔、快慢、高低、出入、密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和谐。所以,《诗》说:‘美好音乐没瑕疵。’现在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行的,据也认为可以;国君认为不行的,据也认为不行。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吃它呢?如同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去听它呢?不应该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子出自寓言故事哪一篇(晏子辨析和同之异)(2)

古人早就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说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使世界生生不息;而相同的事物叠加、组合不能产生新事物,它们会日有所亏,渐失生机,直至消亡。多样性是和谐的应有之义,和谐是多样性即不同事物、不同因素相互调节、相互配合、相互妥协的产物,具有整体优、整体美的特点。因此,“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同样,治世之道,无他,善谐众耳。

古代的圣哲贤达认为和谐是美,是德,是道,是秩序,是规律,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存智慧。“众生平等”“孝悌睦邻”“俢己安人”“知恩图报”“诚信无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追求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以天为法”“天人合一”“合德天地”“民胞物与”“敬畏生命”等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合群济众”“善解能容”“和而不同”“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等思想,追求的是社会和谐;“兼爱非攻”“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以德服人”“协和万邦”等思想,追求的是国际关系的和谐。

晏子出自寓言故事哪一篇(晏子辨析和同之异)(3)

我们不仅要提倡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社会和谐和国际关系和谐,而且更要提倡人本和谐,即人的自身和谐,因为人本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石。儒家尚正气,道家尚清气,释家尚和气,如果我们将此“三气”赋予时代内涵,贯通并弘扬“三气”,可塑造完美人生。正气:尊道贵德,刚健有为,传递正能量;清气:以清净养性,以清白养心,以清淡养身;和气:不心浮气躁,不怨天尤人,不争强斗狠。道家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佛家有三宝:佛、法、僧;我有三宝:正、清、和。既入世有为,又出世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可谓智慧人生。其丰盈而不干瘪,圆融而不偏执,这就是人们应追求的人本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