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民意测评(走进评议考场交出履职答卷)(1)

8月19日,金湾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12位珠海市十届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报告,并由60人组成的评议团现场对代表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人大代表如何通过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何督促人大代表依法履职?8月19日,珠海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考试:12位珠海市十届人大代表走进会场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并进行现场满意度测评。

这是珠海首次开展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试点工作。会上,人大代表逐一走上讲台,面对评议团列数据、摆事实、谈问题、展计划,细说自己的履职故事和思考。

最终,经过60人组成的评议团的测评,12位市人大代表均获得全票“满意”。

“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原选举单位及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人大代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接下来,将提升完善代表履职平台,推动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金湾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一场人大代表的履职考试

8月19日,金湾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12位珠海市十届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报告,并由60人组成的评议团现场对代表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12名市人大代表人选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既有连选连任也有新当选的代表,涵盖了党政机关、国企、民营企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围绕政治表现、本职工作、履行代表职务等方面,代表们对自己当选以来所做的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作了重点报告,并分析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

于2021年连任珠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的邓素华在多个商会、物业协会兼任职务,其公司在管项目近百个,企业与社会事务繁杂。“但只要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事情,我都会优先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把代表要做的事情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邓素华在履职报告中表示。

“我把早餐用餐的地方从单位饭堂改成了社区餐饮店,去观察早高峰的交通出行;利用夜晚和周末的时间,去走访了解是否有噪音扰民的状况。”以自身的日常工作生活为例,陈晓静代表讲述了其为更好地贴近群众生活,了解社情民意所作出的努力。

来自职业教育领域的陈晓静进一步阐述了作为人大代表的建议:“希望能够充分挖掘辖区高校资源,打造产教融合型工业大区。”通过培养能够匹配“5 2 N”金湾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技术性人才,并为其留在金湾为产业发展作贡献提供便利条件。

现场,评议团成员还针对代表履职报告的情况,开启交流对话。如来自基层社区的珠海市人大代表林嘉祺在面对如何更好倾听人民呼声、充分反映基层关切、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结合基层工作特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林嘉祺表示,“要把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当成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对群众呼声要听得着、听得真、听得进、听得全。要认真回应群众关切,不回避、不推脱,实行现场办、马上办、上门办。要认真解决群众诉求,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份现场评议的满意答卷

此次报告履职情况采取“代表报告 满意度测评”的方式进行。评议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并当场公布测评结果。经过评议团测评,12位市人大代表均获得全票满意。这一测评结果还将作为代表评先评优和换届时推荐连选连任人选的重要依据。

珠海市人大代表、金湾区人民政府区长刘军谈到,任职市人大代表以来,深入企业、镇村(社区)等67次(处),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稳步推进金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树牢代表意识,进一步言民声、达民意、行民权。

“报告履职让我更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接下来将更加深入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更多反映民心民意的高质量意见建议。”珠海市人大代表朱婷婷表示。

同时,评议团成员对12位人大代表的履职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评议团成员、区人大代表邱影说:“对我们基层人大代表来说,这是一堂生动的经验分享课,对做好基层调研工作、加强自身学习、更好地为民发声起到了榜样作用。”

会议现场还邀请了市、区、镇人大代表以及群众代表组成观摩团,对活动进行全程观摩和监督。

“人大代表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精心选出来的,是我们的代言人。”作为现场16名观摩团成员之一的群众代表黄丽媛表示,希望代表们继续发挥好代言人和传声筒的作用,积极为人民群众代言。

一次率先试点的探路之举

人大代表履职到位不到位?由人民群众说了算。2022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

此次金湾区作为全市试点,率先开展了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正是为全市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探路子出经验。这也是进一步密切金湾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市十届人大代表与原选举单位及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市人大代表自觉接受原选举单位及人民群众监督的意识,促进市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在珠海金湾,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新探索早已迈开步伐。金湾区于2021年率先在全市开展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同时进原选区向选民述职活动,383名区、镇人大代表进驻38个村居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当选当届人大代表以来履职情况向选民述职并接受选民评议,同时创造了选民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8月8日,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等市人大代表走进金湾区人大代表红旗中心联络站开展“广交流”活动,在倾听基层呼声、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就代表履职情况广泛征求基层区、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意见建议,通过聚集民智让自己在接下来的履职工作能更顺应民意接地气。

接下来,类似的述职活动将继续开展,以切实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代表履职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样的人大代表试点工作实践,如今的金湾,正不断有效推动形成代表“愿履职、能履职、善履职、履好职”的浓厚氛围,让代表有述职报告、群众有现场提问、代表有个人表态、测评有书面打分,确保述职工作取得实效、落在实处。

■相关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铺就学子安心上学路

过去,就读于金海岸中学的海澄英表村学生需要乘坐504线路公交车前往学校,但是早上只有一个班次能够到达学校而不迟到。通过增加调整公交车班次,让孩子们安心上学,一直是该村村民家长们的心愿。

5月20日,金海岸中学高峰专线“英表——金海岸中学A线”和“航展馆——金海岸中学B线”正式开通。看着孩子们可以更从容地登上大巴准时抵校,村民家长、学校老师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并送上“大爱助学子,真情暖人心”的锦旗以表达谢意。

家住海澄英表村的金海岸中学学生们更是或自发或组织起来,撰写了一张张心意卡带给专线司机。“辛苦您了!让我们有了舒适的坐车环境,不再烦恼于每天上学和回家的往返问题。”

类似这样的民生微小事,反映了群众关切,代表了群众呼声。而推动解决海澄村学生上学乘坐公交这一问题背后的关键力量正是人大代表。这也是金湾区通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推动解决民生“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2月起,通过收集社情民意,海澄村驻站代表就海澄村学生上学乘坐公交问题形成闭会期间建议后,由海澄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转交至金湾区人大代表三灶中心联络站,并由中心联络站牵头实施。

随后,这一建议经逐级认真审查,交由三灶镇党政办分办、督办。为及时解决居民公交出行需求,三灶镇城市管理办将建议中提及的问题向金湾区交通运输局反馈。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快就开始着手研究。金湾区交通运输局于4月27日组织公交公司、企业及各村代表召开座谈会,收集三灶镇公交服务问题并研究解决优化方案,并最终形成了开通专线的意见。

事实上,当前的金湾区已形成了覆盖区、镇、村(居)的三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包括1个区人大代表之家、4个区(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38个村(居)人大代表联络站及1个平沙砖瓦房专题联络站。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联络站在倾听群众呼声、传递社情民意、助推民生实事落地的进程中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也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和积极性。据统计,2022年以来,金湾区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30次、集中视察73次,代表进驻联络站1273人次、联系群众1207人次,收集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399件,目前已解决322件,其余正在抓紧办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