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角度看,刘邦的《大风歌》水平如何?结合当时的时代,怎么看?
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是在文字编织中透露出写作者的审美意识。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诗是韵文,诗以言志。这也就是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点,格式上要精美合律,内容上要有态度和意境。注意,这个格式上的合律要求包含了平仄格律,但是并不局限于平仄,因为早在平仄这个概念产生之前,诗歌就存在了好多年。
所以我们从文学角度来分析一篇作品,无非就是两个角度:修辞和意境。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从修辞角度来看刘邦的这首《大风歌》格式不齐,正是屈原《楚辞》传下来的楚调。而我们知道刘邦就是当时楚国沛县人,再看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们就很明白地能看出这些诗歌的楚风,同时,由于当时这些作品就是用来歌唱的,是在酒宴聚会的时候发自内心的吼两嗓子,并不是发展到后来有专门的歌女演唱,所以风格是雄浑的,同时由于刘邦、项羽并非屈原、宋玉这一类文人才子,而是马上征战天下的英雄,所以语言艺术是质朴的,出来的味道是英雄之气。
至于说到帝王之气,那是他打了天下之后,一览众山小的附加气质,这和当代毛主席的作品风格气势有相当之处。但是我们从语言角度来看作品的话,尽量剥除这种地位附加值,会比较中肯和客观。
《大风歌》的语言特色是质朴简单、直抒胸臆的,文字水平即使在当时,和文人作品还是相去甚远,相当于当时的白话吧,只是为了演唱加入了“兮”字来增强节奏感,同时每一句都押韵,更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现代歌词。随便搜个例子,不知道谁写的,《伶仃谣》:
谁在哭啊哭伤了城墙
谁在笑啊触目的苍凉
谁的眼啊嘲笑这浮华
谁安静得不用再说话
语言修辞在当时来说,大概就这水平,只是时过境迁,当时的大白话到了我们今天听起来都觉得古朴、悠远,特别有味道罢了。
从意境角度来看从内容上来看,《大风歌》三句三层内容,结构层次分明得很。
“大风起兮云飞扬”,这是写景吗?是的,但是更多地是写自己的征战沙场,纵横天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里就是说自己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冲天豪迈气概。“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最后一句发出叹息,自己垂垂老矣,还要四处征战剿灭叛乱,有没有勇猛而又忠心的战士替我守护这天下?
昔日的功臣一个个谋反,独留他这个老朽在此老泪纵横。
三句诗很简单,背后却风云变色。
汉朝建立之时(前202年),因功勋卓著而封异姓封王者: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韩王韩信,英布为淮南王。而就在几年之间,刘邦对这些异姓王做了毫不留情的肃清,杀掉一些,如韩信、彭越,镇压一些,如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淮南王英布成为惊弓之鸟,于前196年起兵造反。
刘邦亲征击败了英布,在得胜还军途中,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召来旧友,共同欢饮。酒酣耳热之时,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地即兴创作了这首《大风歌》。
内政吕后专权,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北面匈奴虎视眈眈,刘邦自身已老,原来一起打天下的战友又一个个叛乱、被绞杀,即使这一切都是他心中所想,却也难免掩藏在盖世豪气中的悲凉。
《大风歌》后半年,刘邦去世。
我们从文学意境的角度来读这首诗,了解这简单三句背后的苍凉,就能深刻体会到刘邦于醉意中狂歌的心境,有风云变幻,有所向披靡,更有英雄老去的无奈。
穿越时间和空间
附着刘邦本人的帝王身份,这首《大风歌》在当时的乱世文学中,是值得推崇的作品,更因为他的语言修辞方面比《楚辞》更直白而接地气,所以风行神州并且传唱至今。
好的作品,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