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七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五经的内容和地位,五藏生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经的内容和地位,五藏生成

五经的内容和地位,五藏生成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七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开始讲解《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我们先讲解一下篇名的深意,还有本篇的基本内容。为什么叫《五藏生成篇》?生成指的是生化形成,不是生物化学的意思,是生生化化,生化无穷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阳化气,阴成形”,所以“天主生,地主成,五脏之色征于外,天气之所主也。五脏之脉行于内,地气之所主也,色者气所附,脉者味所归”,这段话是高世栻在《素问直解》里边对于《五藏生成篇》的理解。无论是从生理病理还是诊断这些方面,本篇论述了五脏、五体、五味、五色、五脉之间相互生克相成的关系。这样一个关系恰恰就是五脏生成的这样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吴昆在《素问吴注·卷二》里边讲∶“五脏未病,有相因相成之理;五脏已病,亦有相生相成之理”,这个地方就是相成。相成之后肯定还有相克,所以相生相克是永远合在一起的。我们往后讲就知道了,“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其主是什么呢?肾是水,心是火,水克火。所以“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心是火,肺是金,火克金,所以肝其主是肺,肺是金,金克木,脾其主是肝,木克土。肾其主是脾,土克水,这讲的就是克,克就是制约的意思。所以《五藏生成篇》非常重要,不仅有相生,同时有相克,不仅有五脏,还有五体,还有五味,还有五色,还有五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讲了五脏与五合之间的表里相合及相互的生克制化。

我们以前讲过的以五行五脏为中心的天人相应这样一个归属表,里面有五色,有五味,有五脉,有五脏之间的关系,以及诊察五色的要领,诊察五色里边就讲“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也就是五色见到什么样的情况是不好的预后。如果是五色当中“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这就是形容颜色就饱和度。我感觉如果按照现在的色彩学来讲,饱和度特别大的,特别鲜艳的,这样就是好的,就是生的。暗淡无光的,灰暗的,这就是不好的,就是饱和度弱的,颜色就差。这个五色指的是我们所看到的面色。

很多人说彭博士脸上能有绿色吗?能有红色吗?我们黄种人的皮肤都是黄色为主,怎么还有其他颜色呢?这其实就是讲了望诊的基本规律,也是一项基本的技能,从中医的眼光看来,训练有素的中医师看患者的脸色的时候,能非常清晰的分出来他这是面色发青或者是面色发灰或者面色发黑或者面色发黄或者是面色发红,没有对比就不行,有了对比之后,看的患者看多了之后,有的人脸色明显发黑,有的人脸色明显发红,实际上就是以黄色作为基础,其他几个色混入,然后进行的鉴别。这一篇讲的是第二个就是五味、五色、五脉与五脏的关系,以及诊察五色的要领,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就是气血筋脉髓的生理功能以及五脏脉的诊法,五脏脉的诊法这里讲的非常细的,比如“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什么叫赤脉,什么叫白脉,什么叫青脉。赤脉候心,说“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等等,这就连病因病机都推算出来了。“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连病因都分析出来了。这就是指的是五脏脉。

最后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脉诊色诊以及色脉合诊在临床上的诊断上的应用。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等等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况预后好还是不好?如果是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等等这种情况是好还是不好?这些都是预后。实际上讲的就是五行生克的关系。我们通过学习就知道五脏所合、所荣、所主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内经》体系当中的意义,也理解了脉髓筋气血生理功能以及血痹症等等这些症的病因病机和病症。同时还掌握了五色脉的要点,理解预后的生或者死,也就是好或者不好的原理。还理解了“欲知其始,先建其母”,“四脉合参”等等这些名词的意义,以及胃气在涩脉中的重要性。

我们中医经常说脉非常好,有胃气。我把脉就发现,凡是有胃气的脉象就特别柔和滑顺,这个代表长寿脉,大家就知道有胃气的一般都有神,都有根。胃神根三种脉是合在一起的,胃气是第一个。有了胃气之后,这个人的脉象就比较润滑,再配合气色,言谈举止,通过望闻问切,发现五脏之气也非常安定,心态也非常平和,也不是那种大起大落的心态,五脏气非常充实,你就能基本判断这种人就是一个长寿的表现。有的人偏洪,他往上浮,有的人沉取无力,这些都是胃气不足,实际上就是五脏的精气不足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可能判断出来五脏气要是不足,生命就不旺盛,可能寿命就短。所以中医学判断一个人长寿与否,最重要是看哪里?看五脏,不是看外形肌肉是否发达,身体是否强壮,不是看外在,而是看内在。内在从哪里看呢?先通过面色就能看出来,同时再听声音也能听出来。再往后就是望闻问,再问症状表现,以及平时的生活规律与否,再跟他对答几句,判断这个人的逻辑好不好,思维清不清晰,再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生活情况就知道五脏的之气强弱如何,精气神如何。最后再一把脉,再验证之前的望闻问,最后通过切来验证一下。那么一验证的话,发现有胃气,又有神,又有根,你就知道这个人肯定是个长寿的体质。

但是切脉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验证,验证前面望闻问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有的时候是色脉不和,就是外在表现和脉象是不吻合的。不吻合的时候取哪一边?就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总而言之,《五藏生成篇》的整体内容我就跟大家基本分享到这里,接下来我会跟大家详细的讲解每一个条文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关键词的含义。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七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