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为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由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快而不规则地发出冲动,其心房频率每分钟达350-600次。房颤发作可以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0.77%,并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常见引起心室颤动的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1)

病因

1、阵发性房颤

可见于正常人,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大量饮酒时发生。心脏病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也可发生阵发性房颤。

2、持续性房颤

主要发生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最多见)、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孤立性房颤

房颤发生在无心脏病的中青年时称为孤立性房颤。

常见引起心室颤动的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2)

临床表现

一、症状

房颤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

1、缺血症状 心室率不快者,症状不明显。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常可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不适、头晕等症状,重者可致晕厥、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绞痛发作。

2、动脉栓塞 心房颤动时左心房因血流淤滞而易于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致体循环动脉栓塞,发生率约为8%,其中以脑栓塞最为常见。

二、体征

主要表现为三个不一致:心脏听诊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快慢不一致(心室率绝对不规则),心率与脉率不一致(即脉搏短绌)。

常见引起心室颤动的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3)

治疗方面:应积极寻找心房颤动的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作出相应处理;有恢复窦性心律指征者,应尽量争取药物或电复律;不能复律者应控制心室率,加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长期抗凝。

文章仅供参考

如想了解更多疾病知识,可点击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