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应该怎么学数学?学是为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大家去看看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等,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的数学不仅仅只研究数字本身我们研究的是术数,是先有术,再有数而西方人把他颠倒过来了,是先有数,后又术由于我们现在学数学全部都是西方的那一套,导致,我们的数学和实际的生产生活根本就是脱节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学生一提起学数学,就非常头痛,总也学不好其实,我们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很多关于数学啊,物理啊,化学的只要是关于智力方面的竞赛,总是能获得大奖但是,我们去观察一下那些获得大奖的同学,你会发现他们的表情也好,行为也好总是有些木讷,最后,在实际生活中,在以后的生活中似乎也不是什么强者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数学的训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孩怎么学好数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怎么学好数学(小孩子应该怎么学数学)

小孩怎么学好数学

小孩子应该怎么学数学?学是为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大家去看看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等,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的数学不仅仅只研究数字本身。我们研究的是术数,是先有术,再有数。而西方人把他颠倒过来了,是先有数,后又术。由于我们现在学数学全部都是西方的那一套,导致,我们的数学和实际的生产生活根本就是脱节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学生一提起学数学,就非常头痛,总也学不好。其实,我们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很多关于数学啊,物理啊,化学的只要是关于智力方面的竞赛,总是能获得大奖。但是,我们去观察一下那些获得大奖的同学,你会发现他们的表情也好,行为也好总是有些木讷,最后,在实际生活中,在以后的生活中似乎也不是什么强者。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数学的训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刚才提到术数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周易》或者《易经》这本书吧。研究这部书,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个部分是义理,一个部分就是术数。

首先,我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对数的理解;我认为数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韵律和节奏。而《周易》这本书就是研究或者是展示了宇宙自然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对音乐都会情有独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中国很多哲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都具有这样的能力。比如,我们《三国演义》也好,《三侠五义》也好。《岳飞传》也好,总之一些古代的文学著作,里面的将军,谋士,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总是还会精通音律,我小时候看到这些总觉得奇怪,一个将军,谋士,宰相需要精通音律做什么?直到后来,我研究《周易》《黄帝内经》《一个父亲对养育孩子的思考那篇文章发表以后,有个朋友看了以后,对于如何学习数学提出了问题,小孩子数学到底应该怎么学?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谈谈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以及这个制度的原理及目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源自德国。是为了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教育模式。实现现代的工业,需要两种人才,工程师和工人。德国之所以现在还是欧洲乃至世界上经济上比较发达就是他们最先实践也是最清楚这种教育模式的根本原理的。后来的英国,法国,苏联等等国家纷纷效仿。我们国家前三十年效仿的是前苏联,后三十年效仿的是美国。但是,由于国内的文化自卑,还有一些文化汉奸。导致,我们不能看到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本质,我们不但没有学习到这两种模式的精华,而把其糟粕全部拿来,再结合中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和中国人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形成了现在一种高度畸形怪物。

现在我们言归正传:讨论一下小孩子的数学到底应该怎么学。在华夏的儒家六艺中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数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但又是六艺之一,也就是说,数虽然很重要,但需要前五个能力作为基础,最后,掌握一点术数,对于做事会非常的有帮助。我们中国的古代文人,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经世济民,建功立业的。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这个词也是从这里来的。但是,我们现在对这个词的解释和运用,实在是太肤浅了。

《大学》《中庸》《道德经》等等中国经典著作,我才明白,真正精通音律的人,是通神明的,是能明白四达的,是能一叶知秋的,那种内心的宁静,可以观察,体悟到真个事件的全局的,是能够知往而查来的,是能够清楚看到事情发展的走向的。

聊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推崇《周易》,说一个人厉害,就是说这个人神机妙算。所以,我们的数学不仅仅是算术。我们的数学是能够算天算地,算一切的。

那么,小孩子,学数学应该怎么学呢?从我教儿子的经验来看,要从源头开始教起。现在的家长总是纠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能不能从一数到一百,是不是能背下九九乘法口诀表。这些如果能快乐而轻松的背下来,也是不错的。但是,现在的家长和老师,总是很严肃的,很认真的再教,会认为这个很重要。其实,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数学的态度,如果你认为很难,你认为复杂,那么,一开始,你就给孩子灌输了一个很不好的信念,数学很难。这样就错了。

在我眼里,数学是个游戏,很好玩。而且孔子也是这个态度:在《易传》中的原话是,观其象而玩其占。完全是一种轻松,游戏的状态。比如说:一二三四的一。无论是阿拉伯数字的1,还是汉字的一。你就要让他充分体会到一在自然界的存在。比如说他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有一个唯一的爸爸,一个唯一妈妈,等等。让他知道,禽鸟为什么是一只,野兽是一头,人是一个。为什么汉语汉字会把这些分的很清楚。什么是二,就更好解读了。一片叶子有正面反面,一天有白天和黑夜等等,不胜枚举。只有有心,身边,万事万物,数字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我给孩子讲一到九的来历,也很好玩。一到九,是从圆方图里面推导出来的。我们常说的天圆地方,就是用规和矩这两种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所有的数字都是由圆方图里面推导出来的。这样子玩数学,小孩子没有不喜欢的。都会爱上数学。等稍微长大一点,学点易经,那对于他的思维,对于整个世界的体验理解将是不一样的。是真的能够胸怀天地,泽被大众的。

所以,中国古代的数学,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高的起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数学要学好,确实,非常重要。数学的基础还是要学道和理。道是自然之道,理是自然之理。所以,真的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学好汉字和汉语。最好能精通古代汉语,能理解古代那些经世致用的文章都讲了些什么?我们的《管子》《盐铁论》《六国论》等等都是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著作,有了这些做基础,再有了数学这个工具,那真的就是国家之福,百姓之幸了。

我们现在的数学,说是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从现实状况来看,并非如此。现在的数学学习方式,很容易把孩子的心学小了。很容易局限孩子的思维。比如说:我看到两个孩子在比赛数学口算。一个孩子就算的非常快,一个就很慢,你就要了解那个很快的孩子不是在进行计算,他只是一种记忆的训练。他并没有计算的过程,而只是通过记忆脱空而出而已。而算的慢的那个,是在心里有那个计算的过程的。有时候甚至要去掰掰手指头。但是,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就会认为算的快的那个孩子学的更好,更聪明。从我的角度来看,真的未必。文章的前面讲了,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所以,我们的所有学科,基本上是一记忆作为手段,只要能在考试中胜出,就是胜利。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的导向就是这样。这样就还不如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比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可是先进多了。古代的教育国家在实际的教育上的投入是非常少的。国家有太学,有官学。但那些是给皇家子弟和高级知识分子准备的。基础的教育国家是没有投入的,基础的教育投入都是在民间,是在各个家庭。每个家庭会把自己资质比较好的孩子拿来进行培养,当然也有富家子弟不上进,是个蠢材,读书根本读不进去的。古代是大家族制度,族长制。这样的大家族会有自己的私塾,家族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会来教书,或者请一些德高望重,我才学的人来教书。国家做什么呢?只做两件事,第一,规定教材和标准,也就是规定国家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第二,每三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选拔,把达到标准的收为国家所用。所以,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其实,每三年,对全国人才进行一次收割。

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投入都是非常大的,之所以大家不愿生孩子,还是负担太重,但是,根据我的实践和研究,是可以找到一条零成本的教育之道,其实还有一条可以零成本的道路,那就是健康之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我们华夏文明的根本去做,我们可以轻松彻底的解决教育和医疗的两大障碍。这一切的改变其实也很简单但也很难,不过是观念的转变,但观念的转变又是最难的。

最近,中国教育也做了不少的改革,至少,我看到教材变化是很多的。因为,教材是最容易变的,也是最容易改革的。现在,最难的是老师的改革。毕竟,要带出好的学生,必须要有好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不合格的老师,会害死一个班的孩子,一代不合格的老师,就会毁了十代人。甚至会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是非常发达了。我们已经提前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了信息时代。这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最近,我也看到,教育部要把小学到高中的所用课程全部放到网上,而且,全部免费。这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信息时代,教育其实是可以有大的作为的。我们的文字,音频,视频,在线互动,人机交流,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畅行无阻。如果,我们的电脑,手机,仅仅只是用来娱乐,那就太愚昧了。

我相信:在未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无论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要有无线信号,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相互交流,只要你愿意,谁也阻挡不了你进步的脚步,谁也阻挡不了你改天换地的雄性壮志。同志们,团结起来吧。

,